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里尔克(RainerMariaRilke,1875—1926),奥地利杰出诗人,西方现代派后期象征主义的主要代表。他出生在布拉格,是一个铁路职员的独生子,从小身体孱弱,生性敏感而好幻想,未能如他父亲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位军官,却早早地开始诗歌创作,19岁时已出版第一个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从此一发而不可遏。1897年结识女作家露·安德雷阿斯·萨洛美,成为诗人生活中一个重要转折点。他不仅跟随露两次去俄罗斯旅行,会见了列夫·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而且通过这位尼采的女弟子,受到了否定资本主义文明和尼采哲学的影响。这时期他的作品有《图象集》(1902)和《祈祷书》(1905)等。后者是他的成名作,假借一个俄国修士对上帝的祈祷,赞颂自然和宇宙中无所不在的生命力,表现了一种泛神论的思想,同时也包含着对基督教神学的上帝和现世物质文明的否定。1902年受委托为法国大雕塑家罗丹作传,三年后成为罗丹的秘书,与艺术大师的朝夕相处使他学会了对事物的观察,加深了对人生的认识。此外,他在旅居巴黎时还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魏尔伦、马拉梅的影响,使他写了许多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身思想情感的“咏物诗”。这些诗后来结集成《新诗集》(1807)和《新诗续集》(1808)。至此,诗人的独特风格得以形成,创作走向了成熟。里尔克一生飘泊无定,虽然置身于扰攘喧嚣的大都会中,却感到十分孤独。1912年他避居到亚得里亚海滨的杜伊诺古堡,动手创作著名的《杜伊诺哀歌》。随即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打断了他的创作计划,而且进一步加深了他的精神危机。直到大战结束后的1922年,他才在法国南部的米索古堡隐居起来,一口气完成了《杜伊诺哀歌》以及《献给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1923)。在这两部诗集中,里尔克对人生的意义,对世界存在的合
简介:<正>鲁迅在谈到整个中国现代小说的产生时,说它“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要求的,一方面则是受了西洋文学的影响。”并说他搞小说创作:“大约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而他“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1934年,鲁迅又在他的著名杂文《拿来主义》的结论中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充分肯定了“拿来”的重要性。这是鲁迅对文艺创作中的借鉴与提高关系的概括总结,同时,也是他从创作开始时就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正是遵循了这条基本原则,鲁迅在借鉴和吸收了西方作家创作营养的同时,写出了有极大影响的前期小说。从《呐喊》和《彷徨》的创作实际来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外国作家的创作对鲁迅的影响不仅是很大的,而且有的甚至是宜接的。这种借鉴的最突出表现,首先是故事情节构思的一致性。如鲁迅《药》中华老栓用馒头醮了革命者夏瑜的鲜血为其儿子治病的故事,就和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工人和白手人》十分相似。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工人和白手人》写的是一个为工人谋幸福而被捕并因长期带着刑具使手变成了“白色”的革命者,在被送往刑场处以死刑的时候,后边却跟着一群企图能够得到一截绞死他的绳子的工人。因为,他们认为,那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