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世界通过丝绸之路认识了中国。公元前四五世纪,古希腊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即丝国。当年,罗马恺撒大帝曾穿一件丝绸长袍到剧院看戏,全场无不啧啧赞美,随后丝绸价格猛涨,出现一磅丝料价值一磅黄金的奇迹。在西方人眼中,遥远的中国就像美丽的丝绸一样:绮丽、富贵、光彩熠熠。所以,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对连接亚非欧东西交通的古道进行研究时,首先便想到了这个名字:Seidenstrassen,就是“丝绸之路”。

  • 标签: “丝绸之路” 丝绸价格 地理学家 19世纪 中国 公元前
  • 简介:“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和“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的成功申遗为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加速提供了重大契机.梳理了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按照文献的研究脉络与逻辑关系,本文从合作基础理论、合作动力机制、合作战略、合作模式、合作路径、合作机制体制和国际旅游合作等七方面对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国内研究内容进行了述评,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丝绸之路 旅游合作 国内研究 述评
  • 简介:"阿尔泰山"地处中国西北边陲的阿勒泰辖区,它本不是丝绸之路的沿线地区,把它介绍给读者的原因是它太美了,如果到了新疆,我们建议您一定要去阿尔泰山看看。"阿尔泰"蒙古语是"金子"的意思。阿尔泰山蜿蜒在中、俄、蒙、哈四国之间,全长2000多公里,海拔2500~3500米,主峰友谊峰海拔4374米。这里山奇、水绿、景美、森林茂密、河流纵横、林木错落有致,从山麓起,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上到高山草甸、雪山,层次分明。

  • 标签: 喀纳斯湖 友谊峰 西北边陲 森林茂密 沿线地区 蒙古语
  • 简介:丹霞地貌的定义为“有陡崖的陆上红层地貌”,是1928年由冯景兰等人在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考察时首先命名的.形成丹霞地貌的是一种沉积在内陆盆地的红色岩层,这种岩层在千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中,被水切割侵蚀,形成了红色山块群.

  • 标签: 丝绸 大地 丹霞地貌 丹霞山 仁化县 广东省
  • 简介:<正>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不仅深入人心,而且初见成效。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古代特别是汉唐时代东西方陆上交通孔道——“丝绸之路”的研究和讨论重新为学者们所重视。许多论著在一些书籍和报刊上发表。不仅文

  • 标签: 丝绸之路 敦煌 甘肃 我国古代 丝路 长安
  • 简介: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分为两条航路,一是由中国通往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的南海航线,二是由中国通往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东海航线构建了东北亚地区海上交通航路网络,为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政治、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中国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这既是对历史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丝路精神的发展,符合中韩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必将为两国关系深入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 标签: 中韩关系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 简介:建设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模式创新,有利于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发挥我国作为横跨“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并使二者相连的地缘经济政治优势。“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成,将贯通西南国际大通道,推进“两洋出海”战略,进而拓展中国地缘经济政治空间。

  • 标签: 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 地缘经济政治 西南周边 中印缅孟经济走廊 中巴经济走廊
  • 简介: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和亚洲新安全观的提出,均是中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主动战略选择,是中国从国际事务“参与者”向“塑造者”转变的重要体现。二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

  • 标签: 新“海上丝绸之路” 新安全观
  •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逐步从西方转向亚洲,香港外贸的格局也逐步转型,需要与亚洲新兴市场加强经贸合作关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为香港经贸以及港口航运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在"一路"战略的支持下,大陆港口将进一步国际化,香港作为华南地区枢纽港的地位将持续受到挑战。通过对全球化港口和航运业发展趋势的理论回顾,得出港口区域化和港口间合作是当前港口发展的两大趋势,香港需要探索在"一路"的战略下,顺应这两个趋势,与珠三角区域内港口间相互协调实现港口区域化并开展与"一路"沿线国家港口的合作。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香港 港口发展
  • 简介: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各族群间交流、交往的需要。草原丝绸之路是陆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清代,因为在蒙古地区编旗设佐,为草原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清廷在内蒙古地区设立了五路驿站,这些驿路经过周密的设计,恰好通过内蒙古49个扎萨克旗和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等总管旗,像一个大血管贯穿全身,不但增强了清廷的统治力,促进了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族群的交流、交往、交融。

  • 标签: 盟旗制度 五路驿站 草原丝绸之路
  • 简介:本文以丝绸之路外国旅游者为例,选取西安、敦煌、乌鲁木齐和喀什4个城市为研究地点,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一手资料,从跨文化比较的视角,深入分析了5个文化类别国家的旅游者在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特征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者主要推力因素是拓展视野,主要拉力因素是旅游景点,且5个文化类别国家的旅游者在推拉因素上存在一定差异;各文化类别旅游者在旅游计划、旅游方式、计划停留天数和旅游路线安排等行为特征方面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文化因素对旅游者旅游动机和行为特征均有影响。

  • 标签: 旅游动机 旅游者行为 差异 丝绸之路
  • 简介:多民族聚居区是我国多民族景观构成的一个缩影,具有学科研究的典型性。“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建筑特质,在该地区有着突出的代表性。在分析了我国多民族聚居区乡土民居共性、差异性的具体特征及之间相互关系,指出这是研究多民族聚居区乡土民居的基本前提,文章最后对地区特质传承策略建议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从宏观聚居尺度和多元共生的高度,更能够清晰认知多民族聚居区人、环境与建筑的互动关系,并且认为挖掘乡土民居地区特质和研究探讨传承发展路径,将有助于推动多民族聚居区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民族地区 聚落景观 乡土民居 地区特质
  • 简介:2013年中国提出的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在不断持续发展过程中面向不断变化的世界所提出的战略构想。本文从挖掘“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价值、“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定位、绥芬河作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的意义、积极发挥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提出要特别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中的新疆与中亚合作问题、阿富汗局势对中国新疆的影响两大问题,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建设和落实提供了我国东北和西部边疆的视角。

  • 标签: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国边疆 安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