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朱丽安·摩尔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关于这个问题,中国人喜欢这样议论:"在美女如云的好莱坞,朱丽安·摩尔算不上漂亮。"事实上在我看来,朱丽安·摩尔最明显的特质在于复杂。她的容貌也体现了这一特点,时而光彩夺目、时而家常亲和、时而黯淡无色,惟有那头赤红的头发,永远地彰显她的坚韧不屈。在我眼里,摩尔是被伤害的代表性女人,我喜欢她从不展示伤口并独自疗伤的那种感觉。面对银幕上下,有两种女人我很敬佩,一种是修炼到家百毒不侵式的,比如朱迪·福斯特;一种就是朱丽安·摩尔这种,受伤、愈合,再受伤、再愈合……在这个过程中,她获得了最好的成长经历。这么说的时候。我有点想念摩尔了,更确切地说,是怀念她在《毕加索和他的情人》里面的表演。在这部影片中.摩尔扮演毕加索众多情人中最悲惨的一位——多拉,一个女摄影家。我见过多拉本人的照片,在那张照片里,多拉用手臂挡住了部分脸颊和额头,她因她的智慧而显得十分凌厉和不屑,很像一个爱情失意后大彻大悟的德国女子,有一种柏林的冷艳。
简介:日复一日的琐事用一地鸡毛蒜皮,铺成了我们生存的史诗.它是怪诞而又平庸、悲惨而带有喜剧性的.我们一切的收获与丧失,相遇与远离皆在其中.那一天,接到宫白云女士微信,告知她准备出版一本自己的诗歌评论集,这当然是一件大喜事,对于我们这些把青春和热血真诚地奉献给文学事业的不合时宜的人更是让人兴奋.不,激动,亢奋.且它唤起的复杂情思五味杂陈.我们算是非常熟悉的朋友了,互相关注,互相鼓舞,探讨各种诗学问题,但从未谋面.只知道她居辽宁丹东,低调做人,勤奋地思考与写作,一系列闪耀着炫目才华的诗,尤其是诗评,源源不断推出,令诗歌界的关注者为之惊讶并深深地钦慕.她对诗的深情真类似于一个酒徒对酒的感情.于是,当她很客气很委婉地提出能不能为她写几句话时,我当时极为爽快地答应了.事后又隐隐有些不安惶惑——是啊,我有什么资格为她的评论集写序呢?每个人都是一个无法破解的永恒之谜,我们的所谓'理解',必包含隐匿着不同程度的'误解',何况,对诗的评论、解读与剖析,本身就是一件难事.'莫名其妙',这个词用在这儿是合适的.妙,妙,但莫名其妙.而对于一个诗人对诗的评论,再度进行评论,那就更加让人感到困难,甚至难以下手.另外,闯荡诗江湖多少年,看得多了,听得多了,写序的重重内幕,谁又不略知一二呢?某些名家的序言乃是'拉大旗做虎皮',随手翻翻,草草成篇,甚至是作者所写经名家同意挂上人家的名头罢了,这样的序言,不是在死皮厚脸嘲弄诗的真诚吗?所以,写序实在是个严肃的事儿.但既然允诺,必当迎头而上,让作者满意也让自己满意,而这首先从对宫白云的大量评论本文的深入阅读开始,一场美妙的心旷神怡的'精神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简介:1952年,年仅12岁的宫海生过早地失去了母爱。由于父亲只身在外工作,从此照看奶奶、年幼弟妹和田间劳作的家庭重担便落在了他的肩上。宫海生从家里到学校,从学校到田间,默默地承受着奋争着。1959年,他勉强读到初中毕业,便因连基本温饱都解决不了而辍学。可宫海生始终没有死了那颗读书的心。他父亲也从来没有放弃那望子成龙的梦,四下托人找关系,把海生送到了洛阳读技校。然而,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二年,宫海生就读的技校便被迫解散了。就在那样一个年头,那样一个如何想法维持生命的年头,国家对农村放宽了政策,宫海生默默地上山开起了荒地,重新替父亲挑起了沉沉的家庭重担。他的勤劳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在农村干部选举中,他被选为生产队干部,一干就是10年!
简介:曾用笔名燕楠、彳亍、公冶平。1954年出生于河北省广宗县。1972年参军,相继供职于团、军、济南军区机关。1990年转业到山东省总工会,历任政研室主任、省总工会秘书长、党组成员。1987年底在《河南日报》发表杂文处女作,1988年获《人民日报》"风华杯"杂文征文三等奖,连续多年获得山东省杂文一等奖,并获得其他不同奖项十余次。从事创作以来,已有八百余篇杂文、评论问世。作品连续多年入选上海、辽宁、长江、花城版杂文选集,部分作品被收入《中华杂文百年精华》、《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1949-1999(杂文卷)、《百年百篇经典杂文》、《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杂文卷)及其他几十种杂文集。出版《贞观政要与领导艺术》、《崎岖中国》(上、下)等。现为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