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资料女,65岁,因"发作性晨起心悸、抽搐15+,再发1h"入院.入院前15+,常于凌晨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大汗,继发意识丧失、抽搐,每次持续2h~3h,可自行缓解,无明显饥饿感,发作间期正常,入院前1h再发类似症状.发病后体重增加约15kg.无类似家族史.

  • 标签: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 影像学诊断
  • 简介:肝硬化腹水是肝功能不全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及急性重型肝炎。中医认为肝硬化腹水乃气血水互结为患,以致正气日衰,臌胀日甚。笔者自20061月至2009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60例,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实脾饮 中西医结合
  • 简介:一、病史患者,男,57岁。20108月30日因"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2"来我院呼吸科就诊,门诊拟"呼吸困难,原因待查"收治。患者20087月感冒后出现胸闷、呼吸费力,活动时症状加重,较少咳嗽、咳痰,无心悸、头昏、胸痛等不适。就诊外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经治疗咳嗽、咳痰好转,

  • 标签: 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 呼吸衰竭 睡眠呼吸障碍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 简介:甲状腺功能的衰竭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治疗,通过监测血浆甲状腺素和/或甲状腺刺激激素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调节到模拟正常的生理状态。相反,胰腺β细胞功能衰竭需要胰岛素治疗,适当的替代治疗也需要监测,不是监测缺乏的激素(胰岛素),而是监测其作用的底物(葡萄糖)。事实上葡萄糖水平也受其他的几种(反调节)激素、营养的摄入、能量的消耗和许多还没有被了解的社会心理的应激因素调节,加上当前应用的胰岛素替代治疗方案的不恰当,意味着在发现胰岛素将近80后的今天,胰岛素治疗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生理性替代治疗的目标。本文集中地讨论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租达到治疗目的所提供的工具方面。

  • 标签: 甲状腺激素治疗 1型糖尿病 Β细胞功能衰竭 胰岛素治疗 替代治疗 葡萄糖水
  • 简介:1型糖尿病是由免疫介导的胰腺β一细胞破坏所造成的胰岛素的缺乏,其常见的临床终点高血糖症和酮症酸中毒倾向,并因胰岛β细胞衰竭的速度以及程度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人们逐渐认识到,1型糖尿病也可发生于成年人,还有些糖尿病介于1型与2型之间。这一点在ADA(美国糖尿病协会)最近发表的很多关于糖尿病的诊断与分类的报道均有体现。

  • 标签: 1型糖尿病 免疫 胰腺β-细胞 胰岛素 临床研究 高血糖症
  • 简介:<正>结核病未来的选择……在这个世界上有决定结核疫情未来的方法和资源,要么通过积极推广DOTS策略逆转结核病疫情,否则将是耐多药结核增加以及数百万以上的人患病。一个古老的疾病正在杀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人。我们的多数人相信,结核病这一我们有生之年会消失的疾病,已出现可怕的回潮。

  • 标签: 耐多药结核病 结核病控制项目 结核病人 非政府组织 抗结核药物 传染性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级别医院体液常规细胞学检查的规范化情况。方法采用体液常规细胞学检查情况调查问卷表调查50家不同级别医院体液常规细胞学检查的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多数医院并未意识到体液细胞学检查工作的重要性,检查操作不够规范。结论医院应充分认识体液细胞学检查工作的重要性,规范检查操作程序,提高检查效率与质量。

  • 标签: 体液常规 细胞学检查 规范化
  • 简介:患者:女,53岁,因"乏力伴全身疼痛1周"于201612月入院。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全身疼痛,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WBC)3.1×10^9/L,血红蛋白(Hb)69g/L,血小板(PLT)23×10^9/L。骨髓穿刺(骨穿)提示:原始细胞占93%。进一步治疗来我院。

  • 标签: WT1基因 HOX11基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简介:2009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随着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快速增多,如何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应急物质 储备
  • 简介:血糖监测是了解糖尿病病情的基本手段,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尚无统一的血糖监测使用规范。201012月第二届血糖监测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宣布成立血糖监测学,并发布了《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讨论稿)》[1]。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并组织修订,20112月《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版)》(以下简称为《指南》)正式发布[2]。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监测 指南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是一类临床罕见的、恶性程度高的心脏恶性肿瘤。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认识不足,往往难以早期诊断,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有广泛转移。现将解放军第305医院2014收治的1例右心房肉瘤伴肺转移的病例进行报道。

  • 标签: 右心房 肉瘤 肺转移
  • 简介:病例:男,53岁,因“胸闷10d余,加重2d,恶心、呕吐2d”入当地医院诊治。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少量饮酒。入院第1天血生化示:Na^+103mmol/L、Cl^-70mmol/L,第2天Na^+105mmol/L、Cl^-75mmol/L.第3天Na^+117mmol/L、Cl^-75mmol/L.第4天Na^+142mmol/L、Cl^-106mmol/L。诊断“冠心病”、“电解质紊乱——低钠、低氯血症”。住院期间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及扩张血管的药物治疗,并纠正电解质紊乱,10%NaCl30mL/d静脉滴注,连续7d。患者胸闷、憋气明显减轻,但出现精神症状、发作性意识模糊,不能进食、伸舌、说话,且症状逐渐加重。

  • 标签: 中枢髓鞘溶解症 电解质紊乱 脱髓鞘病 脑桥 基底节
  • 简介:病例:男,30岁,退伍军人。于201110月某日下午食用油煎蜂蛹约400g,6h后出现头痛、头昏,随即出现惊厥,四肢强直,牙关紧闭,神志不清,持续3min后自行缓解,随后苏醒。于次日到医院就诊,候诊时再次发作抽搐1次,

  • 标签: 蜂蛹中毒 多器官损害 癫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乙醛脱氢酶-1(aldehydedehydrogenase-1,ALDH-1)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micropapillarycarcinoma,IMPC)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乳腺IMPC伴淋巴结转移103例和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伴淋巴结转移(invasiveductalcarci-nomanototherwisespecified,IDC-NOS)110例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所有入选病例术前均未经放、化疗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2肿瘤原发灶和相应的淋巴结转移灶癌组织ALDH-1的表达、定位和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及预后意义。结果①IMPC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肿瘤细胞ALDH-1阳性表达率[原发灶37.9%(39/103);淋巴结转移灶47.6%(49/103)],明显高于IDC-NOS[原发灶21.8%(24/110);淋巴结转移灶23.6%(26/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MPC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肿瘤细胞ALDH-1阳性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阴性状态、PR阴性状态、HER2过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③与IDC-NOS相比,IMPC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淋巴结阳性乳腺IMPC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肿瘤细胞ALDH-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明显低于其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乳腺IMPC转移淋巴结ALDH-1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差有关(P=0.005)。结论ALDH-1可作为淋巴结阳性乳腺IMPC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且IMPC肿瘤细胞干细胞的存在可能是导致IMPC高淋巴管侵袭、高淋巴结转移及耐药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原因。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干细胞 乙醛脱氢酶-1 原发灶 淋巴结转移灶 ALDEHYDE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抑癌基因PTEN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PTC的临床个体化治疗与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1月至20171月浙江衢化医院病理科收治并确诊的76例PTC患者。应用免疫化EnVision两步法测定PTEN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明C临床病理学的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纳入患者P1[EN阴性率73.68%(56/76),与癌旁组织的19.74%(15,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29,P〈0.05);PTEN表达下调与病理分期、肿瘤淋巴结转移、性别相关(P〈0.05)。CyclinD1阳性率76.32%(58/76),与癌旁组织13.16%(10/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11,P〈0.05);CyclinD1蛋白表达上调与病理分期、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PTEN蛋白表达下调和CyclinD1蛋白表达上调与PTC病理分期、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胛EN和CyclinD1有助于对PTC患者预后进行早期评估。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 PTEN
  • 简介:目的探讨Pin1和Ki67的表达与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烟台毓璜顶医院20131月至20155月间手术切除的40例GIST标本.采用免疫化技术检测Pin1和Ki67的表达。结果40例GIST标本Pin1和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80%(32/40)和32.5%(13/40)。Pin1的表达程度与GIST的危险度、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象相关(P〈0.05)。Ki67的表达程度与GIST的危险度、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肿瘤坏死相关(P〈0.05)。Pin1的表达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1,P〈0.05)。结论Pin1、Ki67可作为评价GIST恶性程度的潜在指标。Pin1对于GIST可能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肽脯氨酰基顺反异构酶 KI67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评估2001-2011间中国中部农村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住院期间他汀应用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其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设计,抽取中部农村AMI患者代表性样本。第一阶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协作医院。第二阶段,选取2001、2006和2011三个特定年份,在协作医院中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研究病历,提取临床信息,计算院内他汀使用率。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的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他汀使用的因素。结果共计35家医院1895份AMI病历纳入研究。2001-2011,AMI患者院内他汀的加权使用率从2001的11.0%增加到2006的56.1%,和2011的78.5%(趋势P值〈0.001)。在三个研究年份,整体而言,院内他汀的使用率随LDL-C水平的升高而增加,未测量LDL-C的患者他汀的使用率最低。多因素模型分析,入院时有胸痛(OR=2.03;95%CI1.03-4.02,P=0.041)、既往有冠心病史(OR=2.06;95%CI1.21-4.53,P=0.008)的患者接受他汀治疗的比例更高。然而即使在各个年份当中,不同医院的他汀使用情况差异也非常显著。结论过去的十间,我国中部农村AMI住院患者的他汀使用率大幅增长,指南对于他汀的推荐在临床实践得到快速普及。但是,他汀应用仍然存在改善空间。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他汀 血脂
  • 简介:目的采用蛋白质学方法研究芪苈强心(QLQX)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将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分为心衰模型、QLQX(1.0g/kg.d-1)胶囊、假手术。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4周后,差速离心法提取心肌线粒体,双向电泳法分离差异表达的蛋白,凝胶银染后酶切差异蛋白点进行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MALDI-TOF)质谱分析,通过Mascot软件在数据库检索。结果共鉴定出11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表达上调的有NADH氧化还原酶、ATP合成酶、苹果酸脱氢酶、长链乙酰辅酶A脱氢酶、缩醛酶、肌酸激酶、58kDa钙调蛋白;表达下调的蛋白有乳酸脱氢酶B、烯醇酶、αB2Crystallin和热休克蛋白27。结论QLQX胶囊能够部分纠正衰竭心肌线粒体有关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相关酶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之一。

  • 标签: 芪苈强心胶囊 心力衰竭 线粒体 蛋白质组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1904出生,主因发现右下腹包块3个月于200210月入院,无自觉症状,查CEA、CA724偏高,腹部B超和CT均提示右下腹相当于升结肠处软组织肿块,考虑升结肠肿瘤.

  • 标签: 多器官衰竭 肿瘤 治疗 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