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为了探讨心律平(PPF)旋光异构体在人体内是否存在立体选择性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方法:以2,3-二对甲苯甲酰酒石酸为拆分试剂,得到单纯旋光异构体(R)-PPF和(S)-PPF;建立以GITC柱前衍生化反相HPLC测定血浆中两旋光异构体浓度的方法。随机双盲,交叉给药,测定8名健康受试者多次口服等剂量的(R/S)-PPF·HCI,(S)-PPF·HCI,(R)-PPF·HCI及安慰剂片达稳态后的一个给药间隔的药时数值,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以消旋体和以单纯旋光异构体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差异。结果:以消旋体给药,(R)-PPF竞争性抑制(S)-PPF体内消除,使两旋光异构体C1,AUC和CSS/D值与以单纯旋光异构体给药的值相比,有显著性改变。结论:心律平旋光异构体在人体内存在立体选择性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手性药物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宫腔镜下选择性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功血患者10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研究组患者行宫腔镜下选择性子宫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与对照组的92.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宫腔镜下手术比较,宫腔镜下选择性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功血患者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疗效及血清疼痛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患者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疼痛及炎症介质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且腰椎功能也得到良好恢复,组间所有数据差异经计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采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疼痛及炎症介质水平,改善腰椎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治疗中,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选择性 β1受体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11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单纯应用选择性 β1受体阻滞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盐酸曲美他嗪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过程中,使用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选择性 β1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造影联合阻滞术治疗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缓解的机制,比较治疗前后脑脊液中反映疼痛指标的P物质和胱抑蛋白C的表达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收入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和西京医院脊柱外科的82例因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10分,重度]而需进行选择性神经根造影联合阻滞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两种检测方法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1周、2周、4周脑脊液中P物质和胱抑蛋白C的含量。结果在颈椎和腰椎病变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选择性神经根造影联合阻滞术治疗后3d、1周、2周、4周,脑脊液中P物质蛋白和胱抑蛋白C的含量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神经根造影联合阻滞术治疗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缓解作用与脑脊液中P物质和胱抑蛋白C的含量降低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应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0,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并发症总发生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且睡眠质量更高,腰背酸痛、恶心呕吐、鼻部肿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总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行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减轻疼痛应激,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应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0,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并发症总发生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且睡眠质量更高,腰背酸痛、恶心呕吐、鼻部肿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总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行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减轻疼痛应激,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出生6~12h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选取60例出生6~12h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为新生儿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n=30)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血清UCH-L1和HIF-1a水平变化明显,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出生6~12h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清UCH-L1和HIF-1a水平。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阿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CNKI、WanFang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有关阿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到2016年10月。由两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法替尼可明显延长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HR=0.43,95%CI(0.32,0.57),P〈0.00001],但两组在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03,95%CI(0.85,1.23),P=0.79]。阿法替尼会明显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皮疹、恶心、呕吐等。结论阿法替尼可改善晚期NSCLC中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无法延长总体生存期。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研究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简介:目的研究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偏侧肢体痉挛性瘫痪患儿下肢痉挛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转化生长因子β1(human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偏侧肢体痉挛性瘫痪患儿4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比较治疗前后患侧下肢肌群张力和患儿基底节区代谢产物水平。结果小腿三头肌群、腘绳肌、髋内收肌群手术前的肌张力均显著高于手术后的肌张力(P〈0.05)。对侧基底节区Cho/NAA术后较术前升高,而NAA/Cr较术前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术后患儿NSE水平为(16.4±4.1)μg/L,明显低于术前的(28.9±8.2)μg/L(P=0.000);而术后TGF-β1水平为(64.2±31.5)ng/L,明显高于术前的(32.4±24.7)ng/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偏侧肢体痉挛性瘫痪患儿下肢痉挛的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患儿各肌肌群张力,调节血清NSE和TGF-β1水平。
简介:目的探索新的治疗途径酒精性脂肪肝(AF)途径。方法我们采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绿汀诺)治疗观察AF25例,并设立对照组25例,给予口服护肝片及丹参针治疗,疗程均为1月,分析观察组25例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48%。经统计学处理,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有效。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普罗帕酮(PPF)旋光异构体在人体内是否存在立体选择性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方法:以2、3-二对甲苯甲酰酒石酸为拆分试剂,得到单纯旋光异构体(R)-PPF和(S)-PPF;建立以GITC柱前衍生化反相HPLC测定血浆中两旋光异构体浓度的方法。随机双盲,交叉给药,测定8名健康受试者多次口服等剂量的(R/S)-PPF.HCl、(S)-PPF.HCl、(R)-PPF。HCl及安慰片达稳态后
简介:目的:对比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hotoselectivevaporizationofprostate,P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te,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ehyperplasia,BP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按Coe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Medline、Embase、CNKI、CBM、万方、维普等文献资料库;手工检索中文泌尿外科期刊的相关文献。收集对比PVP及TURP治疗BPH的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符合要求的RCT研究,共5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性方面:PVP及TURP治疗BPH,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安全性方面:与TURP相比,PVP手术时间较长[MD=28.97,95%CI(9.72,48.21)],术后留置导尿时间短[MD=-2.86,95%CI(-4.58,-1.13)J,住院时间较短[MD-2.32,95%VI(-2.79,-1.85)],术中输血较少[OR=0.08,95%CI(0.02,0.34)],术后尿道狭窄率无显著差异[OR=0.74,95%CI(0.27,2.07)]。结论:PVP与TURP均能显著改善轻、中度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症状,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与TURP相比,PVP操作更安全,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方面两种术式无显著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意识模糊评估法用于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实行全身麻醉术后留置胃管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仅常规观察意识情况,试验组进行意识模糊评估法观察,分析比较2组的意识变化情况、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2.0%)远远低于对照组(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实行全身麻醉术后留置胃管患者,应用意识模糊评估法可较为准确有效地预测意识变化,大大降低了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