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林朋程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51期
-
机构: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是一个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相平衡的多元发展过程。有的老师却认为:预设多,动态生成就少;动态生成多,主观预设就没用。这是对预设和生成的片面认识。预设是生成的起点,多一份精心预设,课堂就会多一份动态生成,学生就会多一份创新和发展,也只有精心的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有效的引领动态生成,演绎出精彩的语文课堂。所以,我们努力着为生成追寻灵活的预设,让预设促进有效的生成,实现预设和生成的动态平衡。
-
作者:
刘振峰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35期
-
机构:高考中,虽然文言文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的翻译方法一直都在推行,但仍有不少人不得要领,以至于事半功倍,所以有重新强调的必要。经过多年的高三教学,我认为,其翻译步骤和技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
作者:
于燕青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47期
-
机构:去年期末阅卷,语文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文章第五段在结构上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语句具体分析一下。”所阅近600份卷子中,95℅以上的学生回答出了“过渡”或“承上启下”的答案,却只有20℅左右的学生能够结合语句分析得比较恰切。显而易见,多数学生的答案并非从对文章的具体分析中来,他们是如写作“八股文”一般在生硬地套用某种东西。为什么会这样呢?反观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现象,也许不难找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