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国家调节粮食供求余缺平衡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粮食储备调节。由政府进行控制,有效地调节粮食生产的季节性波动,年度间的丰欠和供应品种结构,是一种风险小、安全性高的调节手段。但政府要承担收储费用、仓储建设费用、管理费用和自然损耗等,运作成本比较高。二是国内粮食生产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这有利生粮食生产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有利于粮食生产结构的优化,有利于解决段质粮、专用粮的供应矛盾,对总量余缺进行部分调节。而且便于政府控制,风险也小。三是粮食进出口的调节。这适用于粮食季节性、偶发性、连续性的甚至较大的粮食余缺调节、品种结构调节及区域性供求矛盾的调节。这三条调节粮食供求平衡的途径都是行之有效的,但应根据粮食供求情况变化有所侧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要根据我国国内粮食供求状况和国际市场粮食供需量和粮价状况来决定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具体途径。
简介:并购.让中国啤酒企业的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包括“第一集团军”的“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华润雪花啤酒”,以及处于第二竞争梯队的“金星啤酒”、“珠江啤酒”、“金威啤酒“、“重庆啤酒”、“黄河啤酒”.”蓝剑集团”等等.都通过资本并购、异地自建工厂等扩张手段.获得了规模竞争优势。但是自2004年青岛啤酒总裁金字国先生率先提出“整合”以来.”整合”成了各啤酒业巨头思考和行动的头等大事.包括像A—B啤酒集团、SAB啤酒等在内国际啤酒巨头.亦掀起了对中国并购或者控股啤酒厂的“整合”。包括业务链的整合、市场链的整合、管理链的整合、人才的整合.尤其是品牌整合.更是成了愈来愈多啤酒集团继“规模并购“之后的“重点战略思考”。
简介:香菇产业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浙江是我国香菇的发祥地,其中龙泉、庆元、景宁、云和等县就有数百年段木香菇史,从事香菇生产的菇民遍布全国各地。20世纪80年代开始,袋料香菇的成功开发,给香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香菇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以浙江的云和县为例,不足12万人口的小县,近些年袋料香菇生产都在6000万袋以上,2000年达到7000万袋,使香菇生产者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回报,单项人均收入近1000元。香菇作为云和农业支柱产业,为云和县的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期间,龙、庆、景、云一带的许多菇民为了扩大再生产,纷纷到资源丰富的周边省、市发展香菇业,把香菇生产推向全国,使香菇业方兴未艾。但是,香菇业毕竟是一个以消耗资源当代价的高耗产业,如果继续停留在目前的生产水平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不但保持不了香菇生产大国的地位,而且将推动现有的国外市场、甚至于本国的广阔市场。为了改变目前的生产和经营状况,使香菇业在入世后仍具有强径的竞争力,我们认为应切实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