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MPS ⅣA)是一种累及多器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罕见病。患者因常染色体隐性变异造成N-乙酰半乳糖胺-6-硫酸酯酶(GALNS)缺失,使硫酸角质素和软骨素-6-硫酸酯在细胞中贮积引起。患者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但智力正常。白细胞或成纤维细胞中GALNS活性测定为确诊MPS ⅣA的金标准。MPS ⅣA是一种进行性疾病,需尽早诊断,及时施行多学科协同干预,并开展依洛硫酸酯酶α酶替代疗法以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简介:摘要残胃癌是胃部良恶性疾病术后残胃上新发的恶性肿瘤,男性发病风险较高。残胃癌的起病主要与手术重建方式、幽门螺杆菌感染及EB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残胃癌多起病隐匿,早期的临床特征难以与反流性胃炎等术后常见并发症相鉴别,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每年进行定期内镜检查有助于尽早发现残胃癌。目前残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R0切除,疗效与原发胃癌相当,预后主要与残胃癌的分期密切相关,进展期患者的预后普遍较差。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体系,为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内容框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来自河南省2所高校、5所三甲综合医院及2所三甲妇幼保健院的15名专家为函询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2—4月入院分娩的288名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估。结果最终确定的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包括7项一级指标及27项二级指标。两轮咨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93,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1、0.385(P<0.001)。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体系预测病情危重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85,最佳截断点均为9.98分。结论构建的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内容全面,可信度高,有助于提高助产士识别分娩期高危妊娠。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肺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患者的预警护理模式,并应用于临床,以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行PICC化疗的肺癌患者共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预警护理模式。干预后比较两组PICC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PICC化疗患者的预警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有一定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室检验指标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诊断及预警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21年10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脓毒症患者的病历资料,摘录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生命体征和病原菌培养结果等资料,记录患者入组时和72 h时的心功能、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炎症因子、凝血功能以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等指标。将纳入病例间隔72 h仍存在cTnT≥300 pg/mL且NT-proBNP≥1 243 pg/mL定义为脓毒症心肌损伤,比较心肌损伤组和非心肌损伤组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Logistic回归法分析联合cTnT和NT-proBNP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诊断效能,以及PCT/PLT比值与脓毒症心肌损伤发生的相关性。结果250例入组脓毒症患者中,排除缺乏主要结果资料的患者后,最终183例患者(其中有62例患者既往有心脏病病史)纳入分析。①183例脓毒症患者中,105例患者(57.38%)间隔72 h同时存在cTNT≥300 pg/mL且NT-proBNP≥1 243 pg/mL,诊断为心肌损伤;排除既往存在心脏病病史患者后,121例患者中有59例(48.76%)诊断为心肌损伤。②Logistic回归法分析显示PCT /PLT比值升高(OR=1.585,95%CI为1.124~2.237,P=0.009)是预警脓毒症心肌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排除既往存在心脏病史患者后,PCT /PLT比值(OR=1.850,95%CI为1.103~3.102,P=0.020)可稳定地预警脓毒症心肌损伤发生。③ROC曲线分析显示,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PCT /PLT比值可有效地预测其发生(AUC=0.693, 95%CI为0.617~0.769,P<0.001),最佳截断值为0.177(敏感度:65.7%,特异度:66.7%);排除既往存在心脏病病史患者后,PCT /PLT比值仍可有效地预测其发生(AUC=0.733,95%CI为0.643~0.823,P<0.001),最佳截断值为0.429(敏感度:55.9%,特异度:83.9%)。结论联合cTnT和NT-proBNP对脓毒症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PCT/PLT比值可预警SIMD的发生。
简介:摘要传染病继续成为全球发病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影响公众健康生命、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国家安全。早期探测重点是及时、敏感地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异常信息,并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实,也是有效监测、预警系统的前期;有效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全面准确地认识特定传染病暴发流行可能发生的事实条件、驱动因素和传播链,并提出科学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措施;因衡量收集具体数据的资源支撑和价值大小,难以及时、完整、准确地获得流行病学、病原学等数据信息。本文综述传染病早期探测、有效监测、有效预警理论技术,整合利用中国有效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和多时空节点触发与多学科渠道监测暴发流行情况、病因、风险、过程和驱动因素的多源数据,构建运行敏感特异、分期度量的中国(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响应创新技术体系,为加强新发重大传染病和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避免应对不力传染病蔓延与防止过度响应资源浪费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线产科医师执行《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简称《指南》)的实际情况,为《指南》的进一步更新、补充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围绕早产防治的突出问题,自行设计结构式调查问卷,并由《指南》起草专家团队确定,于2021年10—11月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产科医师,包括江苏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成员,就《指南》执行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指南》推荐作为标准答案计算执行率,共回收有效问卷328份。问卷总分为12分,以得分7分为界值,分为低执行力组(<7分)和高执行力组(≥7分),比较两组在医院等级、医师职称等基线信息方面的差异。结果328例产科医师的得分为(7.6±1.6)分,其中,高执行力组250例(76.2%,250/328),低执行力组78例(23.8%,78/328)。对宫缩抑制剂短疗程使用[执行率为97.0%(318/328)]、早产儿出生后晚断脐[执行率为87.8%(288/328)]、胎膜完整的早产患者是否使用抗生素[执行率为86.6%(284/328)]回答正确率均超过80%,执行率良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院等级、职称是《指南》执行优劣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二级医院比三级医院得分低、执行力差(OR值=0.42,95%CI为0.23~0.77),正高职称比初级职称得分高、执行力好(OR值=5.33,95%CI为2.35~12.07)。在回答“您所在医院早产儿能够存活的孕周”问题时,回答22周能存活者仅占3.4%(11/328),回答28周能存活者占比最高,为44.5%(146/328);三级医院能存活的早产儿孕周早于二级医院(P<0.05),正高职称者回答能存活的早产儿孕周早于低级职称者(P<0.05)。结论产科医师对《指南》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对部分指南推荐条款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未来需加强对基层医院和初级职称医师的培训。
简介:介绍了贝朗血透机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水路报警如:总电导度超过限值;吸入消毒液失败;即将重复DF压力自检,电路报警如:CMOS校验错误;电路腐蚀误报警。通过分析这些报警所涉及的部件,本着又有易入难的原则,逐项检查排除,并将这些故障点记录总结分类。可为其他临床工程师提供维修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对其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进行预警及干预,从而降低意外拔管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方法以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模型为核心,以预防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干预方案为指导蓝本,以医院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为基础,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系统的界面布局、分区、模块结构、内容和功能进行整体构架,多角度、多方位研发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并用该系统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18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案例,以验证其预警效果。结果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雏形由登录模块、评估模块、决策模块、预警模块、指导模块及管道固定方案模块6个主题模块集成,系统自动判断重症患者风险等级,从而实行分级预警,筛选高危风险人群,最终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经回顾性分析,该预警系统的检测率为88.89%。结论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是一个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预警平台,能有效预警拔管高危患者,规避管道护理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颅内转移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原发肿瘤为肺癌、乳腺癌、肾癌、直肠癌、膀胱癌、黑色素瘤的颅内转移瘤及胶质母细胞瘤患者63例,半定量评估肿瘤内的敏感性信号强度(ITSS)分级。比较颅内转移瘤与胶质母细胞瘤ITSS分级。结果81个颅内转移瘤中,0级为36个(44.4%),Ⅰ级为25个(30.9%),Ⅱ级为14个(17.3%),Ⅲ级为6个(7.4%);27个胶质母细胞瘤均为Ⅱ~Ⅲ级(100%)。肺癌转移瘤0~Ⅰ级占73.6%(28/38),乳腺癌转移瘤0级占84.6%(22/26),肾癌转移瘤Ⅱ级占5/6,直肠癌转移瘤0~Ⅰ级占4/5,胶质母细胞瘤Ⅲ级占77.8%(21/27)。颅内转移瘤与胶质母细胞瘤ITSS分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13,P<0.00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ITSS≤Ⅰ级判断颅内转移瘤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5.3%,曲线下面积为0.936(95%CI为0.891~0.980,P<0.001)。结论颅内转移瘤ITSS分级多表现为0~Ⅰ级,胶质母细胞瘤多表现为Ⅱ~Ⅲ级。SWI在颅内转移瘤中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