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富,1897年出生于河北省吴桥县安陵镇董庄。1916年,他带着夫人和孩子随王汝利带领的中国大马戏团到俄国演出时,已经是一名出色的骨干演员了。他的演技很全面,单轮车、转碟、钻地圈是他的拿手戏,近台魔术和中国戏法是他的绝活,仙人摘豆等手彩功夫令同行刮目相看,在俄罗斯的吴桥艺人中他有一项独门功夫,就是独角戏(一担挑),这个节目要求演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嘴上功夫和"唱、念、坐、打"的全面艺术修养。他表演起来连说带唱,边敲边耍,非常有趣。每次演出时,只要他一上台,观众立刻就会轰动起来。

  • 标签: 杂技英豪 英豪董振富
  • 简介:在十年改革中,振兴川剧已经七年。七年来,川剧工作者遵循省委关于“抢救、继承、改革、发展”的方针,以“出人、出戏、赢得观众”为宗旨,在“树立长期任务观点与制定近期奋斗目标相结合”的正确思想指导下,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振兴川剧的目前形势,正如李致同志所概括:一是成绩显著,确有希望;一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因而我们必须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振兴川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深刻认识振兴川剧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坚定信心,振作精神知难而

  • 标签: 川剧艺术 李致 三庆会 振作精神 地方剧种 金震雷
  • 简介:作为“纪念京昆艺术大师俞飞先生诞辰11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俞粟庐书信集》、《俞飞书信选》近日正式首发,该书以详实的第一手书信资料和精美的装帧向观众呈现俞氏父子的艺术与生活。

  • 标签: 书信集 俞振飞 诞辰110周年 艺术大师
  • 简介: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翁新先生的写意人物画就饮誉艺林,被争相传摹,成了我们当时青年学子习画的典范,我有幸直接受教于他,至今仍受益非浅。近十年来,他精进不懈,始终恪守着艺术家真诚的信念和严肃的人生态度及创作态

  • 标签: 写意人物画 品读翁振新 水墨写意
  • 简介:坐在我们面前侃侃而谈的老人,精神矍烁而敦厚硬实,丝毫没有龙钟的老态。他,就是著名评弹艺术家杨雄先生。在评弹界,像杨雄先生这样既能表演又能创作的本不多见,而一曲评弹《西厢》以细腻的表演和委婉的唱腔倾倒了无数的评弹观众,更以典雅的语言、生动的情节使他赢得了“杨西厢”的美誉。但是,在完成了评弹《西厢记》之后,七十高龄的杨雄先生又以旺盛的精力,投入了长篇评弹《长生殿》的创作,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

  • 标签: 《长生殿》 《西厢记》 二度 唐明皇 杨先 中事
  • 简介:《稀見明代戲曲叢刊》收録《六十種曲》《盛明雜劇》《孤本元明雜劇》《古本戲曲叢刊》等未收的稀見明代戲曲79種(含雜劇42種,傳奇37種),其中至少有28種劇本(雜劇10種,傳奇18種)是海内孤本或某種版本的唯一存本,其他劇本也都是比較稀見的作品;另收録了175種明代戲曲的佚曲。該書爲明代戲曲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有助于我們更完整準確地認識明代戲曲的面貌,對研究明代特别是明代中後期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思想感情,考察明代中後期戲曲體制和表現方式的發展演變,具有重要意義。

  • 标签: 稀見明代戲曲叢刊 明代 戲曲文獻
  • 简介:作为极具创新性的双膜手持式动圈话筒,KSM8DualdyneTM心形动圈人声话筒实现了出色的人声再现和精确的扩声及控制。KSM8能在专业演出场地提供高性能的现场拾音,无论表演者使用话筒的技术如何,它都能提供一致的主轴响应。KSM8利用专利Dualdyne拾音头,

  • 标签: 手持式 话筒 演出场地 表演者 人声
  • 简介:《曲谱大成》是《九宫大成》的重要参考。《曲谱大成》现存三种稿本,首都图书馆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残稿本卷首均有总论,总论思想被《九宫大成》吸收甚多。前人均未晓此文的作者。事实上,该总论絶大部分内容亦见于乾隆初年金坛于的《清涟文钞》中,题为《订正宫调二十二则》,是总论的定稿,内容上与稿本相比做了一些改动。于曲论部分内容沿袭前人,部分内容亦有所发明。鉴于于与《曲谱大成》的密切联系,考察于的生平并结合相关证据,可推测《曲谱大成》是乾隆初年官修曲谱,应是《九宫大成》工程的前期成果。

  • 标签: 于振 曲谱大成 九宫大成 订正宫调二十二则
  • 简介:今年是俞飞老师逝世20周年,作为曾经亲聆过先生教诲的学生,我们怀着深深的思念和由衷的崇敬之情,向老师献上心香一瓣,祈祷先生于九泉之下,安眠幽谷,艺魂不朽。

  • 标签: 俞振飞 原汁原味 昆曲 传承 小生 老师
  • 简介:我有幸曾跟随俞飞先生做“俞学”的记录整理及史料研究、理论探索达十四年之久,曾经尽心竭力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我应该、也有必要为“俞学建构”继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标签: 诞辰110周年 俞振飞 大师 纪念 鉴别 史料研究
  • 简介:飞先生和我家可称是世交了,父亲尊称他俞五爷,我父亲梅兰芳二十三岁来上海演出时就已拜识了南昆老前辈,俞老的父亲俞粟庐老先生。上世纪二十年代,父亲多次来上海,每次都要上俞家拜访,俞粟庐老先生第一次将俞老介绍给我父亲,就是青年的俞老吹笛为我父亲伴奏,

  • 标签: 诞辰110周年 俞振飞 书卷气 纪念 二十年代 父亲
  • 简介:飞校长和“传”字辈老师几乎个个都会吹笛。因此,我入校学习后,也就与同班不少同学一样.自然地就把吹笛当做了一门基本技艺,很快学会。至于谱曲,俞飞校长和沈传芷、朱传茗、倪传钺等老师都是此道高手,他们当年为学校整理改编的剧目《拜月亭》、

  • 标签: 俞振飞 老师 作曲 关心 演出 《拜月亭》
  • 简介: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文联主办的京昆大师俞飞先生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活动,于2012年7月7日在上海隆重举行。整个活动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俞飞书信选》、《俞粟庐书信集》首发式媒体见面会。第二部分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家学者举行俞飞艺术研讨会。

  • 标签: 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 俞振飞 上海戏剧学院 风流 儒雅 艺术研讨会
  • 简介:清代戲曲價大而研究者少,下筆易而突破難,關鍵問題是研究資料難以搜訪。儘管經過衆多學者的不懈努力,資料搜集工作已取得一些成果,但相對於清代戲曲史料的總量而言,還有相當多的散見史料有待發掘。目下的史料整理,仍難以滿足研究者的需要。鑒於此,本書編者承前賢時彦之餘緒,計劃編纂一套《清代散見戲曲史料彙編》,分爲《詩詞卷》《方志卷》《筆記卷》《小説卷》《詩話卷》《尺牘卷》《日記卷》《文告卷》《圖像卷》等,將依次推出,以期對清代戲曲的整體研究有所助推。已出版的《詩詞卷·初編》《詩詞卷·二編》,共收録清代600餘位作家的2576題(4000首左右)涉劇詩、詞。本編爲《方志卷·初編》,共使用方志320餘種,搜得涉劇(含伎藝表演)内容1636則,資料涵蓋25個省。所收散見戲曲史料的學術價,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頻繁的節令慶典、密集的廟會祭儀與戲曲、歌舞等伎藝表演的密切融合、互爲作用。村鎮必有廟,有廟必有祭,有祭必有會,逢會必演戲,已成爲傳統社會民間生活之常態,這大大提高了戲曲的地位,甚或有人將戲曲與被奉爲儒家經典的《詩》等量齊觀。二是戲曲、歌舞、雜耍等表演伎藝的多層面載述。在伎藝表演方面,如鐵花、橋燈、龍舟、抬垛、緣竿、猴戲、説平話、跳脚舞、跳端公、秧歌、節節高、雲車等,均曾涉及。在戲曲演出方面,清戲、囉囉腔、梆子腔、南腔、昆腔、弋陽腔、秦腔以及採茶歌、花鼓戲、影戲等各類戲曲及地方聲腔的生存狀態與活動場景均有載述。在演出場所方面,有各神廟前戲臺(或戲樓)的演出、搭臺演戲、在船上或水面演劇等。在戲曲班社的運作方式上,主要有熱心人士'醵錢演劇'、農民主動凑錢演戲、商賈富豪(6流出資演戲、靠演出基金盈利所得支撑演出等形式。三是在劇目著録�

  • 标签: 清代 方志 戲曲史料 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