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急诊室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和情绪支持对于急性疾病管理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我国若干急诊室人员为对象,开展对其情绪支持和沟通技巧的系统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对话实录分析等方法,评估医护人员对突发疾病患者在患者稳定期和恢复期的相应技能。研究表明,在情绪支持方面,急诊室医护人员具备基础的心理识别和情绪处理能力,但在复杂心理状态的识别和处理方面存在差距。在沟通技巧方面,急诊室人员表现出良好的获知患者信息的能力,然而在措辞恰当、平缓患者情绪方面,部分医护人员仍需加强。研究表明,加强急诊室人员的情绪支持和沟通技巧培训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有显著效果。这一研究的结果对于急诊医疗机构的管理和医护人员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探讨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YO)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2月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中医医院收治的50名AMI病人为实验组和50例同期健康体检的检查者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CK、MYO和cTnI三项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得出结论。结果:实验组血清CK、MYO和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YO和cTnI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为82%、86%、84%,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YO和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特异性、灵敏度高和准确度较高,可以为AMI的早期诊断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肾衰竭维持血透肾性骨痛患者采取补肾康宁方结合中药封包治疗对疼痛程度的缓解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2例慢性肾衰竭维持血透肾性骨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n=26)和联合组(n=26)两个组别。参照组单独采用补肾康宁方对患者实施治疗,联合组则采用补肾康宁方结合中药封包治疗对患者实施干预。将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进行组间对比,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15%(25/26)要高于参照组80.77%(21/26),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0.05),实施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要低于参照组,其组间差异为(P
简介: 摘要:以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单一心肌损伤标志物及三者联合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影响。采集患者血清,应用干式的免疫荧光法检查血清中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分析两组结果各指标的表达差异。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三项指标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发现的特异性标志物,三者联合应用价值更高。
简介:摘要:研究肌钙蛋白、CKMB、肌红蛋白三项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可靠依据。肌钙蛋白、CKMB、肌红蛋白三项指标的联合测定较单项测定具有更高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三项标志物可为临床评估病情的轻重程度及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可用于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的早期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基于信息化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10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00例患者分为个性组和对比组,将奇数编号的患者设置为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将偶数编号的患者设置为个性组,实施给予信息化延续护理模式,对此两组的各个评价指标。结果:个性组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给予信息化延续护理成效显著,尤其是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显著更加明显,建议临床在患者出院后积极采用信息化延续护理模式。
简介:摘要:本文从消防非紧急性警情外包工作的资质、合同、责任、授权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探究,提出防范对策建议,以期建立非紧急性一般社会救助类警情外包合法性合理性的稳定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维度阶段式护理联合冥想训练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案)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多维度阶段式护理联合冥想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疲劳症状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疲劳症状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维度阶段式护理联合冥想训练能显著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负性情绪,减轻疲劳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 探讨 hs-CRP、CK-MB、cTnI、D-Dimer 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陕西省扶风县人民医院 2022 年 9 月-2023 年 2 月确诊 50 例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为实验组和50例同期健康体检的检查者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hs-CRP、CK-MB、cTnI、D-Dimer四项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得出结论。结果:实验组血清 hs-CRP、CK-MB、cTnI 及血浆 D-Dimer 水平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讨论通过测定血清中PCT、CRP、淀粉酶、脂肪酶等数据在急性胰腺炎诊断过程中的意义。血清PCT、CRP、淀粉酶、脂肪酶的测定能够做为急性胰腺炎非常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手段。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重度颅脑损伤致死率、致残率极高,其病情急而重、变化快,极易引起各种并发症,若护理人员监测力度不够大,未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隐患,耽误最佳抢救时机,易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甚至造成死亡。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急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 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42)与对照组( n=42),观察两组急性期各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发生各并发症患者比例为 40.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92.86%( P<0.05);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 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期并发症,缓解患者抑郁、焦虑负面情绪,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是指具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持续超过 20分钟,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浓度升高并有动态演变,心电图具有典型的 ST段抬高的一类急性心肌梗死。目的 探讨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PCI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 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中心医院 142例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同样施行 PCI术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术后并发症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3.1±1.2) h和住院时间( 7.9±2.6) d均短于对照组,术后每日睡眠时间( 6.8±2.4) h要比对照组的长,其护理总满意度( 97.18%)要高于对照组( 8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PCI术后实施优质的并发症护理,能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减轻病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之后对其救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9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观察对象,其中对照组接受优化之前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接受优化后的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除18导联心电图报告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之外心肌损伤标志物报告所需时间与D2B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以给其实施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显著缩短各项报告所需的时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报告所需时间与D2B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更为满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Hcy与CRP诊断急性脑血管病的价值。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我院8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观察组)及88例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观察对象,对其均施行Hcy、CRP检测,对比两组Hcy、CRP检测结果及异常检出率。结果:(1)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