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护理在急诊儿科输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份-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诊输液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个体护理,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对照组40例患儿中,出现了5例投诉和9例医疗纠纷,投诉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达到了12.5%和22.5%,观察组40例患儿中,出现了1例投诉和1例医疗纠纷,投诉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仅为2.5%和2.5%,并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儿科输液室中采取个体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投诉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静脉输液中发生的问题,针对引起问题的因素研究相应的护理对策,保证儿科输液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有效、安全。方法护士间相互沟通,汇总在2017年7月到2017年10月期间输液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探讨经验,总结护理对策。结果正确执行医嘱,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成功率,可以有效地解决儿科输液问题,确保患儿的输液安全。结论为解决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问题,需要采用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解决问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操作及理论水平,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能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儿科静脉输液问题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将小儿静脉输液的临床护理措施作为论述中心,就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揭示。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2月作为研究样本录入时间,共计纳选66例需静脉输液的患儿,以护理措施差异为分组依据,即将患儿分成A组(n=33,常规化护理),B组(n=33,综合护理),对比观察患儿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满意度)、输液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结果B组患儿在患儿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满意度)、输液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中取得的结果均明显优于A组,数据经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小儿静脉输液的过程中,为患儿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患儿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同时提高输液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值得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并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基于论证当前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本文将 723例儿童静脉输液患者分时间先后,分类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负责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基于常规护理模式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结果将根据两组不同类别儿童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最终敲定。最后,观察组儿童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高达 89.6%,而另一方对照儿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仅为 68.5%,差异十分明显,再之根据两组儿童患者类别的总投诉率、风险事故、护患纠纷率等,观察组患者一直都低于对照组 30%左右, 结果证实在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通过不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满意度,提升静脉输液质量以及降低差错率等方面起到明显的效果,在临床上可以进行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效果展开研究。方法:对我院 80例采取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管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比较各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对比,对照组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为5.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采取静脉输液治疗患者中采取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可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护理中风险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输液患者心理不良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2014年1月-2015年1月实施输液的150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不良因素分布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理不良因素有显著改善,和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科门诊输液中细节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择 90例儿科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联合细节护理的实验组,组间例数一致。对比两组门诊输液患儿的疼痛评分、静脉重注率、护患纠纷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静脉重注率、护患纠纷率均低于对照组。实验指标差异经计算, P<0.05。结论:儿科门诊输液期间行细节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儿疼痛评分、静脉重注率,利于患儿更好的接受输液治疗,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对社区门诊老年患者输液的护理方式进行深入讨论与分析。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6年 6月 -2016年 12月在社区门诊就诊的 7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根据老年人特征实施人性化护理,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提高护理有效性。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8.5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针对社区门诊老年患者的输液治疗,优化服务水平,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从根本上提升护理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社区门诊;人性化护理;老年患者;常规护理;护理满意度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对护理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此外,老龄化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必须面对的事实,这对医学治疗、护理模式的发展有着新的冲击,而规范化的护理模式、人性化的护理关怀,对社区门诊治疗的服务质量有着新的要求,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方向。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6年 6月 -2016年 12月在社区门诊就诊的 7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不同的护理模式,进一步对老年患者的输液治疗提供新的改善方面,优化护理的各个层面,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6年 6月 -2016年 12月在社区门诊就诊的 7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例患者。其中,男性 38例,女性 32例。患者年龄在 62-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69.3±5.4)岁。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P> 0.05)。简介:【摘要】基于论证当前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本文将 723例儿童静脉输液患者分时间先后,分类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负责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基于常规护理模式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结果将根据两组不同类别儿童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最终敲定。最后,观察组儿童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高达 89.6%,而另一方对照儿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仅为 68.5%,差异十分明显,再之根据两组儿童患者类别的总投诉率、风险事故、护患纠纷率等,观察组患者一直都低于对照组 30%左右, 结果证实在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通过不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满意度,提升静脉输液质量以及降低差错率等方面起到明显的效果,在临床上可以进行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