简介: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胆汁反流、胃内炎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胆汁反流改善总有效率为97.14%、胃内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97.14%,均高于对照组的74.29%、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莫沙必利、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采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20.2~2021-2.从我院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50,以阿司匹林为基础应用氯吡格雷)和观察组(n=50,以阿司匹林为基础应用替格瑞洛),比较两组患者玩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二磷酸腺苷(ADP)最大聚集率、ADP最大聚集时间、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教优,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教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低,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阿司匹林为基础应用替格瑞洛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氯吡格雷,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例)和观察组(n=45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阿司匹林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血流循环速度比较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液循环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肢体麻木、尿路感染、眩晕、恶心的发生率15.56%均低于对照组62.22%。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增加动脉血液循环流速,减少血管淤堵情况,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对老年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160m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血压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NDS评分为(24.01±7.61)分,BI评分为(38.14±6.42)分,对照组NDS评分为(24.08±7.93)分,BI评分为(38.45±8.02)分,两组治疗前NDS及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NDS评分为(13.81±3.91)分,BI评分为(59.11±7.12)分,对照组NDS评分为(15.50±4.32)分,BI评分为(50.92±6.48)分,两组治疗后NDS及BI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DS及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平均收缩压(SBP)为(165.0±6.8)mmHg,平均舒张压(DBP)为(101.0±5.9)mmHg,对照组患者SBP(167.0±7.6)mmHg,DBP(102.0±6.6)mmHg;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138.0±7.6)mmHg,DBP(78.0±6.7)mmHg,对照组患者SBP(135.0±8.1)mmHg,DBP(80.0±7.2)mmHg,各组治疗前后SBP和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凝作用的关系,为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患者,采取血标本并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将提取后的总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基因芯片杂交法确定基因型,根据不同的基因型对患者进行分组。176例入选病例共分为3组,A组:快代谢基因组(CYP2C19*1/*1);B组:中等代谢基因组(CYP2C19*1/*2、CYP2C19*1/*3);C组:慢代谢基因组(CYP2C19*2/*2、CYP2C19*2/*3或CYP2C19*3/*3),测定各组ADP抑制率。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6例入选病例三组之间ADP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7例首次行PCI患者中C组与B组和A组相比,ADP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首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CYP2C19慢代谢基因型患者常规使用氯吡格雷疗效较差。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氯吡格雷抵抗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9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9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后的血小板功能,通过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下降情况将其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 CR组)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非 CR组), CR组的判定标准为: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下降在 10%或 10%以下,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 1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与再次住院率。结果 92例患者中, 33例出现 CR,发生率为 35.86%,与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相比,氯吡格雷抵抗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再次住院率显著高于非 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情况,且其抵抗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方法:抽取本院中2019年8月至20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硫酸氢氯吡格雷中硫酸二甲酯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填料的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为色谱柱;进样口温度为200℃;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0mL/min;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60℃保持2min,以6℃/min升至80℃,再以40℃/min升至300℃,保持20min;采用分流进样模式;GC-MS接口温度为280℃;离子源温度为230℃;四极杆温度为150℃;扫描离子为95;扫描模式为SIM模式;溶剂延迟3min;进样量为2μL。;结果: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硫酸二甲酯的线性范围在限度浓度的5%~5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重复性、进样精密度与准确度均良好;溶液在0℃以下放置6h内溶液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及准确度良好,可用于硫酸二甲酯含量测定。
简介:【摘要】目的: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轻中度急性脑梗死的药学分析。方法:研究时间起于2022年6月,止于2023年6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罹患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数为76,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38;其中,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用于对照组,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用于实验组,就2组治疗药学分析展开比较。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指标比较,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简介: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舒血宁注射液单用与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多个中外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10月,查找舒血宁注射液单用与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按Cochrane手册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2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比值比(OR)合并值为4.51(95%可信区间为3.16~6.4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加权均数差(WMD)合并值为-0.91(95%可信区间为-5.55~3.72)。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舒血宁注射液,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由于现有的研究方法学质量均较低,上述结论仍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简介:目的:评价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对急性轻庹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聚集及其活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值和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测得值及血小板抑制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按N1HSS的评分值和CD63、CD62P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以及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可抑制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和活化,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在医治过程中使用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7.1-2020.1,随机取 84例患者并分为服用孟鲁司特钠的对照组( n=42)和加用氯雷他定的实验组( n=42),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三烯 B4( LTB4)和血清组胺浓度进行检测,评价疗效。结果:用药前患者 LTB4和组胺浓度均无显著差异( P> 0.05),用药后,加用氯雷他定的实验组患者 LTB4与组胺均比仅服用孟鲁司特钠的对照组好很多( P< 0.05),实验组疗效更佳( P< 0.05)。结论:同时使用孟鲁司特钠和氯雷他定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治疗可使患者白三烯 B4和组胺水平得到改善,疗效较好。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降低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AF)发生率及对左心房内径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给予雷米普利(2.5~15)mg/d口服,连服50个月。对照组苯磺碳氨氯地平(2.5~10)mg/d口服,连服50个月。结果治疗50个月后治疗组AF发生率3.4%,对照组AF发生率为8.05%;治疗组左心房内径缩小(2.0±1.5)mm,对照组左心房内径缩小(0.0±1.6)mm。2组相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米普利可降低高血压患者AF的发生率并缩小左心房内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