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小细胞型肺癌放射治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肿瘤放疗科进行住院,接受放射性治疗的经确诊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不同剂量的放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肿瘤体积的变化大小及临床疗效与放射剂量、肿瘤临床分期及选择的放疗方案密切相关。放射剂量<6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50%在一年之内死亡;剂量>7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可达40%,但是2年生存率为0;当剂量控制在60-70Gy时,患者生存率为64.71%。结论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接受放疗后期肿瘤体积受放射剂量、临床分期的影响,放射剂量宜控制在60-70Gy,可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尿标本留取方式对尿常规检验中白细胞计数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泌尿科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尿路感染患者2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单次清洗组、多次清洗组后,每组114例。单次清洗组和多次清洗组又继续按照留尿方法分成前段组、中段组,分别定义为甲乙丙丁四组。对以上四组尿液标本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尿沉渣镜检红细胞、白细胞计数结果。结果对比发现,甲组与丙组比较,乙组与丁组比较,尿液标本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与丙组、乙组与丁组细菌感染发生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甲组与乙组、丙组与丁组,白细胞计数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尿液标本采集时,多次清洗,留取中段尿液标本,可提高白细胞计数准确性与精确性,降低假阳性干扰,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简介:摘要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病理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一项重要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快捷、经济、患者痛苦小、诊断快速、正确率较高、合并症少以及近于无损伤性等优点,正确掌握细针吸取方法并注意把握细针吸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将可以提高甲状腺常见疾病的确诊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配合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及单用GP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非小细胞肺癌患64例随机分为单用化疗组(对照组)及中医综合治疗加化疗组(治疗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治疗后评价疗效,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CR+PR)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的好转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化疗毒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提高疗效,减小副反应、保护骨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的“减毒增效”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曲古抑菌素A(TSA)、紫杉醇(TAX)单独和合用对人宫颈鳞癌Caski细胞系细胞生长和侵袭的作用及对E-钙粘蛋白(E-cad)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鳞癌Caski细胞系细胞,选择适宜浓度的TSA和TAX作用于Caski细胞,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24小时后对Caski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法检测24小时后E-cad基因的表达。结果(1)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显示TSA和TAX均可抑制Caski细胞的侵袭能力,两药合用能增强对Caski细胞的侵袭抑制作用。(2)RT-PCR法结果显示TSA和TAX联合能增强TAX对E-cad基因的表达。结论TSA能抑制人宫颈鳞癌Caski细胞的生长,TSA和TAX联用能增强TAX对Caski细胞的侵袭抑制作用,TSA和TAX对Caski细胞的抑制作用与E-cad基因表达上调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上皮间质转移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科仅吻合指动脉进行断指再植术后的处理方法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科2005--2011年26例28指病例护理对策和处理方法的准确应用。结果成活22例,成活率78.6%。结论及时处理和精心护理是仅吻合动脉断指成活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输血指征对肿瘤患者手术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行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266例对照组和266例研究组。对照组术前血红蛋白<100g/L时输入红细胞悬液,维持血红蛋白>100g/L。研究组术前血红蛋白<80g/L时输入红细胞悬液,维持血红蛋白80~100g/L。(1)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红细胞悬液用量,术中晶体、胶体液用量。(2)对比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输血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红细胞悬液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晶体、胶体液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输血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血红蛋白<80g/L时输入红细胞悬液在满足患者术中机体氧代谢需求的同时,还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同时不增加术后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22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前后DC所分泌的IL-12、IL-2、IFN-γ、TNF-α的变化情况,进而揭示H22全细胞性抗原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细胞中分离出DC及其前体,再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进行体外培养,在DC培养过程中加入小鼠肝癌细胞(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以致敏DC,测定致敏前后DC细胞因子IL-12、IL-2、IFN-γ、TNF-α的分泌。结果DC致敏前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分别为19.39±0.98pg/ml、11.19±1.18pg/ml、1.03±0.19pg/ml、2.02±0.33pg/ml;DC致敏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浓度分别为80.39±1.33pg/ml、95.27±6.52pg/ml、29.59±3.15pg/ml、75.12±7.07pg/ml;DC致敏前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22细胞致敏DC后,DC分泌IL-12、IL-2、IFN-γ、TNF-α增加,增加的分泌因子可能与H22细胞致敏后的DC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