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重大突发呼吸道传染病不但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引起广泛的、连带性的社会民众心理恐慌。例如新冠疫情期间,隔离病房除应对全院患者外,还须做好控制外防输入,内防病毒的扩散等工作。因此,本科室制定了比较详细的应急预案,且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包括:充分的物资准备、构建防疫与控疫双轨制工作小组、构筑防控战线严把关口、联合培训和心理引导等。本文总结了对科室在抗击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的实践经验,为重大突发呼吸道传染病产生时落实好县级传染病房防控管理提供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接诊的急危重症患者中选取76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其予以随机分组,分别安排在研究组和常规组之中。针对常规组的重症患者护理时,采取一般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研究组的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则是在一般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应急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结束后,针对两组重症患者的各项指标和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重症患者在各项指标及护理效果上都有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中,采取应急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公共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担负治病救人的公益职能,又要担负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管理职能。加强公立医院的应急管理能力,是防止医疗事故快速恶化、控制疾病的关键。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公立医院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往往过度关注治疗水平的提升,忽视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因此造成疫病大范围传播,对公众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本文总结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从而进一步增强公立医院应急管理能力,完善应急管理制度与措施,为人民群众营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发作颅脑损伤并经证实的病例采用应急预警评分系统之上对层级护理加用的作用状况。方法:对90例急性颅脑损伤病症出现并经我院证实的病例抽选,实验开展介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遵循随机特征分组,各计45例,对照组遵科内常规急救,观察组除应急预警评分系统运用外,择层级护理加用。结果:经对各设计方案应用,观察组各环节用时参数值统计结果居于更少(P<0.05)。经综合评估,观察组有更高的急救成功率和更低的并发症率(P<0.05)。结论:急诊过程中采用应急预警评分系统的同时,对急性颅脑损伤病例施以层级护理干预,可显著压缩各环节用时,并有明显的提升急救成功率的作用,对并发症的发生亦可做到有效控制。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应急强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择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护理方式分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50例)、研究组采用应急强化护理(50例),分析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等情况,判定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数据统计,护理后患者肌钙蛋白水平,研究组(0.11±0.04)ng/mL低于参照组(0.39±0.12)ng/mL(P<0.05);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研究组2(4.00%)低于参照组9(18.00%)(P<0.05);护理总满意度,研究组49(98.00%)高于参照组40(80.00%)(P<0.05)。结论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应急强化护理后,患者肌钙蛋白水平增强,疾病明显缓解,同时并发症较少,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护理应急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的作用。 方法 我院 作为一所以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县域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本县域内社会救援体系的重要单位,接到防控疫情通知,医院迅速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与防控管理小组,启动应急管理系统,加强重点环节及重点科室管控与支持。 结果 护理应急管理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及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及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结论 护理应急管理模式为以后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疫情防控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国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应急能力建设和科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系统文献检索及筛选,梳理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框架、评价指标纳入情况及评价内容。结果共纳入20篇相关文献进行评价。评价指标构建普遍缺少理论支撑,专家咨询法是最常用的评价指标筛选方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是主要的权重计算方法。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庞大,经过合并汇总,共得到11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和468个三级指标。结论目前在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应急能力评价中,理论认知较为统一,但细分的评价指标差异较大。现有研究所构建的评价指标内涵表述较为模糊,可操作性有待提升。该体系科学性、可靠性及实用性较高,能有效增强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医疗机构提供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方法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