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鄂南油田生产层属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致密砂岩储层,普遍采用水平井套管固井完井加大型压裂进行有效开发。为提高水泥环承受大型压裂对其的冲击力和水泥环的完整性,水泥石不仅要有很好的强度,还要有较好的弹塑性。为此,研制开发了弹塑性材料MFR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室内测试,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优选出MFR合理加量为1%~3%,优化了弹塑性水泥浆体系配方。形成的水泥石弹性模量适当,抗折强度高(断裂韧性可增加44.8%),综合性能满足水平井固井要求。该水泥浆体系在鄂南HH73P92井Φ139.7mm生产套管固井中进行了应用,通过变密度测井检测结果显示,固井质量良好。

  • 标签: 致密储层 水平井 固井 弹塑性 水泥浆体系
  • 简介:从分析钻孔中自然电场的形成机理出发,详细论述了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特征、形态及其砂岩中泥质含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利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计算砂岩中的泥质含量,并用实例进行了论述。为进而研究其孔隙度、渗透性等水文地质特征打下了基础。

  • 标签: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 砂岩 形成机理 孔隙度 渗透性 泥质含量
  • 简介:依据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地层接触关系、沉积建造、构造变形、主要构造变动事件及同位素测年等资料,对盆地后期改造期次、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盆地改造作用主要发生于晚侏罗世以来,可划分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白垩世末一古新世、始新世一中新世及中新世末一现今等5个阶段。改造形式包括抬升剥蚀、冲断褶皱、叠合埋藏、断陷分隔及热力改造等,并且在空间上有明显的不均一性。盆地后期改造砂岩型铀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出晚侏罗世以来的多期抬升剥蚀期控制着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发生形成,构造抬升(掀斜)区控制着铀矿的空间展布,而冲断褶皱、叠合埋藏、断陷分隔等改造作用使含矿层变形破坏、深埋或与地下水补给区分割,对铀成矿作用不利。

  • 标签: 后期改造 砂岩型铀成矿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通过大批量试样中轻烃铀、钍、有机碳、二氧化碳的相关性统计,发现十红滩铀矿床的过渡带中铀轻烃相关系数达0.7以上,表明在铀矿物形成过程中,轻烃起到了一定的还原作用。在氧化带中铀轻烃则是负相关,也说明在氧化环境下,轻烃作为还原物质存在量较少。提供的相关信息可供铀矿地质工作者在成矿理论方面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十红滩 铀矿床 轻烃
  • 简介:尽管裂缝性油藏不常见,常规的砂岩、碳酸盐岩油藏相比了解得也不多,但是对世界油气储量及生产来讲它却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者。在研究的100个裂缝性油藏油中有9x10^10bbl石油当量的综合可开采油气储量。裂缝性油藏常常被看作是寿命短、流动比率高、产量下降快、最终采收率低的油

  • 标签: 裂缝性油藏 采收率 碳酸盐岩 储量 孔隙度 渗透率
  • 简介:油气开采造成的地震响应差异较弱,而时移地震资料的非重复性或不一致性造成的地震响应差异较大,致使淹没由油藏特征变化产生的弱的真实时移响应。非重复采集引起的对油藏变化无关的地震响应差异主要体现在时延、能量、相位及频率4个方面,为了得到真正的油气藏时移变化响应,对非重复采集两期地震资料进行了观测系统、能量、相位及频率等关键环节的叠前一致性及互约束处理,有效解决了非重复采集时移地震资料因非油藏因素引起的地震资料差异,为后续时移地震属性分析及剩余油的落实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非重复采集 时移地震 属性差异 叠前互约束 差异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