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乌甲素或曲马多用于鼻镜手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择期鼻镜鼻宝手术后患者60例。均予术后施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术,按所用镇痛药液的不同。随机分为高乌甲素组(L组)和曲马多组(T组)。每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术后VAS评分和病人对镇痛总体印象评分及其副作用。结果:两组病人的VAS评分及镇痛总体印象评分无显着性差异;曲马多组的恶心、呕吐、头晕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高乌甲素组(P<0.05)。结论:高乌甲素用于鼻钟手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与曲马多者相近似.作用可靠.副作用较少.

  • 标签: 高乌甲素 曲马多 鼻内镜手术 自控镇痛 术后
  • 简介:为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灾害医学救援体系(EMS),进行迅速、科学、正确的灾害院前急救及伤员转运和后续治疗,减少伤员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我国灾害医学救援及危重病救治的整体水平,定于2012年4月18—21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第八届全国灾害急救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暨创伤脓毒症、中毒救治新进展推广学习

  • 标签: 危重病医学 灾害急救 中毒救治 脓毒症 学习班 创伤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安氟醚对颅占位病变病人颅压(ICP)、脑灌注压(CPP)和动静脉氧含量差(A-VDO2)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内幕上肿瘤行择期开颅手术病人。ASAⅠ-Ⅱ级、格拉斯哥评分15分。随机分为1%安氟醚(Ⅰ组)20例;2%安氟醚(Ⅱ组)20例和异丙酚组(Ⅲ组)20例。咪唑安定、哌库溴铵、芬太尼诱导氟管内插管,控制呼吸。保持PetCO2在4.0—4.4kPa。维持麻醉在Ⅰ组和Ⅱ组吸入安氟醚。Ⅲ组用微量泵持续翰注异丙酚5—8mg/(kg·h)。在显露硬脑膜前调整Ⅰ组和Ⅱ组的安氟醚吸入浓度.使Ⅰ组安氟醚呼出气浓度为1%.Ⅱ组安氟醚呼出气浓度为2%。显露硬脑膜后暂先不予剪开,由手术医生用22G穿刺针刺入硬脑膜下,连接压力换能器与监测仪.记录ICP数据,此为a时点。同时抽取桡动脉血和颈静脉球血各2ml,记录桡动脉平均压(MAP)。继以每隔5min记录一次ICP、MAP和抽取桡动脉血和颈静脉球血各2m1.前后共三次分别记为b、c、d时点。各时点抽取的血标本分别进行血气分析;监测PaCO2、PO2、pH、SpO2、Hb;计算动静脉血氧含量(A-VD02);计算脑灌注压(CPP)。结果:1%安氟醚组、2%安氟醚组和异丙酚组的ICP、CPP、A-VDO2的组、组间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吸入不超过2%的安氟醚对幕上肿瘤开颅手术病人的颅压、脑灌注压、动静脉氧含量差无明显影响.效果满意。

  • 标签: 二异丙酚 安氟烷 颇内压 脑灌注压 支静脉氧含量差 幕上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以下简称高渗盐复合液.HSH)对急性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犬复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0条犬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①7.5%Nacl组,⑦林格氏液组,③羟乙基淀粉组④HSH组分4ml/kg、8ml/kg、12ml/kg三个剂量组.每组5只.采用硬膜外球囊注水和动脉放血的方法复制急性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模型,各组分别在休克1小时后输入①6ml/kg7.5%Nacl(HS),②3倍失血量林格氏液(RL)③1倍失血量羟乙基淀粉(HES),④4mlkgHSH(HSH4),⑤8ml/kgHSH(HSH8)⑥12ml/kgHSH(HSH12)、观察复苏后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并检测复苏后30min,1h,2h,4h的血钠(Na+)和血浆渗透压(OSM)的值。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脑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复苏前各组MAP、ICP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复苏前相比.复苏后各组均能显著提高MAP(P〈0.01),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HSH组反应速度最快,除Hs组2小时后显著下降外(P〈001)其它各组均能维持4小时。3与复苏前相比.复苏后RL组与HES组的ICP显著上升(P〈0.01),分别在1小时和4小时达到高峰,HS组和HSH组显著降低ICP(P〈0.01),均在1h下降至最低值.HSH8组,HSH12组和Hs组降低ICP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比HSH4组明显(P〈O.05)除HSH4组在2小时后回升至复苏前水平.其它各组在4小时后仍接近基础值水平。4复苏后Hs组和HSH组的血Na+和血浆OSM均明显升高,升高幅度最高为Hs,最低为HSH4。5HSH组脑组织氧自由基含量较其他组明显减少(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复苏后4h,HSH组的脑组织损伤较其他缉轻。结论:对于急性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的犬模型,HSH能有效纠正休克和降低颅压,减少氧自由基生成�

  • 标签: 脑水肿 失血性休克 高渗氯化钠 羟乙基淀粉 急性颅内高压
  • 简介:目的:研究浅低温技术对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脑阻断循环及缺血再灌期的保护作用。方法:27例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13例在全麻诱导后、动脉瘤夹闭阻断前,施行体表物理降温,控制直肠温度(RT)在31.0-36.0℃,脑温在32.0-35.0℃。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动脉瘤阻断与开放时间、脑温(BT)和失血量。对照组14例,不予降温处理,直肠温度在36.0-37.2℃,其它处理同浅低温组。两组病人均在术后3个月时进行随访,根据GOS评估法判定手术疗效。结果:术中两组生命体征无显着性差异。两组比较,浅低温组的手术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低(P<0.05),预后显着改善(P<0.01)。结论:浅低温可降低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病人的死亡率,对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较为明显。

  • 标签: 浅低温技术 颅内动脉瘤 脑缺血损伤 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手术治疗
  • 简介:本文总结了中医院校麻醉科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培养中医专业学生的情况,指出此教学法能克服中医专业学生麻醉科实习存在的不足,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中医专业学生面对危重病的综合判断.预测、应变能力。

  • 标签: 临床教学 临床路径 麻醉 中医专业
  • 简介:临床实习是医学院校学生走向临床工作不可逾越的阶段,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然环节。麻醉本科生实习教学是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师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的培养。其专业特殊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麻醉学本科教育的发展相对较晚,因此加强麻醉本科生实习的教学,是提高医学生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

  • 标签: 临床实习 教学体会 麻醉学 本科生 医学院校学生 临床工作
  • 简介:目的:探讨模拟器械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级和2002级共78名实习同学随机分成两组,A组同学使用电教加模拟器械讲解和模拟操作后临床实习查体,B组同学仅使用电教培训后临床实习查体,由同一带教老师打分,评估两组同学妇科临床操作的准确性。结果:对比两组同学诊检查准确性及后穹窿穿刺准确性,高分段在A组的分布均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器械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

  • 标签: 妇产科模拟器械 学生基本技能 培养
  • 简介:在普通医学高等教育中,是否开设《麻醉学》专业理论教学课程,是麻醉学界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关注的大问题。据此,作者们以我校2000级临床医疗专业430位大专学生为对象,针对《外科学基础——麻醉与复苏》8学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在8学时“麻醉与复苏”学习结束后,对麻醉学理论、

  • 标签: 医学高等教育 《麻醉学》 选修课 教学课程 教学研究 临床医学
  • 简介:困难气道仍是目前麻醉医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为了使麻醉专业学生能够更系统了解、熟悉和掌握有关困难气道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达到了较好建构困难气道知识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困难气道 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