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B超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准确性。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2月 在来院疑似为肝脏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 10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均接受 CT和 B超检查,对比两种影像学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度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B超诊断准确率为 90.00%,高于 CT平扫诊断准确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 0.05。对比 B超与 CT诊断特异性,差异性并无统计学意义 :P值> 0.05。结论: B超和 CT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能够有效判断出患者是否存在肝脏血管瘤。临床应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建议对于疑似存在肝脏血管瘤患者首选 B超诊断,不仅费用较少而且诊断率较高,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患者体表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检查血象,对较大血管瘤者作胸透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者可为治疗对象。将平阳霉素10mg溶于无菌用水3ml~5ml备用。每次注药量不超过10mg。小面积血管瘤直接用皮针刺入注药,以注射到血管瘤变苍白和肿胀为宜;大面积血管瘤可分点注入,1次未能消退者可在7天~10天后重复注射,总量不超过50mg;海绵状血管瘤应穿制抽出鲜血后注药。结论本方法疗效可靠,副作用小,适合患者体表单纯性、混合性、海绵状血管瘤的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脉瘤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内容,并对其实践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抽选出44名进行研究,抽选时间2019年4月~2020年11月,依据双盲法内容将其划分至X组(观察组)与Y组(对照组),每22名患者被划分至一组。本次研究Y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内容,X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内容;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栓塞治疗工作内容。将X组与Y组患者并发症以及疗效表现进行比较。结果:X组中疗效表现属于总有效范围的患者有21名,在该组中的占比表现为95.45%;护理期间共有1名患者并发其余疾病,在该组中的占比表现为4.55%,均优于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血管介入治疗中采用介入护理干预,观察该种方式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影响。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一组(采用介入护理干预)和二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结果:(1)一组和二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对照中,一组分别为94.87%、7.69%,二组分别为82.05%、20.51%,(x2=6.210,p=0.000),两组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对照中,一组分别为39.17±4.91(分)、91.43±3.18(分),二组分别为56.73±4.64(分)、82.49±3.66(分),(t=11.801,p=0.000),两组有差异。结论:对脑血管介入治疗中采用介入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的精细化护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3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2%(51/5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0%(44/53),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2.3±5.3)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2.1±4.2)分;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护理满意度还是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而言,在围手术期中加强精细化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改善作用,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介入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保守药物治疗;治疗组实施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颈动脉血流速度水平、住院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动脉血流速度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介入技术进行治疗,能够大幅度改善颈动脉血流速度,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使病情控制总有效率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