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成都女司机事件”后,网络舆论的具体表现反映出,网络空间中女性刻板印象盛行,以及女性话语权旁落。互联网时代并没有辜负女性的厚望,女性应该从互联网思维出发,重视女性弱势地位,同时反思男性地位的变迁,贯通两性舆论场,共筑平等话语权。
简介: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人民日报》和《文汇报》三家报纸2008年9月12目至12月25日间有关“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为分析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探讨国内媒体如何建构“三鹿奶粉”事件。分析资料表明:三家报纸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主要呈现的版面是国内新闻版;报道类型以消息为主;新闻来源以本报和新华社为大宗;最主要的报道主题为事件追踪、解决办法与应对措施和相关社会议题探讨;消息来源的选取仰赖政府单位、相关业者和媒体记者。
简介:2D04年10月26日,《新周报》创刊号刊发了关于“南师大陪舞事件”的报道,成为当期报纸影响非常大的一个“亮点”。回味这次报道采访及写作的前前后后,我个人感到颇多感触。
简介:2015年4月11日,在武汉召开的第十届中国传媒年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2014中国传媒创新报告》。该报告评出2014年中国传媒行业十大事件。
简介:阴影乍现2003年8月4日,(也就是“8·4”芥子气事件发生的当天)下午1点,我们就得到消息说有几个民工施工时从地下挖出几个金属桶,因被桶内物质泄漏而中毒住院了。出于新闻敏感性,我们感觉到,这将是一条特大新闻。记得有人说过:“灾难是记者的节日。”但我们却没有因此窃喜,反而有一丝忧
简介:“躲猫猫”事件折射出了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互向传播。本文通过对这一传播模式的阐述,试图总结出社会公共问题中互向传播模式运用的意义——改善准确程度、增进理解程度、提高同意程度。
简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博这种新兴的传播媒介,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形式向我们传递信息,对社会新秩序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表哥"事件为例,从传统单一的文字语言建构的特点对比、微博的传播特性、舆论监督与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分析阐述新媒体时代微博图片在构建社会新秩序方面的作用。
简介:随着经济新闻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涉足面越来越广,其对经济行为的舆论监督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事关国计民生的经济新闻报道中,一方面,经济新闻就最新的经济动向,向广大受众做出信息传达、消费指导等;另一方面,经济新闻尤其是批评性报道,由于未把握好正确的经济舆论导向,导致企业破产、市场低迷、消费者利益受损的严重后果。去年10月以来,媒体关于“豫花”牌面粉的报道,就是对经济新闻报道失范的又一次警告。
简介:微博伦理失范产生的重要原因是管理环节出现了漏洞,微博运营商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以维护媒介环境、树立品牌形象。运营商需要确立无害、公平、尊重的原则,树立牢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保障微博平台的公正、和谐;对于负面情绪宣泄、盗取他人隐私等行为,应予以严厉惩处,让信息发布、交流互动更具规范性和合理性。
简介:王海龙在《青年记者》2015年10月上撰文指出,当公众把注意力集中到主体新闻事件时,与此地域相关的、以往难以受到关注的问题集中爆发出现在公众视野,举报人会趁公众注意力和各方面力量聚集的时刻寻求解决自身问题,此即“新闻搭车”现象。5月2日,黑龙江省庆安县火车站发生枪击事件。
简介:2014年12月25日,中国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举办2014年度网上舆情形势分析报告会。根据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新闻网站仍是网上舆情首曝主要途径。2014年1月至12月共计4783个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网络舆论场中关于信息来源,新闻网站、报纸等仍是舆情热点首曝的主要途径,各传统主流媒体作为热点事件首曝渠道的比例均有提升,微博爆料比较2013年有所降低。
简介:人文主义关怀被誉为人类苦难的“温柔抚摸者”。新闻从业人员面对灾难时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实际上也代表了社会对受难者的人性的态度
简介: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就预言了风险社会的到来,公众人物因其巨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遭遇风险的可能性要远大于普通人。本文以2010年备受关注的章子怡捐款门事件为例,分析了其在进行危机传播过程中的不足,进而从影响危机传播效果的五个方面探究我国公众人物危机传播的策略问题。
简介:本文以上海市高校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从互联网使用时长、信息获取网络平台、公共事件关注度、信息公开评价四个层面对高校学生的政府信任度的影响进行考量,探寻公共事件关注度及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与政府信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日均使用时长与高校学生政府信任评价呈显著负相关;对公共事件的关注程度与政府信任呈显著正相关;信息获取网络平台对政府信任评价无显著影响;对所在地政府在公共事件中对事件的“缓报瞒报”程度评价与政府信任评价呈显著负相关。
简介:通过网络参与重大事件、表达自身诉求,成为愈来愈多中国网民习惯的生活和增权方式。各种热点问题通过网络媒体得以更全面的展现,各类社会问题引起热心网友的关注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本文以微博打拐事件为例,分析网络社交媒体如何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合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提供参考。
简介:本文以“山西黑砖窑”事件为例,就如何开展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舆论监督作了探讨,将其概括为四个“并重”:一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并重,二是异地监督与本地监督并重,三是媒体监督与群众监督并重,四是舆论监督与信息公开并重。
简介:学生自杀事件、校园贷危机、学生聚众斗殿、食物中毒等等,这些都可被称为校园危机。校园危机的危害不可小觑,不仅对当事学生以及学生的家庭造成伤害,还会影响学校的社会形象,危害校园的安全稳定,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坏境,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文化活动等。因此,校园危机越来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优于普通学生,他们由普通学生选出,经过各种学习、实践的锻炼,培养多沖优良的品质。而学生干部所具备的特性,决定了他们在校园危机预防及处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简介:本文运用详实、新鲜的资料说明了跨国公司及其广告代理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推广宣传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尊重广告国的文化及广告国的民族感情、尊重广告国消费者的利益等。文中还提出要使跨国公司及其广告代理公司保持一定道德水准及有社会责任意识,仅靠其自律是不够的,消费者应该组织起来,广告国政府部门也应从多方面规范广告活动。
简介:2006年,湖南一个偏远乡镇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名叫朱玉梅的78岁的老太太,根据自己的一些体征变化判断自己怀孕了,虽然后来经过镇卫生院的检查,明确告知她没有怀孕,但这位有着多次生育经验的老太太却依然固执地认定自己怀孕无疑,并不顾村里人的嘲笑,在老伴的照料下,自己在家保起了胎……
简介:
论网络舆论中的女性话语传播地位——从“成都女司机事件”谈起
食品安全报道之内容分析——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
一篇险遭“流产”的报道——“南师大陪舞事件”报道回顾
2014年中国传媒行业十大事件
历史之痛还在延续——“8·4”芥子气中毒事件采访侧记
论社会公共问题中的互向传播模式——以“躲猫猫”事件为例
新媒体时代的视觉语言建构方式及影响——以“表哥”事件为例
“豫花”蒙冤与传播误区——由“豫花”事件看经济舆论的引导
微博传播的道德失范与应对措施——以“毒跑道”事件为例
关注舆情事件中的“新闻搭车”现象——以“庆安枪击案”为例
2014年中国境内十大网络舆情事件
客观 清晰 平衡 人文关怀——广州地区几家报纸报道雷州暴雨事件的成功之道
公众人物的危机传播策略——以章子怡“捐款门”事件为例
互联网使用、公共事件关注度、信息公开评价与政府信任度研究
网络社交媒体如何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以“微博打拐”事件为例
如何开展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舆论监督—“山西黑砖窑”事件的启示
高校学生干部在校园危机事件预防及处理中的角色定位
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从赵薇“旗装”事件说开去
不避“荒谬”事件实现社会关怀——从《走近科学》看科技节目的社会关怀
站在WTO的门槛边:记者还缺什么?--近期几件涉外事件报道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