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CT能谱成像使CT由原来单参数成像变为多参数成像,由原来混合能量成像变为能谱成像,不仅在形态学诊断方面有很大提高,而且在组织病理学诊断范畴有长足进步。CT能谱成像为肿瘤早期发现、鉴别诊断浸润范围的确定提供了可靠依据,为今后临床诊断科研提供了一个全新平台。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癌筛查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共120例。按患者意愿,60例行宫腔镜检查及活检,60例行诊刮术,对比分析两组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宫腔镜病理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90.0%(54/60),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78.3%(47/60),两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5,P=0.034)。宫腔镜检查特异度高于诊断性刮宫(P〈0.05)。结论宫腔镜对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筛查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宫腔镜 诊断性刮宫 子宫内膜癌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小肝癌临床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治疗53例小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小肝癌患者个体化诊治经验。结果53例中手术切除35例,其中肿瘤位置较深而术中无法扪及18例,15例联合B超定位,3例术中体内标志联合CT/MRI定位。2例手术切除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及肝功能衰竭于术后2个月内死亡。微创治疗18例,其中射频消融术(RFA)13例,无水酒精注射术(PEI)3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2例。手术切除组微创治疗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5.2%71.3%;1、2、3年复发率分别为13.3%、24.5%、37.1%17.4%、31.8%、4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肝癌早期诊断应注意乙肝病史,同时结合多种检查及密切随访综合判断。术中B超体内标志联合CT/MRI能准确定位微小病灶。小肝癌治疗应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小肝癌 肝切除 射频消融 诊断 个体化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58例腮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并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总结腮腺肿块超声图像特征。结果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总检出率为100%,对腮腺良、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2%、68.4%,其中腮腺囊肿诊断符合率为100%。二维超声检查中腮腺良、恶性肿块在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腮腺良、恶性肿块血流信号检出率分别为82.1%、94.7%。以收缩期峰值流速≥23.8cm/s作为诊断腮腺恶性肿块阈值标准,脉冲多普勒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7%71.8%;以阻力指数≥0.68(除混合瘤外)作为诊断腮腺恶性肿块阈值标准,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3%85.0%。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均较高,对腮腺肿块定性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腮腺肿块 高频彩超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纵隔神经源性肿瘤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995.2007年间收治67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完整切除63例,姑息性切除2例,探查活检2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神经源性肿瘤。结论早期诊断以及根据肿瘤特点选择适宜手术方法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关键,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重要因素。

  • 标签: 纵隔肿瘤 神经鞘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 作者: 吴华峰,罗兵
  • 学科: 医药卫生 > 肿瘤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2期
  • 机构: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四川巴中636063
  • 简介:胃癌是一种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通常会在早期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微,导致许多患者错过了早期治疗最佳时机。因此,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是胃癌治疗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胃癌早期检查、诊断治疗重要性。

  • 标签: 胃癌;恶性肿瘤
  • 简介:背景与目的:随着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诊断手段提高及治疗手段改善,使病人生存期明显延长,致使脑转移瘤发病率明显提高,目前已超过原发颅内肿瘤,成为最常见颅内肿瘤,因此,对脑转移瘤治疗变得尤为重要,而脑转移瘤治疗手段一直是争议焦点,尤其手术在新诊断脑转移瘤中作用及与其他治疗手段疗效对比各家仍存在着很大差异。本文目的是探讨手术在脑转移瘤治疗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1999年2月至2008年10月对183例脑转移瘤患者实施开颅手术切除治疗效果及回顾一些相关文献及有据可循临床诊疗指南来探讨手术在新诊断脑转移瘤中作用。结果:手术切除+全颅放疗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全颅放疗组总生存期并无明显差异,但优于单纯全颅放疗及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手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局部控制率以及改善患者因肿瘤引起高颅压危象。结论:手术加全颅放疗或手术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位生存期及中位复发/进展时间明显长于其他治疗方法,是治疗直径大于3cm或或中线移位1cm以上及有严重高颅压单发或多发脑转移瘤重要手段。

  • 标签: 脑转移瘤 手术切除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全脑放疗 指南
  • 简介:目的研究流式细胞术DNA倍体细胞周期分析、突变型p53检测用于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临床可行性.方法24例标本(12例恶性,12例良性)采用流式细胞术细胞内抗原检测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胸腔积液细胞中表达突变型p53阳性细胞百分率p53表达平均荧光强度,并且通过PI染色分析细胞倍型周期分布.结果流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用于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敏感性为66.7%,特异性100%.倍体分析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能将诊断敏感性提高到100%,特异性仍为100%.良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p53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以p53阳性细胞百分率>90%为阳性标准,p53用于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3.3%91.7%.联合p53阳性细胞百分率DNA倍体分析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敏感性能提高到91.7%,特异性91.7%.细胞周期SPF(S期时相百分比)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流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突变型p53检测可以作为临床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辅助手段,结合细胞学检查更有意义.

  • 标签: 胸腔积液 良性 恶性 流式细胞术 p53 突变型DNA倍体
  • 简介:背景与目的:髓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是其治疗主要手段。本文通过对24例儿童髓母细胞瘤显微外科治疗分析,总结儿童髓母细胞瘤显微手术经验。方法:收集1999-2007年我院经手术证实儿童髓母细胞瘤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7.5岁,常见症状体征为高颅压征共济失调,全部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射治疗。19例随访6个月至6年。结果:全组病例中,肿瘤全切21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手术死亡率4.2%(1/24),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儿生存质量得到提高。结论:掌握显微手术方法手术中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及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后辅助放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髓母细胞瘤 显微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
  • 简介:背景与目的:目前临床上仍强调全切除儿童颅咽管瘤,但其术后并发症多且较严重。本文探讨儿童颅咽管瘤全切术后并发症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14岁及14岁以下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儿童颅咽管瘤全切术后并发症有:电解质紊乱18例(100%),其中先高钠后为低钠血症或者先低钠后高钠者14例(77.78%)、单纯低钠血症3例(16.67%)、单纯高钠血症1例(5.55%);垂体功能低下18例(100%);术后出现尿崩症18例(100%),术后半年内尿量均恢复正常;高热13例(72.22%);癫痫发作10例(55.56%);额部硬膜下积液7例(38.89%);意识障碍5例(27.78%),经处理后出院前神志均转清醒;生命体征异常3例(均为4岁以下婴幼儿),对症处理后均在48h内恢复平稳。结论:儿童颅咽管瘤全切术后可出现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电解质紊乱、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症、高热、癫痫等。经过严密观察积极处理,均可获得满意控制。

  • 标签: 儿童颅咽管瘤 手术 并发症
  • 简介:儿童后颅窝肿瘤出现临床症状较晚,肿瘤一般较大,而儿童后颅窝空间狭小,其周围结构重要,肿瘤常累及第四脑室-小脑脚-脑干区域,故切除困难。本文对儿童后颅窝肿瘤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回顾分析我院儿童(15岁以下)后颅窝肿瘤30例,术前头颅CT及MRI确定肿瘤位置,分别采用咬骨窗开颅(21例)骨瓣开颅(9例)显微镜下切除肿瘤。肿瘤全切除20例,近全切除10例,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证实:星形细胞瘤9例,髓母细胞瘤14例,室管膜瘤4

  • 标签: 后颅窝肿瘤 儿童 肿瘤全切除 回顾分析 显微镜下 术后并发症
  • 简介:外科根治性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能治愈胃癌措施,为了达到根治目的,常常需联合脏器切除,如脾、胰、肝、横结肠、十二直肠、肾脏等,其中胰腺、脾脏、肝脏是最多见被联合切除器官.随着外科手术技术提高、先进仪器应用、围手术期监护发展手术切除率生存率在不断提高,联合器官切除日益受到重视其指征也愈来愈受到关注.

  • 标签: 中联合 切除问题 根治术中
  • 简介:儿童颅内肿瘤发病率高,其治疗涉及儿童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与成人肿瘤有很大区别。本文总结几种常见儿童颅内肿瘤诊断与治疗现状进展。

  • 标签: 脑肿瘤 儿童 诊断 治疗
  • 简介:回盲部是胃肠道相对短一段,但回盲部既可受所有胃肠系统疾病侵犯,也可被该区域特有的疾病累及。这些疾病包括良恶性肿瘤,炎性病变其它疾病。回盲部各种组成部分是如此紧邻,以至上述疾病常累及一个以上解剖结构,因此诊断困难。对各种征象以及伴发表现评价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范围。多排螺旋CT被认为是评价回盲部疾病最佳影像检查方法。因此,熟悉回盲部疾病谱多排螺旋CT表现,有助于诊断正确治疗恰当。

  • 标签: CT诊断 回盲部疾病 肿瘤 炎性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高频彩超声像图表现及肿瘤内部、肿瘤边缘与周围腺体组织之间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对乳腺癌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经病理证实乳腺恶性肿瘤高频彩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肿块大小乳腺恶性肿瘤内部及肿块边缘与周围腺体组织0.5cm范围内血流参数。结果乳腺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边缘呈锯齿状,内部以低回声为主且分布不均匀,多数病灶内有微小钙化点,多数后方回声衰减,肿块纵横径比〉1,肿块内部及肿块边缘与周围腺体组织之间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多表现为丰富血流,RI≥0.7,并且这些参数与肿块大小有密切关系。结论乳腺肿瘤内部及肿瘤与周围腺体组织0.5cm范围内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对诊断乳腺癌具有较高正确率,并且肿块越大,血流越丰富。其结合二维声像图表现,可显著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恶性肿瘤 超声彩色多普勒 病理诊断
  • 简介:目的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探寻恶性胸水蛋白标志物,建立快速、简便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方法系。方法收集恶性非恶性胸水各50例,按照年龄、性别进行一一配对,采用WCX2磁珠技术对血清蛋白进行捕获,用蛋白质谱阅读器PBSⅡ对芯片进行扫描、分析。结果恶性非恶性胸水蛋白图谱相比,存在5个差异表达蛋白(P〈0.05),其中包括3个高表达蛋白,分子量分别是5335、7577、11670Da。结论SELDI-TOF-MS技术能筛选出灵敏度特异性较好差异蛋白,为恶性胸腔积液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实验方法。

  • 标签: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胸腔积液 蛋白质组学
  • 简介:目的探讨CT技术在诊断原发性气管肿瘤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气管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20例患者中气管下段肿瘤9例,中段肿瘤5例,上段肿瘤6例;2例气管良性肿瘤均较小,18例气管恶性肿瘤大小不一。恶性肿瘤形状各异,其中乳头状者4例,息肉状者4例,分叶状者6例,扁平附壁状生长者2例,沿管壁环状浸润者2例。肿瘤以软组织密度为主。结论CT能够显示气管肿瘤位置、大小、形状、密度,肿瘤向气管腔内外生长情况及气管狭窄程度,气管肿瘤沿气管壁纵向、环状浸润范围,肿瘤浸润周围器官及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有助于治疗方案制订。

  • 标签: 气管肿瘤 价值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胃癌特异染色剂对早期胃癌诊断价值。方法用经20例预试验筛选而最终确定自配核染色剂进行活体模拟染色试验。标本采自经胃镜及病理确诊195例胃癌患者。结果胃癌组织均在15%~20%浓度染色剂中短时间(≤30s)内着色,而癌周胃黏膜组织60s及以后才开始着色,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胃癌在不同浓度染色剂下显色时间有所不同。结论自配核染色剂在特定浓度、短时间内可使胃癌组织特异染色,使肉眼可区别癌周黏膜组织,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胃癌特异染色剂,用于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

  • 标签: 特异染色剂 色素内镜 早期胃癌
  • 简介:在腹部肿瘤影像学诊断中,超声检查由于检查方便、费用较低以及敏感性较高而常常作为首选。本文对近年来超声在腹部肿瘤外科应用进展,包括术中超声(IOUS)、内镜超声(EUS)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消化系统 恶性肿瘤 超声诊断 影像学 肝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