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危重症新生儿出诊院前转运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 方法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及实时记录, 选取 我院急诊科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一年内出诊转运 共 52 例危重症新生儿 转运前、转运中病情观察、急救措施、 护理 方法 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通过细致 及正确 的急救 与 护理 方法 成功将 52 例危重症新生儿 安全 转送回医院,无一例在途中因 病情观察、 急救护理 措施落实 不到位而死亡。 结论 实施正确的急救护理 方法、转运前急救物品、仪器准备充足齐全,转运医护人员有丰富的急救技术与经验,并具备有高度的责任心及应变能力,有利于防止危重新生儿并发症发生及预后的影响,大大降低 院前转运 风险,不断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 PICC护理中水胶体敷料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我科 2016年 4月 -2019年 3月时间段内诊治的 50例危重新生儿,以随机分配的方式纳入甲组 25例、乙组 25例。即甲组为 PICC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基础上使用水胶体敷料护理,比较各组护理效果。结果:甲组皮肤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32.00%,乙组则为 8.00%,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乙组机械性静脉炎总发生率为 4.00%、 PICC置管时间为( 24.11±2.73) d,甲组则为 24.00%和( 17.10±1.93) d,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于危重新生儿 PICC护理期间,水胶体敷料的选择不仅可减少患儿皮肤并发症率,还可预防静脉炎,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新生儿PICC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PICC患儿50例(2019年8月至今),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5例)与风险管理的观察组(25例),观察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9.09%<27.27%。此外对生命系数指标分析,观察组的睡眠(0.58±0.12)分,精力(1.16±0.05)分,进食(0.41±0.05)分,情绪反应(0.41±0.14)分,躯体活动(1.54±0.14)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命系数评分低,P<0.05。结论:新生儿PICC临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从我县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22年3月出生的200名接受卡介苗接种的新生儿,并分为常规组(n=100)和研究组(n=100),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常规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研究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率为100.00%,常规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率为85.00%,研究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给予优质护理具有确切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彝族地区实行全托式新生儿病房的必要性。方法:对成立全托式新生儿病房后入住的200名新生儿采用新生儿全托式护理,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结果:通过对比未实行全托式新生儿病房前家长满意度、新生儿安全管理、护士护理质量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医院感染率有效下降。结论:通过彝族地区实行全托式新生儿病房后,降低了新生儿住院日,减轻了家属经济负担;新生儿基础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未出现红臀、皮肤损伤、呛奶、窒息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了仪器设备维修频次;提高了病人家长满意度;降低了医院感染的风险,提高了新生儿生存质量,在该地区推行全托式新生儿病房是非常有必要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腔内心电定位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2021年1月-2024年2月,选择60例新生儿picc置管进行研究,经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0例,X线片定位)、观察组(n=30例,腔内心电定位)。结果:观察组导管尖端一次性到位率、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实施腔内心电定位,可提高导管尖端一次性到位率,可减少置管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在预防乳腺癌患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集的40名护理实习生一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0月)。按照带教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应用常规带教方法)、实验组(20例,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率、理论知识得分、临床护理操作得分。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实习对带教教师的满意率、理论知识得分、临床护理操作得分更高,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在预防乳腺癌患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细节护理措施在新生儿食管闭锁手术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 2018 年 2 月 - 2019 年 1 月 1 年间 收治的 84 例新生儿食管闭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细节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手术中的体温变化情况,手术中出血量和家长满意度进行观察。 结果 试验组在手术中患者体温变化幅度为 0.57℃ 低于对照组的 1.69℃ ,手术中出血量也较之对照组更低,实验组家长对护理满意度为 97.61 %,较之对照组的 80.95 %也更高 。 结论 细节护理措施在新生儿食管闭锁手术护理中应用效果较之常规护理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感染常见危险因素,开展循证医学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我院儿科住院部留置PICC到导管治疗的新生儿为分析对象,研究病例收集时间于2019年2月6日至2020年4月6日,共计20例,采用循证医学对PICC导管相关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开展预见性护理指导,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所选患儿经由预见性护理对策,均无PICC导管相关感染病例出现,患儿监护人对临床护理服务持非常满意18例,持基本满意态度2例,总满意度100%。结论:新生儿PICC导管留置期间继发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需开展有效的应对护理措施,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简介: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安全因素分析应用在新生儿护理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 88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开展不安全因素分析,然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n=44),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 n=44),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 2.27%、 4.55%)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家属对护理人员操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给予对应解决方案,可降低风险事件,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 【关键词】 不安全因素 ;新生儿 ;新生儿护理 作為护理人员,应对新生儿护理工作加以重视,并且不断强化自身护理技能,全面分析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而采取对应解决措施,提高新生儿护理效果。本研究选取 2017年 5月至 2018年 9月收治的 88例新生儿,总结护理方法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所在医院 2017年 5月至 2018年 9月收治的 88例新生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选新生儿均符合临床护理服务操作标准 [1-2],新生儿家属能够配合各项工作,对诊疗情况知情同意。根据护理干预方法分组,观察组( n=44)中,男婴 20例,女婴 24例,日龄 3~ 20d,平均日龄( 13.52±3.89) d。体质量 3.1~ 5.2kg,平均体质量( 3.82±0.27) kg。对照组( n=44)中,男婴 21例,女婴 23例,日龄 3~ 22d,平均日龄( 13.66±3.78) d。体质量 3.2~ 5.2kg,平均体质量( 3.88±0.25) kg。研究内容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排除以下情况 [3]: 1)家属合并精神类严重疾病 ;2)新生儿合并严重全身感染者 ;3)合并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严重损伤者 ;4)合并先天性严重疾病者。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模式,结合新生儿实际需要,给予对应护理服务,严格执行医嘱,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保证新生儿护理安全。观察组新生儿接受不安全因素分析,结合分析结果,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新生儿自身因素及护理。①护理风险:对本组新生儿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发现新生儿免疫力普遍偏低,且机体防御能力差,容易被病原菌侵袭。在此基础上,新生儿身体情况变化较快,增加临床护理执行难度。②护理对策:针对新生儿自身因素所造成的风险,应加以重视,采取必要措施,尽量减少病原菌感染几率。提倡尽早母乳喂养,加强健康宣教,告知家属坚持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进而不断提高新生儿机体免疫及抗病能力。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保证新生儿病室温度、湿度条件满足标准,降低风险。 2)护理人员因素及护理。①护理风险: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操作不到位所引起的风险,值得每个临床护理人员注意,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到新生儿护理质量,也会显著增加安全风险,对新生儿健康带来严重影响。②护理对策:针对此类问题,科室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使其能够对新生儿专业护理知识进行强化,从而为其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本组新生儿即是在此种背景下接受护理干预,期间护理人员已经深刻意识到自身问题,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改进,以新生儿为核心,执行护理风险管理。例如,护理人员对自身操作技能进行优化,发现新生儿存在呼吸道问题,则及时对其开展对应干预,适当抬高床头,做好呼吸道护理及体位管理,协助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强化操作技能,减少新生儿皮肤划伤。 3)人员配置因素及护理。①护理风险:新生儿护理执行难度大,很多家属不能理解护理人员的难处,导致护理人员承受较大工作压力,无法及时发现新生儿不良状况,增加了护理风险。②护理对策:鉴于上述状况,首先对护理人员心理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给予对应疏导,使护理人员能够正确面对新生儿护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为因素风险。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避免发生新生儿腕带丢失现象,减少不安全事件。其次,对护理人员排班模式进行优化,采用弹性排班方法,除科室护士长外,所有护理人员均参与到轮班中。保证每个护理人员均有机会参与到弹性班和固定班的轮班值守中,使其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同时也能够为新生儿提供连续性服务,减少护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