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按照《典型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调查技术与评价研究》项目2006年工作任务要求,方法所项目组在时间紧、任务重、经费下达晚的情况下,科学安排,积极运作,争取年底全面完成2006年工作任务。项目组在污染场地的选址上,经深入调查,前期论证,根据污染现状,结合本项目研究目的,选定了典型污染场地

  • 标签: 污染场地 项目进展 调查技术 地下水 取样方法 评价
  • 简介:众所周知,由于所涉及的场地范丽和时间尺度,用实验室或模拟实验预测人为建造的二氧化碳地储存场地的长期效应和稳定性是很难的。而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信息源是天然场地,这个天然场地的深度巨大,产生的二氧化碳或许在多孔储集层被捕集或许向地表泄漏。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场地设计的范围内,这些储存场地被视为地质时间跨度上形成的二氧化碳“天然模拟场地”。这些场地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i)了解为什么一些储集层渗漏而另一些储层却不渗漏;ii)了解即将渗入到近地表环境的22氧化碳的可能影响:iii)利用泄漏场地来开发,测试和优化各种监测技术。本文总结了在欧共体资助的项目(地质环境中用于二氧化碳储存的天然模拟)执行期间,在意大利中部取得的许多近地表气体地球化学的成果。这些包括二氧化碳储集层渗漏(Latem)和非泄漏(Sesta)对比、为描述迁移路径而进行的土壤气体详细调查、为研究二氧化碳浓度的瞬时变化而建立的地球化学连续监测站、包括在浅层注入混合气体在内的野外试验,根据不同气体的化学-物理-生物学特性,描述迁移路径并且推测各种气体性质。上述资料为22氧化碳的选址、风险评价、监测技术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如果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成为可以接受的并且被广泛应用的技术,那么,进行上述工作对于二氧化碳地质存储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土壤气体调查 地球化学监测站 注入试验 渗漏-非渗漏天然二氧化碳储集层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评估咸水层中超临界二氧化碳(CO2)注入引起的压力积累,以及在岩层开始破裂时极限压力的简易方法。利用Mathias等学者提出的近似解法计算压力积累。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可压缩多孔介质中的两相Forchheimer流(超临界二氧化碳和咸水),也可用于评估岩层和这两种液相的可压缩性。假定注入压力受岩层破裂所需压力的限制;假定在孔隙压力超过最小主应力时岩层发生破裂,这些将依次与岩层的泊松比有关。本文也提供了用于评估咸水和二氧化碳粘滞性、密度和可压缩性的详细指南。在平原二氧化碳减排(PCOR)合作计划文本数据中提供了这些计算实例。这种方法将有效用于筛选分析潜在的二氧化碳注入场地,以鉴别是否值得开展进一步调查。

  • 标签: 二氧化碳储存 水力压裂 压力积累 筛选工具 储存容量
  • 简介:本文介绍了用于评价巴西城市垃圾站污染的不同地质环境场地勘查技术。在本项研究中采用了地表地球物理勘查(地电勘查)、电阻率孔压静力触探试验(RCPTU)、直接贯入取样器采集土样以及从监测井采集水样等不同技术。为了鉴别污染羽(渗滤液)是否存在和流动方向,以及确定RCPTU实验和采集土样、水样的最佳位置,应用地电勘查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对地下水样的化学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污染羽的流动方向。静力触探技术对于热带土壤存在一些局限性,这是因为地下水位有时会低于椎体无法贯入的地层,以及土壤成因和不饱和条件可影响土壤特性。地电测量结果以及土壤和地下水取样的综合分析支持RCPTU实验结果。所有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污染羽已超过填埋场的西-西北边界。地质环境实验室实验结果表明,垃圾站的污染正在蔓延,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持续监测。

  • 标签: 场地勘查 热带土壤 电阻率 孔压静力触探试验 污染
  • 简介:目前,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分布着近1000座政府的和私人的垃圾场,在这些垃圾场堆积着日常、商业和无毒固体工业废物。按照加拿大安大略省环境部的分类(MOCO),这些垃圾场按其容积分成三种类型:1)大型垃圾场>200000m^3,2)中型垃圾场-40000—200000m^3,小型垃圾场<40000m^3。

  • 标签: 加拿大 安大略省 垃圾场地区 地下水污染 排水管
  • 简介:C02QUALSTORE指南由DNV与行业伙伴协作开发,并由一系列国家管理者提供输入参数。本指南已在全球应用,采用了一种基于风险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项目和场地选择、描述和鉴定的方法。本文概述了C02QUALSTORE指南,并描述了如何利用本文件协助项目开发者在二氧化碳储存项目有效期限内通过项目管理的重大事件,以及按照相关法律和利益相关者的预期值进行验证。本指南包含的鉴定工作流程的主要目的,是协助操作者、政府当局、检验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确保储存场地符合简易、统一和成本有效要求的过程。本指南为基于风险的方法奠定了基础,即根据前述风险评价获得监测计划和意外事故处理措施。

  • 标签: 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CCS)二氧化碳地质储存 技术鉴定 风险管理
  • 简介:用跨孔以及地面-井下电阻率层析成像(ERT)、监测深度约650米咸水含水层中二氧化碳(CO2)迁移的可行性调查在Ketzin(德国)附近的CO2SINK实验场地进行。永久性的垂直电阻率排列(VERA)由45根电极组成(15根在注入井Ketzin201内,两口观测井Ktzi200和Ktzi202内各15根),成功地放置在约590-740米(电极距约10米)深度范围的绝缘套管上。该Ketzin的三口井排列成垂直三角形,孔间距50和100米。第一个合成模拟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注入引起大约200%的电阻率增加(与大部分二氧化碳50%的饱和度相对应),这同实验室的研究比较一致。场地资料的有限差分反演在井孔之间提供了与储层模拟研究一致的电阻率三维分布。为了扩大跨孔测量提供的有限观测面积,另外布置了地面-井下测量。从地面到井下的电阻率实验推导出一个东南-西北方向的主要二氧化碳的迁移。第一个跨孔时延成果指出,Ketzin电极排列设置的分辨率和覆盖范围足以解决期望的关于该电极排列在特征长度尺寸上的电阻率变化。有可能测量到大的电阻率变化,但是,在当前的地质情况下,用垂直电阻率排列还不能解决二氧化碳羽状流的详细资料。

  • 标签: 电阻率层析成像(ERT) 地电监测 二氧化碳储存 野外数据 埋设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