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近代中国危机深重,国人迫切希望寻到摆脱危机、实现富强的捷径。受长期专制统治的影响,国人颇相信政治对社会、国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当西方近代政制的优越性以及德国、日本推行的国家主导近代化的模式为越来越多的知识精英所推崇时,改革政治,以近代化的国家权力推动国家发展,实现国家富强,就成了时代思潮。政治革新需要社会条件的支撑,近代中国思想界对此也有所认识,但在时局的催逼与国亡无日的焦灼感的驱动下,从甲午战败到第一届国会解散,政治改造优先论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近20年专注于政治改造未见成效,而时局日趋黑暗,思想界围绕未来路向乃发生政治改造与社会改造之争。此番论争规模不大,但其提出的问题实为近代中国思想的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从此争论,我们可以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思想理路。
简介:“同死生之域”是中古思想史的重要内容,它有现世成仙、逝後升仙和自杀求仙三种不同趋向。这些趋向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道教从初始向深层发展的轨迹,而尸解是探索此变迁过程的重要角度之一。尸解是一种独特的神仙方术,渊源於战国後期的死後复生思想,并非纯粹追求肉体不死,还涉及灵魂观念。尸解通常用以粉饰神仙人物或方士的逝世,但在六朝时,尸解与道教、金丹、民间信仰甚至佛教轮回思想交缠在一起,形成一个庞杂体系,与自杀求仙观念相互推波助澜,促使一些盲从者不惮以自沉、火焚、兵杀、服尸解药、服金丹等极端方式追求永生,从而对民众生活、墓葬风俗、社会秩序、道教发展等产生多方面影响。
简介:新时期以来,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中,一个被称为“思想文化史”的概念颇为流行。无论是高校的课程设置,还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目录,抑或是学术讨论会的选题,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个词的频繁出现。但是,却很少看到有人去给这个新的思想史词汇作出明确的概念界定。那么,什么是思想文化史,它和传统的思想史、文化史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如何划分它们的边界或畛域,如何理解或看待思想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大有深入讨论的必要。2017年4月21日~23日,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所在开封举办“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就以上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取得了初步的思想成果。本刊以笔谈的形式,系统反映会议所提出的新问题、新见解,也热诚欢迎有兴趣的学界同人就这一专题踊跃赐稿,以使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理论研究,能够得到持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
简介:<正>两种或数种学科的外延部分免不了发生互相重合的交叉关系,所以两种学科不可能有截然分开的界限.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就有很多地方纠缠在一起,所以研究社会科学也要懂点自然科学.在分类学上,古籍整理属社会科学.它不例外,与自然科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古籍”,实际上就是除掉一些新文学和西洋科技等著作以外的、包涵经史子集全部书籍.其中属于文史哲的著作无疑是占绝大部分,但是科学技术的著作也不在少数.不用说别的,各史的天文志、律历志就是自然科学成果的纪录.整理史书中的天文志、律历志当然与自然科学分不开,这是人所共知的.天文志、律历志可说是专著,我不多谈,我只谈谈整理古籍与自然科学一些交叉关系的问题.
简介:本文探讨了20世纪史学理论与方法论中的新趋势。对近代西方史学和中国史学建立过程的简单回溯可以表明,科学在史学近代化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表面上看来不言自明的学科分界,实际上是各门类知识相互影响的产物。以往学者对于历史学是否科学的争论,往往囿于辨析史学和科学的本质及异同。本文则试图勾勒20世纪史学自然科学化、社会科学化的具体进程和内容,并追溯科学史和科学观念的变迁,希望这一新视角能为"史学是否科学"的讨论提供目前为止尚被忽略的材料。作者认为,史学理论和方法除按照内在理路变迁之外,更受到科学革命和科学认识论的影响。因此,历史学应该不断了解并反思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一门开放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