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DAVF)是发生在海绵窦壁及其周围硬脑膜的动静脉短路,血管内治疗具有较好疗效.本文对CDAVF血管内治疗的常用方法、适应证、并发症及术后评价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动静脉瘘 硬膜 海绵窦 栓寒 治疗性
  • 简介:目的研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CV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包括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血栓部位、及颅脑CT和磁共振成像(MRI/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异常表现.结果妊娠及产褥期是CVT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病人表现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颅内高压征,近半数以上病人伴有意识障碍、偏瘫、癫痫发作、颅神经损害、脑膜刺激征等.少数病例CT可呈条索征或空三角征.上矢状窦MRI特征表现为T1、T2加权像窦内高信号,DSA可见受累的一处或多处静脉窦显影不良、静脉循环时间延长.结论CVT临床表现多样,颅脑CT无特异性,MRI/MRA、DSA可帮助早期确诊并确定病变部位,多静脉窦或静脉血栓应引起注意.

  • 标签: 颅内静脉 临床表现 影像学诊断 静脉窦血栓形成 CT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系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进行性运动障碍为特征,患者预后不良,多于发病后3—5年死亡。根据1998年世界神经病学联盟(WorldFederationofNeurology,WFN)修订标准,肌萎缩侧索硬化必须符合延髓运动神经元和颈髓、胸髓及腰骶髓运动神经元4个区域中的≥3个区域受累,亦即延髓区域和2个脊髓区域或者3个脊髓区域同时存在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方能明确诊断

  • 标签: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 电生理学检查 诊断 下运动神经元 运动障碍
  • 简介:2005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治疗20例第三脑室造瘘术后间脑发作病人,效果良好,现总结并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12例,女8例;年龄52d~25岁,平均3.4岁,其中<3岁16例。包括中脑导水管狭窄导致非交通性脑积水5例,脑室内出血导致先天性脑

  • 标签: 脑积水 第三脑室造瘘 间脑发作
  • 简介:有关系统科学的零散知识从古就有,但真正产生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却是近20年来的发展。中国开展系统科学及系统工程研究和应用,自1978年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发表的"组织管理技术——系统工程"以来,中国的系统科学研究走上了一条快车道,先后出版了《系统科学》、《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等学术著作,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大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 标签: 系统科学 中医学术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女大学生具体自动思维和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动思维问卷和Beck抑郁问卷对384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动思维问卷中的全部条目均与女大学生抑郁呈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8个与消极自我概念有关的自动思维进入了回归方程,是引发女大学生抑郁的重要认知变量。结论女大学生具体自动思维和抑郁情绪的关系密切,增强女大学生识别和矫正消极思维的能力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

  • 标签: 女大学生 自动思维 抑郁情绪 精神卫生 心理卫生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Aβ变量(Aβ40、Aβ42水平及其比值)在正常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AD)疾病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对AD其诊断价值.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113例AD患者和205例不同年龄段健康者的血浆Aβ水平并分析其与AD临床的相关关系.结果在正常衰老过程中Aβ40和Aβ42水平呈现相反的变化曲线.AD患者Aβ40水平显著高于与其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组(P=0.002),而Aβ42水平却显著低于后者(P<0.001),但在AD自然病程中Aβ变量没有明显改变.ROC分析表明:以aNC组Aβ比值的x+2s(15.9)为截断点时,其对AD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4%和96%.结论血浆Aβ变量呈现年龄和疾病相关性变化,其中Aβ比值有助于AD的临床诊断.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偏侧PD患者(Hoehn-YahrI级)和20例年龄匹配正常对照者双侧纹状体进行1H-MRS检测,对比分析PD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纹状体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和含胆碱化合物(Cho)/Cr比值的变化。结果PD患者患侧肢体对侧纹状体NAA/Cr比值显著低于同侧和正常对照者(P〈0.05),Cho/Cr比值显著高于同侧和正常对照者(P〈0.05);但PD患者患侧肢体同侧纹状体NAA/Cr和Cho/Cr比值与正常对照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H-MRS是可以为偏侧PD患者纹状体的神经细胞病理学改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一种无创技术,有助于早期PD的诊断

  • 标签: 帕金森病 磁共振波谱 纹状体 诊断
  • 简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I)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但诊断多依赖主观症状,尚缺乏特异诊断标准。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computerangiography,3D-CT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快速无创性血管显示技术,有许多报道证明其在诊断脑血管病中有很大应用价值,但其在诊断VBI中的应用目前报道尚少。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脑血管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以脑脊液鼻漏为首发症状的斜坡脊索瘤的诊断及内镜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以脑脊液鼻漏为首发症状的斜坡脊索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内镜下确诊,并行内镜经鼻入路肿瘤切除术及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结果肿瘤全切除2例,脑脊液鼻漏均修补成功。随防17~22个月,无肿瘤及脑脊液鼻漏复发。结论对于斜坡脑脊液鼻漏应高度警惕脊索瘤的存在,内镜下经鼻入路既是术中发现病变的手段,又是切除斜坡病变及行脑脊液鼻漏修补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脊索瘤 脑脊液鼻漏 神经内镜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蝶窦脑膜脑膨出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4例蝶窦脑膜脑膨出病人的临床资料。表现为视力下降合并生长迟缓、多饮、多尿1例,视野缺损1例,脑脊液鼻漏1例,轻微头痛1例。采用内镜经鼻小柱-鼻中隔-蝶窦手术1例,经鼻-蝶窦手术1例,随访2例。结果手术病人分别随访6、30个月,临床症状均好转,脑脊液鼻漏无复发;未手术病人分别门诊随访16、20个月,症状无变化。结论对合并脑脊液鼻漏及明显视力下降、内分泌障碍的蝶窦脑膜脑膨出病人,可考虑手术治疗;内镜经鼻手术是首选外科治疗方法。无明显症状者可不予手术治疗。

  • 标签: 脑膜膨出 蝶窦 手术 内镜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因“头痛、头晕1个月加重伴智力下降、记忆力下降5d”就诊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2009年7月2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头痛,为持续性钝痛,以双额、顶、枕为著,无放射痛,无规律;体温最高38.5℃。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炎对症治疗,3d后体温正常,头痛明显好转。

  • 标签: 深部静脉血栓 抗凝治疗 造影诊断 数字减影 上呼吸道感染 体温正常
  • 简介: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老年后循环缺血(PC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为老年PCI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TCD及MRA的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后循环缺血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共入选我院诊断为PCI的住院老年患者60例,男28例,平均年龄67.4±8.5岁;TCD确诊老年PCI患者56例,TCD的阳性率为93.3%;MRA确诊PCI患者39例,MRA的阳性率为65%。采用配对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类型的检出率,χ^2=15.21,P〈0.05。TCD的阳性检出率高于MRA,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I的TCD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MRA,TCD可了解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但两种检查方法结合起来对老年PCI的病因诊断及临床治疗观察有更大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后循环缺血 经颅多普勒超声 磁共振血管造影
  • 简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SAH最常见的原因,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我科自2003年9月以来,对269例经CT证实的SAH患者进行急性期(7d)病因学诊断和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全脑血管造影 动脉瘤 病因学诊断 介入
  • 简介:颈部动脉夹层是青年卒中的重要病因,在45岁以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高达10%-25%,颈部动脉夹层引起卒中的机制主要是动脉-动脉栓塞和血流动力学受损。早期准确的诊断可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预防卒中的发生和复发。

  • 标签: 动脉夹层 缺血性卒中 局部症状 诊断需要 影像学检查 T1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垂体增生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垂体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内分泌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头部MRI检查显示14患者垂体均存在不同程度增大,信号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14例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均正常,14例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升高,9例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14例患者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随访12个月,头部MRI显示增大的垂体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内分泌学检查均恢复正常。结论MRI检查可有效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垂体增生,确诊应结合临床表现、内分泌检查以及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结果,正确诊断可避免不必要手术治疗。

  • 标签: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垂体增生 诊断 治疗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8岁,因“头痛、呕吐伴发作性左上肢麻木10d,加重4d”入院。患者入院10d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头痛,表现为后枕部胀痛,伴呕吐,呈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发病后逐渐出现发作性左上肢麻木,每次持续数秒,自行缓解。入院前4d头痛及呕吐症状加重,呈持续性胀痛,于2018年1月28日急诊以“头痛”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既往史:否认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肿瘤、外伤及头面部感染史。

  • 标签: 超声 视神经鞘 颅内压 静脉窦血栓
  • 简介:2018年1月,FDA推荐今后的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应用由(美国)国家老年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ofAging,NIA)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lzheimer'sAssociation,AA)提出的AD的ATN研究作为诊断标准(简称为ATN标准),这是对近20年来,AD的生物标志物组合指导AD临床早期干预标准化的重要突破[1-2]。ATN标准中的生物标志物包括:Aβ(A);病理性Tau,包括总Tau和磷酸化Tau(T)和神经变性(N)。ATN标准是长期以来经过多项临床病理对照研究综合验证了认知功能损害演变、影像学、脑脊液检查及Aβ-PET和病理的相关性,在2011年NIA-AA的AD系列诊断标准基础上提出的,旨在为基础和临床研究人员提供标准化观察指标组合,希望将AD病理所导致的轻度认知障碍从非AD导致MCI人群中区分开来,甚至可以识别出更早阶段(30~50岁)的AD病理相关的主观认知损害人群,从而实现早期干预(图1)。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认知障碍 生物标志物 定义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神经内科进修医师的头晕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的进修医师2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BL教学和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病例分析考试成绩和总成绩显著提高(P分别为0.005和0.013);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结论PBL教学法是适合于进修医师的头晕诊断学教学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培养进修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在文献检索培训和基础理论铺垫的基础上开展PBL教学,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头晕 进修医师 神经内科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