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长安的慈恩寺大雁塔是唐玄奘法师按照印度佛陀迦耶精舍的形制创建的,只是遵照皇帝批示将原来石结构改为砖包土墼的结构。现在佛陀迦耶精舍早已大修改观了。本文根据印度出土的佛陀迦耶精舍浮雕形象,参考玄奘目睹的记载以及塔的现状数据,考证推测出原状的基本情况。本文顺便讨论了大雁塔在武则天时改为十级以及晚唐改为七级的不同形制,论证了大雁塔土墼塔体始终基本未变,纠正了曾经推倒重建的说法。

  • 标签: 大雁塔 玄奘 佛陀迦耶精舍 建筑史
  • 简介:自古以来,青海这片土地被赋予了一种文化的意义和象征,因此在历代咏诗歌中“青海”成为一个意象符号,是一个区域的代表和符号,也是进行国家祭祀,实施国家权力的象征和政治符号。

  • 标签: “青海” 区域符号 政治符号
  • 简介:包山二号楚墓遣册简共有29枚,是墓主送葬车马与器物的记录,另有赠书竹牍1枚,内容与遣册简所记正车略同。遣批简牍自1992年刊布以来,学界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人研究,成就斐然,使得绝大部分简文得以通读。

  • 标签: 包山楚简 新释 字形 器物
  • 简介:孙中山赠以婚照的广西人──民三民三,原名德新,讳隶森,字铭三,临桂县大同埠村人(现属桂林市郊区),大同埠家,在清朝的中后期曾是一望族。自嘉庆到光绪年间曾有六、七人中过举人和两榜进士。民三的曾祖父智,累试不第,直到50多岁才考得个副榜举人...

  • 标签: 孙中山 广西 婚照 中国同盟会 军事政治学 辛亥革命
  • 简介:腹拟此题之时,心中曾掠过一丝惴惴不安。毕竟要斠补之书,乃系一代国学大师余嘉锡所撰述,复又由其婿——著名学者周祖谟伉俪整理,可谓名人之名著,岂容我辈后学置喙?但学术事业毕竟要向前发展,再三斠酌案头资料,觉得还是有写出来之必要,就不避班门弄斧之嫌了。先看《笺疏》凡例中有关版本的几点说明:本书所印《世说新语》采用王先谦重雕纷欣阁本(即宋孝宗淳熙十五年陆游刻本),以影宋本(即日本尊经阁丛刊中所印宋高宗绍兴八年董棻刻本)、袁本(即明嘉靖间吴郡袁尚之趣堂重雕本)、沈宝砚本(即沈宝砚校传是楼所藏宋淳熙十六年湘中刻本)对校,摘其重要者记于每条之后。

  • 标签: 世说新语笺 写本残卷 唐写本
  • 简介:大谷文书中的Ot.3317与Ot.4866文书为令抄本残片。Ot.3317文书载有两条《医疾令》,其中前3行为“诸合药供御”条,後2行为“太医署每岁合药”条。Ot.4866文书则为《丧葬令》“引披铎要挽歌”条。这两件文书涉及的三条令文,对於相关令的复原和排序都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大谷文书 唐令 臀疾令 丧葬令
  • 简介:唐朝与新罗合力击溃百济之后,新罗又在唐朝的援助下灭亡了宿敌高句丽,却厚颜无耻地扶助高句丽遗民对抗唐朝、起兵叛乱,图谋于驱逐唐朝在朝鲜半岛的势力,同时略取唐朝领有的全部百济故地。由此,唐朝与新罗反复冲突的结果,就是唐朝最终放弃了占领半岛的想法。这也就是所谓新罗统一半岛。本文目的在于检讨和批判与以上问题有关的唐朝与新罗两方面的史籍记录,对于其间从来未被详加审视的历史过程予以考察。

  • 标签: 高句丽 唐朝 新罗 叛乱 遗民 灭亡
  • 简介:自清末以来,在敦煌及吐鲁番地区出土了写本《论语郑氏注》、《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音义》等《论语》注本,学者们通过对这些《论语》注本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新见解。

  • 标签: 敦煌吐鲁番 唐写本 《论语》
  • 简介:一科学技术对造就盛唐的意义科学技术在唐朝的发展,这是大家都已经注意到的课题。但是科学技术在唐朝历史发展中到底起什么作用,科学技术与盛唐到底有什么关系,这却是一个史研究中大家似乎已经意识到,但没有充分展开的问题。唐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专门史的学者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并且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在几部中国通史、中华文明史、史的专著中,科学技术也都是不可或缺的章节.

  • 标签: 唐史研究 唐代 科学技术 科技 绘画 外贸
  • 简介:《史记.晋世家》所记载的叔虞至晋武公年代事蹟简略,学者利用其研究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历史与考古,存在诸多的疑问与分歧。事实上,《史记.晋世家》记载的叔虞至晋武公的年代事蹟有许多错误与疏漏。《史记》所依据的年表资料是战国、汉代传世史料,存在传抄讹误与记载不明,不是源自晋史,可靠程度低於古本《竹书纪年》。所以,我们利用金文、古本《竹书纪年》、清华筒《系年》等予以考正与补充。

  • 标签: 《史记·晋世家》 金文 古本《竹书纪年》 清华简《系年》
  • 简介:王克敏与王揖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醉心于权术,在宦海中几经沉浮,还一度携手出任伪职,于中华民族史册上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在其携手的过程中,有时相互利用,有时狼狈为奸,但更多的则是尔虞我诈、相互争斗。

  • 标签: 汉奸 中国近代史 中华民族史
  • 简介:从汉代的丝绸之路到唐宋时期的茶马古道,古代甘肃在各个民族之间的贸易交往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唐宋时期的茶马贸易,主要在甘肃地区与藏族之间进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宋时期甘肃境内茶马互市的基本情形、形成原因以及茶马古道在甘肃境内的线路问题进行了论述。

  • 标签: 甘肃 宋时期 茶马互市 茶马古道
  • 简介:《千志斋新藏专辑》全称《全文补遗千志斋新藏专辑》,(~①是我国著名的唐代墓志集藏地——千志斋,近年来推出的一部唐人墓志辑集。该《专辑》汇集了三百四十余方不曾见于他书的中古墓志,蕴藏着丰富的中古语词。其中有一部分,文字或因俗写、或因讹写、或因通假,不易释读。本文择取十条予以讨论。一、灰墊多年阙名《刘令问墓志》~②:'府君早辞白日,灰墊多年。'(《专辑》140页)'灰墊多年'即'恢墊多年'。

  • 标签: 专辑墓志 唐志 墓志语词
  • 简介:《太平广记》对于崔圆在福观进行科举考试的记载,为闻一多援引入杜诗研究中。但也有学者对在宗教场所进行科举考试提出怀疑。本文对崔圆故事做了重新的解读,并结合“册府元龟》的记载、唐代科举考试制度和道教在唐代的发展等因素,认为唐代科举考试的确曾在寺观举行。但是,《太平广记》记载崔圆在福观的考试,并非如闻一多等先生所分析的,是与杜甫同场参加的进士省试,而是以招收“非常人才”为目的的制举考试。

  • 标签: 唐代科举 道教 福唐观
  • 简介:本文对高宗朝《显庆礼》及龙朔至仪凤时期两次格的撰作及其与朝政的关系作了重新探讨和解读,对格的撰作目的和方向进行了论证和推测。指出《显庆礼》在推翻和批判《贞观礼》与永徽律令格式相关法条的同时,是一批贞观顾命大臣的贬逐和覆灭。而龙朔修格也以官名官号的革新作为开始,所修成的格“中本”完成於封禅前夕,是贯彻武则天意志和扩张其权力的产物。但仪凤修成的格“後本”不但以官名官号的全面复旧为标榜,也以对《显庆礼》的明堂祭祀和郊礼批判,明确表达了与此前观念的截然对立,证明了宰相领导的传统派朝臣对武则天参政的反对和抵制。其行动获得皇帝的支持,说明高宗在朝政中维持平衡以及利用宰臣制约武则天的意图。不同时期政治取向的摇摆使礼法的编纂成为朝廷政治运作的工具,而武则天通过礼仪活动不断扩展皇后权威,也演为武周革命的先声。

  • 标签: 《显庆礼》 《永徽格》中本 《永徽格》后本 礼法编纂 武周革命
  • 简介: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力排众议,灭高昌,设置西州、庭州,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控制西域。从地理形势看,西、庭、伊三州为河西首府凉州通往西域的钤键地区。在此后的短短几年内,在西州迅速地推行了均田、赋役、兵制等几乎全部中央政府制定的制度,这是在西北地区一系列军事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发挥了西州交通枢纽及前沿根据地的作用。从开天年间完善的西北军事格局中更能看出唐太宗置西州的深远意义。

  • 标签: 庭州 高昌王 均田 守捉 麴文泰 唐在
  • 简介:史研究历来偏重前期,对于中后期关注不够,不过这一现象近年来多有改观。就专著而言,先有谭凯(NicolasTackett)关于世族衰亡的专著,后有陆扬对于晚唐清流文化的阐发。~(1)前者关注的是魏晋南北朝以来世家大族在晚唐的消亡问题,认为黄巢(?~884)之起,特别是对长安的占领和屠杀从肉体上摧毁了这一阶层。后者主要从对唐代中后期世族中潜行的清流文化的揭示,看其政治文化在后期五代的赓续问题。

  • 标签: 唐帝国 诸侯 重构 危机 政治文化 魏晋南北朝
  • 简介:《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第4期刊载的建德先生撰写的《茅台洒与蒟酱辨》一文(以下简称文),对拙作《名酒之冠茅台酒》(原载《纵横》1986年第5期)、《茅台酒史略》(原载《贵州地方志通讯》1986年第5期)两文中的一些史实和论点提出了异议。对先生的看法和做法,笔者无法苟同,特此与先生商榷。文引用拙作时,几乎每处都有错误。拙作原文中说“……”早在西汉武帝年间,即距今二千一百年前,今之仁怀县一带,已经出产甘美可口的果酒‘枸酱’了。”文引用时,腰斩去了“早在、今之、

  • 标签: 蒟酱 仁怀县 枸酱 西汉武帝 果露酒 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