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结垢是火电厂循环冷却水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在高钙硬、高碱度、高浓缩倍数下运行时更为突出。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段水质钙硬度和碱度很大,属于高结垢性水质。根据内蒙古地区以黄河水为循环水补给水电厂的实际情况,结合电厂循环水系统阻垢缓蚀剂开发的已有经验,复配出新型有机膦系复合配方水处理药剂。分别采用现有药剂和改进的新药剂对黄河内蒙古段发电厂常用的凝汽器管材进行循环水动态模拟试验,黄河水选用正常及恶化两种水样。结果表明,水质恶化时,使用高效药剂可以使其安全浓缩倍率增加为3.06倍,且在同样浓缩倍率下,污垢热阻值远低于用普通药剂的。研究表明,新药剂对恶化水质有明显的阻垢分散作用,能较好地满足现场运行的要求。
简介:为了研究人体对空气颗粒物中硼的吸收情况,为环境卫生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采集硼作业工人班后尿液样品、上班8h的空气颗粒物样品以及24h饮食样品,分析了所有样品的硼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硼作业的原料工段:亡人班后尿硼肌酐校正质量比与经空气颗粒物潜在日硼摄入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成品工段工人的班后尿硼肌酐校正质量比与经空气颗粒物潜在日硼摄入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吸收率的分析表明,人体对空气颗粒物中以硼镁矿形态存在的硼吸收率仅为8.12%,而对以硼酸或者硼砂形态存在的硼吸收率约为74.2%,说明空气颗粒物中以硼镁矿形态存在的硼不容易进入人体血液,被人体吸收,而硼酸或者硼砂尘较易被人体吸收。
简介:根据杨村煤矿17煤的水文地质条件,应用岩石破裂过程渗流与损伤耦合作用分析系统(F-RFPA2D),建立了薄煤层底板采动破坏的数值模型,模拟了采动条件下底板的破断失稳、裂隙扩展和突水过程,探讨了底板突水的机理,并对底板的易发生突水部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当回采工作面推进到26.8m时,在隔水层的两个约束端产生拉剪破坏区.该破坏区和12灰贯通形成突水通道.突水后通道处的位移、流量都发生突变增加,并形成连锁反应,使12灰到13灰及其之间的隔水层依次发生破坏,最大破坏深度达13m,但未勾通和14灰、奥灰之间的水力联系,在底板没有断层的地段不会发生突水.两个工作面采前和采后压水试验结果表明,采动后底板破坏深度在9.96~12.35m,同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
简介:统计了2006年7—8月国内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279起,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露和中毒及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这些事故中,交通事故最多,占55.91%,其次是矿业事故(22.22%)、爆炸事故(9.32%)、其他事故(5.73%)、毒物泄露和中毒(4.66%)、火灾(2.15%)。279起事故共死亡1253人,伤1519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52.27%、矿业事故26.74%、爆炸事故11.65%、其他事故4.79%、火灾2.39%、泄露中毒2.15%;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53.59%、泄露中毒17.38%.爆炸事故14.42%、矿业事故10.73%、其他事故2.63%、火灾1.25%。
简介:道路运输生产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从欧美几个经济发达国家过去几十年道路交通安全及运输行车事故状况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些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期和大力发展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现代道路交通系统的过程中,其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变化均经历了快速增长、稳步回落、相对稳定三个明显不同时期。研究表明,在一定时期内交通事故
简介:统计了2015年9—10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114起,其中包括交通事故、矿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漏与中毒和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114起事故中,交通事故占64.91%,矿业事故占3.51%,爆炸事故占5.26%,火灾占2.63%,毒物泄漏与中毒占5.26%,其他事故占18.42%。114起事故共死亡520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62.88%,矿业事故5.00%,爆炸事故5.00%,火灾4.62%,毒物泄漏与中毒3.85%,其他事故18.65%。2015年9-10月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较多的5个省分别为广东(12起)、甘肃(9起)、安徽(9起)、云南(8起)和辽宁(7起);死亡人数较多的5个省分别为安徽(52人)、广东(47人)、河南(39人)、甘肃(38人)和山东(35人)。
简介:为了评估反应体系发生热失控时引发3-甲基吡啶-N-氧化物分解的可能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Q20)对3-甲基吡啶-N-氧化物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催化分解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Kissinger法和Starink法计算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根据得到的活化能,计算3-甲基吡啶-N-氧化物在不同温度下到达最大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时间(TMRad),结合可能性评估判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甲基吡啶-N-氧化物的分解由两部分组成;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活化能较为接近;当冷却失效,反应体系热失控温度达到448K时,3-甲基吡啶-N-氧化物发生分解的可能性为高级,当温度为433~443K时,可能性为中级,而当温度低于428K时,可能性为低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