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经指背筋膜蒂或者腹部带蒂修复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随机数表法),各50例。研究组采用指背筋膜蒂修复术治疗,参照组采用腹部带蒂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以及患者手指功能。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两点辨别试验距离短于参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指耐磨率高于参照组,手指屈伸功能受限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经指背筋膜蒂修复术治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降低手指屈伸功能受限率。

  • 标签: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术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间背、游离足背治疗手背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疗效,并通过治疗效果分析,得出有效试验结论。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的手背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资料64例,将这64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分配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为32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骨间背的治疗方式进行身体康复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给予游离足背治疗的方式进行身体康复治疗。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成活情况以及日常生活受限程度,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出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成活情况上,还是在日常生活受限程度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游离足背治疗的方式照料手背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能够起到迅速恢复患者患处,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受限的情况,比采用骨间背治疗的方式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因此,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游离足背治疗的方式治疗手背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

  • 标签: 骨间背皮瓣 游离足背皮瓣 手背大面积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背阔肌联合胸大肌修复肩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背阔肌和胸大肌移位后瓦合修复肩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供区采用直接缝合和(或)全厚植皮覆盖。结果术后3例均成活,伤口Ⅰ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4年,肩关节功能均达正常,外形及功能均满意。结论背阔肌与胸大肌联合转移瓦合覆盖创面是一种修复肩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胸大肌皮瓣 背阔肌皮瓣 软组织缺损 肩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与邻指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指端缺损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邻指修复,试验组患者采用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修复,对两组患者患指指间关节活动度、指端耐寒性、外观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仅有1名患者关节活动度丧失10°,无指体萎缩,耐寒性良好,对照组中有3名患者关节活动度丧失10°,2例指体萎缩,3例耐寒性差,1例关节活动度丧失20°,试验组患指指间关节活动度、指端耐寒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两点辨别觉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外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邻指

  • 标签: 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 邻指皮瓣 指端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蒂部各成分对血运的影响。方法16只豚鼠,应用活体超大面积隐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切取后美兰灌注法,平均动脉压灌注10分钟,观测染色面积和着色度,根据正交设计原理对蒂部成分进行了五因素、二水平L16^215正交实验和分析。结果隐神经伴行动脉、静脉及其交互作用对染色面积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皮肤、深筋膜、神经、神经营养血管网的2~5部分对染色面积的影响无显著意义。结论隐神经伴行血管及其支是该的营养血管,皮肤、深筋膜、神经、神经营养血管内的2~5部分对血运的影响无显著意义,

  • 标签: 隐神经 血管蒂 血运 岛状皮瓣 皮神经营养血管 深筋膜
  • 简介:目的介绍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和下行支的选择性应用。方法在13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中,6例采用下行支、7例采用上行支为血管蒂的游离进行修复。结果术后12例成活,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植皮后成活。随访6—18月,质地、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临床治疗应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的长度,选择性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或下行支进行修复。

  • 标签: 指损伤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足底内侧串联股前外侧穿支(ALTP)移植修复足跟及周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共收治足跟及周围软组织缺损共7例,男5例,女2例,创面软组织缺损大小10.0 cm×15.0 cm~15.0 cm×22.0 cm,均采用足底内侧串联ALTP移植修复,其余创面植皮覆盖。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成活、外观等,并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创面均I期愈合,未出现感染、血管危象、坏死。术后7例均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18(平均12)个月,游离及游离植皮均成活,外观良好并无明显臃肿,局部未见血肿水泡、磨损、溃疡,质地柔软,弹性较好。术后1年复查,均能不扶拐行走2 km以上,未出现足跟部疼痛不适(跟骨骨折患者除外),未见足底血肿、磨损、溃疡。结论足底内侧串联ALTP修复足跟及周围软组织缺损,是一种重建足跟部功能的有效方法,修复后的足跟具备良好的耐磨性且外形美观。

  • 标签: 足底内侧皮瓣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串联皮瓣 足跟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作者: 方杰 李军 高俊杰 张文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二科,临床解剖实验室,河北 唐山 063000 ,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二科,临床解剖实验室,河北 唐山 063000 ,开封济康手外科医院手外科,河南 开封 475000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静脉和桡动脉掌浅支(SPBRA)修复伴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自2014年7月至2018年3月伴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40例40指,其中采用静脉(A组)修复18例、SPBRA(B组)修复22例,均进行门诊随访收集相关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其手术时间、2-PD、患者满意度、外观、供区并发症、成活率及患指关节活动度进行分析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0例术后均全部成活,伤口均Ⅰ期愈合。A组手术时间为(78.89±7.36)min,较B组[(97.27±9.26)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分别平均随访11.6、12.1个月,末次随访2-PD测量值分别为(7.94±1.55)mm、(6.59±1.6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功能活动度:A组,优13例,良5例;B组,优17例,良5例,优良率均为100%。患者满意度:A组,非常满意4例,满意13例,一般1例;B组,非常满意17例,满意5例;外观:A组,良16例,差2例;B组,良21例,差1例。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静脉和SPBRA桥接修复均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满意的临床疗效。依据感觉恢复首选SPBRA;依据操作难易程度,静脉操作相对容易。

  • 标签: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 静脉皮瓣 指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薄型股前外侧、前臂在舌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作对比分析。方法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对象76例均分组为对照组用前臂修复,观察组用薄型股前外侧修复。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数值均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修复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舌癌术后缺损修复患者选择薄型股前外侧修复的效果更佳。

  • 标签: 舌癌 缺损修复 薄型股前外侧皮瓣 前臂皮瓣
  • 简介:手部外伤后常有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影响了功能及美观,所以患者对手部缺损修复的要求较为强烈。而施行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组织缺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现就我科自1994~2003年期间收治的手部移植修复创面组织缺损300例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薄型皮瓣 皮蒂 修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聚乳酸脂膜对于防止开颅去骨减压术后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间在院具有去骨减压术适应症的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原则将上述82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治疗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于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和之间放置聚乳酸脂膜,用于防止手术后的和硬脑膜发生粘连。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不放置聚乳酸脂膜。6个月后均再行颅骨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发生皮粘连的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粘连率显著小于对照组(12.5%vs71.4.%),并且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也较对照组短,同时术后并发症也较对照组少,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的患者放置聚乳酸脂膜,术后无排斥反应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研究表明,在进行去骨减压术时,放置聚乳酸脂膜于和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之间,可以有效的防止再行颅骨修补术时发生皮粘连的情况,同时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聚乳酸脂膜 颅骨修补术 术后皮瓣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足底内侧(MPF)串联股前外侧(ALTF)修复足底负重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采用游离MPF串联ALTF修复足底负重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8例,创面累及后足及周围4例,前足及周围3例,全足1例,其中串联修复足跟5例,修复前足跖底3例。创面缺损面积15.0 cm×10.0 cm~26.0 cm×22.0 cm;切取MPF面积为6.0 cm×5.0 cm~8.0 cm×6.5 cm,供区均采用全厚片移植修复;ALTF面积15.0 cm×7.0 cm~27.0 cm×11.0 cm,供区2例直接拉拢缝合,6例取腹部全厚片移植修复。术后通过门诊、微信随访。结果本组8例串联及供区植皮均成活,仅有1例ALTF出现远端缘坏死,经换药后痂下愈合。术后8例均获得随访9~18个月,弹性可,质地良好,MPF均恢复痛、触觉,ALTF恢复部分触觉,负重、行走功能良好。末次随访均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结果优4例,良3例,可1例。结论采用游离MPF串联ALTF对足底负重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进行针对性修复,可很好的恢复足部负重、行走功能,临床效果良好,是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

  • 标签: 足底内侧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足底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将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经股前外侧嵌合修复和串联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经股前外侧嵌合修复,B组经串联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重建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经口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其制作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②A组的饮食和张口度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显著高于B组(P<0.05)。③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3%,显著低于B组的56.67%(P<0.05)。结论和串联修复相比,采用股前外侧嵌合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能有效促进口腔功能恢复,而且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更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股前外侧嵌合皮瓣 串联皮瓣修复 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 术后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与髂骨治疗对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感染和治愈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缺损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腓骨联合髂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腓骨和髂骨可以有效修复皮肤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 标签: 腓骨皮瓣 髂骨皮瓣 骨缺损 临床疗效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两种体位护理对口腔癌病患行修复术术后效果的相关影响。方法:从 2017.12月 ~2018.12月这个时间段中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口腔癌病患 90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体位护理)和观察组(进行在手术 3天到 5天之后在病患头颈下垫枕并结合常规体位护理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和手术后效果的影响。结果:在经过护理之后两组护理的效果以及坏死发生的概率对比差异并不大( P> 0.05),观察组的发生概率较低;在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对比上,观察组的评分数值较低;在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的满意度较高( P< 0.05)。结论:对进行修复术进行治疗的口腔癌病患完成手术之后采用两种体位护理产生的护理效果相似,但是在病患手术后 3~5天进行头颈下垫枕和头部抬高的低半卧位的头部制动体位能够有效的提高病患的舒适程度,缓解病患的不良心理情绪。

  • 标签: 体位护理 口腔癌 皮瓣修复术 皮瓣效果
  • 简介:摘要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对5例2指软组织缺损,行桡动脉掌浅支联合尺动脉腕上皮支修复,5例完全成活,外形满意,质地与受区接近。桡动脉掌浅支与尺动脉腕上皮支联合修复2指软组织缺损,供区隐蔽,可恢复部分感觉,是一种修复2指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 标签: 手指损伤 外科皮瓣 桡动脉掌浅支 尺动脉腕上皮支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