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检查与骨髓检查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检查与骨髓检查,对两种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为78.85%,而常规检查的阳性率仅为42.31%,主要表现为感染性贫血、骨髓坏死、癌细胞及戒指样组织细胞,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远高于常规检查(P<0.05)。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查对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对相关疾病具有指示作用,在检查与诊断中应予以重视。

  • 标签: 常规检查 骨髓细胞检查 不明原因发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儿科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所有患有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中选择90名患儿展开此次研究。按按随机均等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n=45)和循证护理组(n=45),常规护理组按疾病的常规内科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另一组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脑脊液生化及常规检验结果(白细胞指标水平、蛋白指标水平、葡萄糖指标水平)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记录住院时间。结果可见经过循证护理的患儿,其白细胞、蛋白、葡萄糖指标水平均比常规护理组有明显下降(P<0.05),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发热、头痛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常规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循证护理的应用对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临床指标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辅助提升治疗效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合并脑炎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应用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治疗的临床干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上消化异位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胃镜治疗,观察组进行无痛胃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异物取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异物取出成功率为97.14%(34/35),对照组异物取出成功率77.14%(27/3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应用无痛胃镜治疗时,异物取出成功率更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 标签: 上消化道异物 无痛胃镜 治疗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分析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研究组阳性检出率为100.0%,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7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诊断快速心律失常显示,研究组对心律失常类型的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最佳方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进入本院进行专业诊断的冠心病患者4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选择动态心电图技术(A组)、常规心电图技术(B组)展开诊断工作,并给予两种技术类型诊断结果展开比较。结果测定心肌缺血现象后,A组阳性患者37例,B组阳性患者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中房性心律失常症状、室性心动过速症状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症状的阳性率均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冠心病患者接受专业诊断时,展开动态心电图技术更具可行性,阳性率较高,推荐选用。

  • 标签: 冠心病 诊断 动态心电图技术 心肌缺血 常规心电图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64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心电图诊断的参照组(n=32),以及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的研究组(n=32),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结果、类型检出结果,探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为65.63%,相比较参照组的53.13%差异不大,且P>0.05,不具探析价值;研究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在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检出结果存在较为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探析价值。结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检查结果,为患者后续的治疗做好铺垫,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心律失常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布地奈德雾化疗法和常规药物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18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n=59例),进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的IL-18的水平(24.48±3.89)pg/ml高于对照组患儿的(14.44±2.99)pg/ml,而TNF-ɑ的水平(17.74±3.56)pg/ml和TGF-β1的水平(202.44±32.55)pg/ml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TNF-ɑ的水平(25.85±5.44)pg/ml和TGF-β1的水平(487.78±56.36)pg/ml,并且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2.33±0.89)天、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3.74±0.56)天以及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2.44±1.5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4.32±1.99)天、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5.99±1.44)天以及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4.78±2.36)天,两组患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使用布地奈德雾化疗法进行疾病的治疗,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雾化疗法 常规药物疗法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不良反应监测中常规凝血检验项目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度收治的93例采取出血输血治疗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作为观察组;另外46例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输血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指标、凝血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输血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指标,如PLT、RBC、HGB、HCT水平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输血治疗前的凝血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输血治疗后,观察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TT、APTT、P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中采取常规凝血检验项目检查,可及时监测不良反应发生,监测价值大于血常规检查。

  • 标签: 异位妊娠 输血治疗 凝血检验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和动态心电图检测,比较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结果。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测、动态心电图检测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6.25%、62.50%,两组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80例冠心病患者,房性早搏二三联、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心律失常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8.75%、33.75%、35.00%、52.50%,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P<0.05),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早发、室上性早搏早发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检出情况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具有无创、检查时间短等优点。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3-6岁)静脉血血常规参考区间,为儿童体检健康评估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迈瑞BC5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对1965例体检正常的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静脉血血常规检测,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红细胞比容(Hct)等8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性别、年龄分8组进行检验,得出各项参数的参考区间。结果经Z检验,除了不同性别组平均红细胞容积和不同年龄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外,其他各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性别组平均红细胞容积和不同年龄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组间均数与总体区间均数间相差<25%,不建议分组,上述各组各项参数合并后白细胞为4.8~9.8×109/L,红细胞为4.1~5.3×1012/L,血红蛋白为111~141g/L,平均红细胞容积为80~91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为26-30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为309~338g/L,血小板为181~392×109/L,红细胞比容为0.35~0.43L/L。本次调查分析的结果与WS/T405-2012中的参考区间差异明显,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参考区间高于WS/T405-2012,其余项目参考区间均低于WS/T405-2012。结论学龄前儿童(3~6岁)与成人血常规参考区间有明显差异,不同地区应建立独立的儿童血常规参考区间,为儿童体检提供准确评估依据,建立时应考虑到性别、年龄、仪器、试剂、质量控制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参考区间 血常规 学龄前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总结骨科创伤性感染病人接受封闭式负压吸引以及常规换药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骨科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创伤感染病人资料100例实行分析,由于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案的差异对其实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换药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愈时间,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平均治愈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骨科创伤感染病人,为其开展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换药治疗,能够促进疾病治愈速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骨科创伤感染 封闭式负压吸引 常规换药治疗 疾病治愈速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降钙素原(PCT)与血常规两项检测指标共同应用在其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儿科从2017年1月-2018年3月门诊及住院部的有关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病例随机挑选出56例并整理,此为实验组,并从同时间段的健康儿童中随机挑选56例,此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实验的小儿均分别行PCT的检测、血常规的检测以及PCT与血常规同时检测,对比两组小儿所需检测的各项指标及应用上述三种检测方法以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阳性率。结果实验组中小儿的PCT、中性粒细胞数(NEUT)与白细胞数(WBC)依次为(0.55±0.11)ug/L、(8.63±2.18)×109/L、(14.84±3.76)×109/L均是较对照组的高的(P<0.05或P<0.01),且实验组小儿运用PCT与血常规同时检测诊断出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阳性率92.86%(52/56)较PCT的检测75%(42/56)、血常规的检测78.57%(44/56)的高,存在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PCT与血常规两项检测指标共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能够显著的提高其诊断阳性率,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并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血常规 小儿 PCT 感染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对血透患者安全管理的作用,采取的研究方法是首先选取了本医院100例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将他们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三个月以后,仔细观察实验组谁处理故障和透析机故障发生率等指标的具体变化情况。得出结论通过预见性护理的干预,实验组出现血液透析护理操作不恰当以及透析机和水故障的概率都明显下降,说明相较于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能够切实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保障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安全和透析质量。

  • 标签: 常规护理 预见性护理 血透患者 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益肾健脾泄浊汤联合西医常规对慢性肾衰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6年11到2017年11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益肾健脾泄浊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健脾泄浊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肾衰竭,既可改善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又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益肾健脾泄浊汤 西医常规 慢性肾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方法收集116例采血者,参照组采集体检者末梢血。研究组采集体检者静脉血。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更接近与血常规标准范围,与参照组所获得指标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实施末梢血检验和静脉血检验均有一定准确率,但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而言,静脉血检验准确率更好,值得优先考虑。

  • 标签: 末梢采血法 静脉采血法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晚期食道癌通过常规放疗以及三维适形放疗的方法、治疗效果以及毒性反应,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10月中晚期食道癌患者资料8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放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三维适形放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出现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中晚期食道癌患者通过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放疗,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中晚期食道癌 常规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心电图检测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首先给予这此研究对象行常规性心电图检测,将此次所检测的结果分为常规组,之后再给予他们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将此次所检测的结果分为动态组,比较并分析两组心电异常的检出结果以及阳性概率的检出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异常概率明显低于常规性心电图检出异常的概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组检出异常的准确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常规性心电图和动态性心电图两种心电图检测设备来说,两者最终所检测的结果差异显著,一般来说动态性心电图相比常规性心电图的检出概率较高,在临床应用上,动态心电图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临床诊断 价值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就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术后镇痛护理对开腹肝胆外科患者舒适度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88例2016年8月~2017年9月本院开腹肝胆外科接受的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考组(n=44)和实验组(n=44),其中参考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的患者采取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术后镇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情况和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轻于参考组的患者,实验组患者呼唤红灯的频率低于参考组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均高于参考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术后镇痛护理能有效的提高开腹肝胆外科患的舒适度,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强化 术后镇痛护理 开腹 肝胆外科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常规开胸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经我院收治并确诊为NSCLC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施常规开胸根治术的对照组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观察组各32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并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撤除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常规开胸根治术的临床效果相比较,前者手术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鉴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常规开胸根治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磁共振、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诊断肩袖损伤情况。方法经随机抽取双色球分组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接诊的50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检查、常规磁共振检查,对两组检查情况加以观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肩袖部分撕裂、肩袖全层撕裂检出情况比较,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肌腱炎检出情况实行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对肩袖损伤患者实行诊断,诊断效果准确性较高。

  • 标签: 常规磁共振 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 肩袖损伤 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