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联合胸部物理治疗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我科 2019年收治的52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 两组治疗措施相同,对照组A给予实施科室传统的翻身(每2h1次)、叩背(每次5分钟),根据患者的需要、痰鸣音及外周血氧饱和度及时吸痰;观察组B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护士为患者行肺部超声,评估患者肺部情况之后,根据肺部超声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胸部物理治疗。结果 实施胸部物理治疗前后两组病人呼吸次数,血气分析,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 FiO2 )、血氧饱和度(SaO2)等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部超声联合胸部物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机械通气病人各项血气分析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频次的胸部物理治疗对ICU患者机械通气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ICU进行治疗的患者189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并进行不同频次的物理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数据表明不同频次胸部物理治疗在对患者的通气并发症方面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同频次胸部物理治疗对患者的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指标均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采取不同频次的胸部物理治疗具有临床参考意义,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有助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值得在ICU患者的通气治疗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重点讨论循证护理于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护理中的应用方式,以明确该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挑选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操作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依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血氧饱和度以及吸痰间隔时长。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吸痰间隔时长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选择循证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吸痰效果,并缩减吸痰间隔时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呼吸护理在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配合系统呼吸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具有更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开展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EF、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EF、FVC、FEV1等肺功能改善比对照组更占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采用系统呼吸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肺功能,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可加大推广力度,并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7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次数、住院情况以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通气时间、次数、住院情况均短于对照组(t=93.459/3.650/8.699,P<0.05);研究组VAP发生率2.56%(1/39)低于对照组17.95%(7/39)(χ2=5.014,P<0.05)。结论: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采用集束化护理,可缩短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值得护理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进行对比实验对机械血栓清除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从符合纳入条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中,随机选择出200例来做调研对象,并将他们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二组,每组100例。对于观察组的病人,我们对其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机械血栓清除治疗;对对照组的病人,我们对其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置管溶栓疗法。并对两个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并对各项指标加以对比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溶栓治疗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相对较短,且尿激酶的使用剂量也相对较少。在进行了三个多月的治疗以后,两组病人的血清FIB、DD以及血浆CRP水平相较诊断前比较都有下降,但观察组的水平比对照组的更低一点。在治疗阶段,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照组比显然较低( P <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机械血栓清除治疗下肢深静脉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比较好,可以极大程度地使病人的溶栓处理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使尿激酶的剂量显著降低,并使得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大幅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哮喘患儿应用机械通气抢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重症哮喘患儿80例,2023年1月-2024年2月,随机数字表法下分组,对照组40例接收基础治疗方案,研究组40例则联合机械通气抢救治疗,对两组血气指标、肺功能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前血气指标,并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并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研究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哮喘患儿实施基础治疗方案联合机械通气抢救,可进一步改善患儿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最佳实践与临床应用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期间的80例危重症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机械通气最佳实践护理,包括机械通气参数调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通气模式选择等。观察指标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患者舒适度评估。结果: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对比10%,P<0.05),患者舒适度评估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8.9±1.2对比65.2±1.1,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最佳实践与临床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心理衰竭患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8例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均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4例,对照组ICU重症心力衰竭采用一般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一般治疗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护理模式,对比两组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接受联合护理模后总有效率为13(92.8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7.14%),X2=4.7619,P值0.05,一般护理模式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模式效果明显高于单一使用一般护理模式的效果。结论ICU重症心力衰竭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护理效果更佳,有助于缓解患者病情,具备极高临床护理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