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推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2010年伊朗核设施遭受“震网”病毒的网络攻击之后,网络安全议题在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中迅速升温。按照行为主体的不同,网络空间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可以划分为黑客攻击、有组织网络犯罪、网络恐怖主义以及国家支持的网络战;一般来说,从个人到非国家行为体、再到国家行为体,它们对国家安全的威胁程度逐级递增。但无论是哪一种网络安全威胁,它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危害都不容低估。西方一些主要国家纷纷制定了本国的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以保护本国的关键设施和网络安全。一些国际组织也将网络安全纳入合作的议程,大力推动成员间的网络安全合作。从未来的趋势看,网络安全将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项共同挑战,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合作,但是考虑到网络空间治理仍是一项新兴议题以及各国之间的利益分歧,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必然是任重而道远的。
简介:冷战结束之后,中东欧国家迫于新的世界形势与战略需要,将目光由前苏联地区转向西方,产生重返欧洲大家庭的强烈愿望。欧盟国家出于长远考虑,也希望中东欧国家在条件成熟时加入欧盟。但是,欧盟在决策机制、共同农业政策、结构性基金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会因为中东欧国家的加入而缓和甚至消除,恰恰相反,如果在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前就让中东欧国家入盟,就很有可能会对欧盟造成不可化解的强烈冲击,影响到欧盟未来的发展。因此,欧盟东扩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来自其本身的挑战。自1989年中东欧国家剧变以来,西方国家特别是欧盟对中东欧的政治、经济政策做了大幅度调整,欧盟最后还决定接受中东欧国家要求加入欧盟的申请。欧盟的决定部分地出于“道德上”义务——支持并推进中东欧国家向民主政浩与市场经济的转化;决定性因素却在于欧盟预见到一个分裂的欧洲带给欧盟的风险与成本要大大超过接纳中东欧国家成为一员所带来的风险与成本。向东扩大是欧盟自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欧盟准备东扩的同时也着手于货币联盟的建设。不管是货币联盟还是东扩,不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工作会破坏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因此,欧盟已申明中东欧国家只有全盘接受“现有共同体”(acquiscommunautaire),并据此调整本国的政治、经济、法律与社会结构后才有可能被真正接纳;同时,欧盟也不得不对自身进行全面的改革,以适应扩大后的新情况。对于具体的改革措施,现有成员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它们的意见难以达成一致。所以,虽然1996年欧盟公开宣布最晚到2002年欧盟就可以接纳第一个新成员国,但是,在成员国政府间的非正式会议上,较为一致的意见却是到2005、06年欧盟才有可能接受某个中东欧�
简介:安全化理论是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理论,尽管它提出话语在安全化中具有核心作用,但是对于话语在安全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却缺乏详尽系统的阐述和解释。鉴于哥本哈根学派在这个方面论述的缺失,一个基于"话语操控"的安全化理论分析框架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安全化过程中话语的作用机制做出较为系统和具体的阐述。此理论分析框架把安全化过程中的"言语行为"或"话语实践"具体操作化为话语突显、话语框定和话语定位三个变量,即安全化行为主体通过这三个变量的话语操控手段或过程来实现对某一问题安全化程度高低的控制。首先,为了使某个问题具有较高的安全化程度,安全化行为主体通过话语突显使问题得到较高的公众关注度,从而有助于问题被纳入安全议事日程之中。其次,获得公众对问题的关注度之后,安全化行为主体就需要通过话语框定对问题的性质、严重性和解决方案等予以界定和阐明,以进一步塑造公众对问题的认知图式并能动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最后,通过话语定位对相关方进行定位以确定各自职责并确立其行为,不同的定位会产生不同的权利和职责,进而使行为体的行为产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