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富马酸替诺韦二吡呋酯片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研究对象抽取我院科室于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段内收诊的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总86例予以分组。就对照组选取43例研究对象用恩替卡韦治疗与观察组选取43例研究对象应用富马酸替诺韦二吡呋酯片治疗展开各临床观测所得结果展开对比。 结果:经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清病毒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测,观察组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移酶(GGT)、乙型肝炎表明抗原(HBsAg)、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呈更低显示(P

  • 标签: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 慢性乙型肝炎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辅助丙酸氟替卡松/莫特罗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20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莫特罗复合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无创正压通气,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研究组肺功能指标与日排痰量高于对照组,且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指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辅助丙酸氟替卡松/莫特罗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肺功能指标,对其病情控制和改善也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丙酸氟替卡松 福莫特罗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莫特罗粉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随机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治疗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研究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治疗方式,研究组则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于本次研究结果表示,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9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70%);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肺部功能情况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评分。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支气管哮喘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含利喷丁与含利福平的抗结核方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8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40例,对照组采用含利福平的抗结核方案,观察组采用含利喷丁的抗结核方案。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7.5%(P<0.05)。观察组痰菌转阴率95.0%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 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采用含利喷丁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其临床疗效明显,痰菌转阴率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含利福喷丁 含利福平 抗结核方案 初治肺结核患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比较布地奈德莫特罗粉吸入剂与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以2012年1月—2016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咳嗽积分、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计算FEV1/FVC、PEF/预计值*100%(PEFpred%)]、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液总IgE及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不良反应及半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咳嗽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FEV1、FEV1/FVC及PEFpre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咳嗽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EV1/FVC及PEFpre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总IgE及EO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TNF-α、总IgE及EO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后半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孟鲁司特钠,对患儿的咳嗽、肺功能、血清TNF-α、总IgE及EOS的改善效果更佳。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儿童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 简介:目的:建立人血清帕拉德韦浓度检测方法并运用于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血清样品乙腈沉淀蛋白处理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以0.2mmol·L^-1乙酸铵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ThermoBDSHYPERSILC18column(150mm×2.1mm,5μm)分离,梯度洗脱。帕拉德韦及内标(恩替卡韦)监测离子对为m/z424.1→151.0;m/z278.3→152.1。运用建立的方法测定健康受试者血清中药物浓度。结果:帕拉德韦血清药物浓度在0.5-500ng·mL^-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符合方法学要求。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帕拉德韦人体药动学研究。

  • 标签: 帕拉德福韦 LC-MS/MS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观察辛普利、螺内酯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辛普利作为治疗期间服用的固定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服药基础上联合螺内酯及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生命体征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2组各项生命体征数值均改善,观察组心率、心搏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辛普利、螺内酯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福辛普利 螺内酯 美托洛尔 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阻肺稳定期联用布地奈德莫特罗和噻托溴铵的价值。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9月本中心接诊慢阻肺稳定期病人64名,随机分成试验和对照组(n=32),前者用布地奈德莫特罗和噻托溴铵,而后者只用布地奈德莫特罗。对比sf-36等指标。结果:针对总有效率这项指标,试验组是96.87%,和对照组75.0%比较更高(P<0.05)。针对sf-36这项指标,治疗后:试验组是(89.36±2.48)分,比对照组(83.19±3.64)分更高(P<0.05)。结论:慢阻肺稳定期病人联用布地奈德莫特罗和噻托溴铵,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且其疗效也更为理想。

  • 标签: 慢阻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生活质量 噻托溴铵
  • 简介:目的:比较恩替卡韦初始单药与拉米夫定和阿德韦酯联用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CHB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两组,每组35例;A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B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和阿德韦酯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36周及48周时,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乙肝病毒基因(HBV-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和耐药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24周及48周时的ALT复常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周时A组患者ALT复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5);治疗12周和48周时,两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和36周时,A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24周、36周及48周时的HBeAg转阴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耐药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恩替卡韦初始单药与拉米夫定和阿德韦酯初始联用治疗对HBeAg阳性CHB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佳,恩替卡韦初始单药治疗早期患者可出现ALT复常和HBV-DNA转阴。

  • 标签: 慢性乙肝 恩替卡韦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肺功能及血浆hs-CRP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9年1月,共纳入研究对象91例,均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布地奈德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采取布地奈德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肺功能及血浆hs-CRP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FEF25%、FEF50%、FEF7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阿德韦/恩替卡韦经治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育龄女性患者治疗方案的持续疗效性、病毒学耐药率/突破率、胎儿安全性等优劣性,为临床医师为该群体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充实的理论数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拉米夫定/阿德韦酯/恩替卡韦治疗且有意愿生育的年轻女性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在原来的抗病毒药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照组患者停用原来的抗病毒药,改用替比夫定,分别于治疗12、24、48周后对各组随诊1次,每次复查并记录血常规、肝功能、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eAg、乙型肝炎E抗体定量、乙肝病毒YMDD变异等。若患者日后妊娠,则统计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新生儿出生时的一般情况以及HBsAg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第12周时HBVDNA定量低于检出限、HBeAg转阴、HBeAg血清转换的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第24周和第48周的HBVDNA低于检出限、HBeAg转阴、HBeAg血清转换的病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8周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生的新生儿在胎龄、胎儿体质量及Apger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干扰素强化治疗达到停药标准后进行妊娠,可以减轻患者长期服药的费用支出以及克服服药妊娠的心理负担,�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育龄妇女 治疗方式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