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热惊厥后心肌酶的临床变化。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小儿热惊厥患儿为研究观察对象,按照患儿的热惊厥类型进行分组,其中54例患儿为单纯型热性惊厥,作为SFS组;另54例患儿为复杂型热性惊厥,作为CFS组。对比两组患儿心肌酶指标的变化。结果 SFS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指标水平均低于CFS组,其中CK-MB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S组患儿CK-MB、CK、LDH指标阳性率均低于CFS组,其中CK-MB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K-MB、CK、LDH均呈现显著的下降,相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热惊厥患儿在发病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肌受损,其中CFS患儿心肌损伤程度更为严重。心肌酶指标CK-MB的敏感性最高,可在早期心肌受损中发挥重要作用。热惊厥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心肌酶指标均呈现显著的下降,提升心肌受损得到改善。
简介:目的:通过模拟岭南湿热复合因素造模实现流感病毒性肺炎湿热证模型的构建,并观察蒿芩清胆汤对模型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周龄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单纯病毒感染组(B)、湿热证模型组(C)、蒿芩清胆汤组(D)和阳性药物组(E)。A、B两组均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4d,B组于第11天滴鼻感染病毒1次。C、D、E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4d,同时连续10d气候箱暴露,6h/d,第11天滴鼻感染病毒1次,感染病毒后不再置入气候箱。D、E组分别于病毒感染后2h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4d。D组每日灌胃蒿芩清胆汤水煎浓缩液0.4ml;E组按70mg·kg^-1·d^-1剂量灌胃给予利巴韦林溶液0.4ml;其余各组均同时以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14d后,处死小鼠眼球取血,检测各组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栗:①与A组相比,B、C组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CD3^+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CD3^+CD4^+/CD3^+CD8^+值显著降低(P〈0.05);与C组相比,E组CD3^+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1),D、E组CD3^+CD4^+/CD3^+CD8^+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②与A组相比,B、C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IFN-γ/IL-4值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E组IFN-γ/IL-4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对流感病毒性肺炎湿热证模型小鼠具有多靶点的免疫炎症调节作用。
简介: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病机,研究其对甲型H1N1流感病情趋势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多中心结合的方法,收集2009—2012年(时间段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4家医院的甲型H1N1流感246例患者资料,填写临床观察记录表,按照"证候辨证素量表"录入数据库,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采用证素辨证法得出甲型H1N1流感的四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就诊时246例患者有表、外风、热、湿、寒、阴虚、痰、肺、气虚、阳亢、脾、阳虚、肝、血虚14种证素,病位证素肝,其风热犯表证比风寒束表证表现明显(P〈0.05),而病位证素脾,其风寒束表证比风热犯表证表现明显(P〈0.05)。风寒束表证和风热犯表证在证素阴虚、阳亢中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甲型H1N1流感以风邪为主导,寒热并存,可兼湿邪。可伤及肺脏,可造成气虚,风热毒邪易伤肝,可致阴虚阳亢,而风寒毒邪易伤脾。
简介:目的:研究岗藿抗感汤对流感患者临床症状及调节免疫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流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岗藿抗感汤组30例、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组(可威)30例。通过使用岗藿抗感汤治疗流行性感冒,并对患者进行感冒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及测定患者外周血RIG-I(IFN-α、IFN-β)、Th1/Th2(IFN-γ/IL-4)细胞比值表达,从而了解岗藿抗感汤在流行性感冒发生发展中如何参与调节免疫及对临床症状的影响,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岗藿抗感汤组连续给药5d,可缩短患者退热时间,改善其感冒症状,升高RIG-I(IFN-α、IFN-β)(P〈0.05),也对增高的IFN-γ及IFN-γ/IL-4比值有降低作用(P〈0.05)。结论:岗藿抗感汤具有抑制流感病毒Th1细胞亚群优势反应的作用,同时可激活RIG-I诱导I型干扰素的产生,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