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0例,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活动能力、受伤椎体高度以及伤椎Cobb’s角进行观察对比。结果100例患者术前的疼痛程度、活动能力、椎体高度、伤椎Cobb’s角分别为(7.29±1.28)、(3.31±0.17)、(0.63±0.12)、(30.25±4.68),术后分别为(1.97±0.89)、(0.88±0.12)、(1.85±0.21)、(1.85±0.21),组间数据差异明显。结论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创伤少,术后能够快速恢复,手术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的理想手术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单侧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单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50例,男14例,女36例;年龄60-89岁,平均73.2岁,骨折部位T7-L4,均选择行单侧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随访观察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日常功能(ODI指数)以及影像学变化情况。结果VAS评分与ODI指数术前与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后凸畸形Cobb角术前与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能迅速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定位第12肋骨角度在骨质疏松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间前来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术前定位第12肋角度,对照组采用常规评估方法,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短期随访,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透视次数、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8.04±5.82)min、手术透视次数(2.76±0.64)次、术中出血量(74.28±3.98)mL、术后住院时间(10.21±3.23)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83.36±7.61)min、手术透视次数(6.18±1.02)次、术中出血量(97.29±2.33)mL、术后住院时间(15.32±2.57)d,P<0.05;接受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术前定位第12肋角度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射线照射次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3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例,入组病例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经过临床评估后再次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式治疗,分别在手术前后评估入组病例生活自理能力(ADL)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36例患者手术均告成功,同时未见椎体周围静脉引流、骨水泥侵入椎间盘以及周围软组织等相关影像学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入组病例骨密度、VAS评分以及AD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而言,PVP术后有较大几率引发椎体再骨折问题;临床对于此类病例再次采取椎体成形术治疗依然可收到满意效果,同时强调积极规范的抗骨质疏松联合用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骨科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共接诊66例老年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33)和对照组(n=33),两组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碳酸钙D3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BMD、ODI评分、VAS评分、椎体高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MD、椎体前缘、椎体中部、ODI评分以及VAS评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加明显,经比较,组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显著,能够增强骨强度,预防术后再次骨折。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高粘度骨水泥不同注入量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OVCFs患者;共99例,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9年3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伴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伴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骨科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延续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住院时间[1]。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评分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所用的时间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延续护理服务可有效地提高老年骨质疏松伴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有效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应用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共计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60例患者,随机均分后分别行早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腰椎JOA评分、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和MRI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在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间收治的88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与MRI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分析CT和MRI的诊断准确率及影像表现。结果:CT对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敏感性分别为78.26%、80.00%、88.57%,而MRI对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敏感性分别为91.30%、93.33%、94.29%,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敏感性较CT略高,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中可以结合二者作为诊断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有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人使用PVP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脊柱科在2018年5月份至2021年5月份收治的80例患有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人。根据病人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将这80例病人使用随机平衡法分成了两组,甲组与乙组,每组病人的例数为40例。甲组的病人提供传统的治疗方法,乙组的病人使用PVP手术治疗。在甲组和乙组的病人使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其治疗效果和病人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在两组病人使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乙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更好,病人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平片在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筛选出客观可行的X线评价指标。方法选择3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采用X线平片观测伤椎前缘线(A)、伤椎后缘线(P)、伤椎中线(M)、下位椎体中线(NM)、Cobb角,以伤椎后缘线(P)、下位椎体中线(NM)为标准线,计算伤椎前缘线、伤椎中线与伤椎后缘线、下位椎体中线的比值APP、ANM、MPP、MNM。结果手术后12周时,患者患椎Ⅰ度、Ⅱ度明显高于手术前(x2=26.428,P<0.05);伤椎前缘线、伤椎后缘线、伤椎中线、下位椎体中线、PNM、MPP、MNM、ANM均明显高于手术前,Cobb角明显小于手术前(t=5.206~13.807,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有助于恢复老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前缘高度;APP、ANM、MPP、MNM可以作为X线评估治疗效果的有效影像学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71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3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保守治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骨折椎体前缘丢失高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6.84%(P<0.05);治疗前,两组椎体前缘丢失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丢失高度(5.03±1.77)mm显著低于对照组(9.23±2.96)mm(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23.68%(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强骨活血汤配合PK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诊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10例进行研究,研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研究组采取强骨活血汤配合PKP术治疗(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55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结果比较。结论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我国临床上运用强骨活血汤治疗骨折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能够早期有效的恢复肌肉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并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成采用PVP治疗的PVP组(n=43),与采用PKP治疗的PKP组(n=2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疼痛VAS评分,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以及椎体前缘高度与椎体中部高度的丢失率、Cobb角等情况。结果:PVP组的术后疼痛VAS评分为(1.48±1.42)分,术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为(82.36±5.14)分。PKP组的术后疼痛VAS评分为(1.51±1.37)分,术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为(80.02±4.96)分。两组VAS及Barthel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PVP组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的术前术后差值、椎体中部高度丢失率的术前术后差值、Cobb角的术前后差值均小于PKP组,p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实施PVP治疗的OVCF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60例患者术后发生新发椎体骨折的为12例(20.0%)24个椎体,其中相邻椎体为11个(45.83%)。相邻与非相邻椎体骨折间、有无新发椎体骨折间的患者对比,其体重指数(BMI)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而性别、年龄、PVP手术椎体个数、骨折椎体个数、身高下降、骨水泥注射剂量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PVP治疗OVCFs患者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为BMI≤18.5kg/m2(低体重指数)。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主要为低体重指数,且与手术本身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VP(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行PVP治疗,采用ODI(功能障碍指数)和VAS(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月的功能活动和疼痛情况,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月两组患者的后凸畸形Cobb角及椎体高度丢失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体高度丢失(4.53±1.02)mm明显小于对照组(6.44±1.18)mm(P<0.05)。结论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能够有效改善椎体高度丢失,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