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5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的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5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 25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两组 ICU时间、营养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 ICU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后营养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危重症脑血管疾病在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并发症的作用效果。 方法: 将本院 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 收治的 50 例危重症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组 25 例,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护理,一组为试验组 25 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及相应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参数,在进行数据间的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治疗后,试验组的营养指标( TP 、 PA )以及免疫指标( IgA 、 IgM )均高于常规组, P<0.05 。经过营养护理后的患者中,常规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 p<0.05 。 结论: 在危重症脑血管疾病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有效提升患者的营养指标,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应用价值及影响。方法:纳入医院收治危重症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2022年2月~2024年3月),行回顾性临床研究,住院期间患者均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依据胃残余量监测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胃残余量监测,研究组(33例)行床旁超声胃残余量监测。比较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康复指标组间差异。结果:较对照组,研究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肠内营养达标用时、肠内营养调整用时及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缩短,且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指导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积极降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不良反应风险,优化实际营养支持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ICU治疗的9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早期胃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胆固醇量、蛋白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便秘、应激性溃疡、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电解质紊乱、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治疗的影响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的60名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每天经鼻饲管向患者体内输注一定量的肠内营养液,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观察统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连续输注15d后,测定患者血清内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尿素氮含量,与进行肠内营养前作出对比,判断患者的营养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患者血清内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均有所升高,尿素氮含量有所降低,其中以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升高变化最为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应用肠内营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在应用期间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分析对急诊危重病患给予肠内营养(EN)护理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急诊抢救转入急诊ICU治疗的危重病患1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病患均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但是对照组给予病患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给予改良肠内营养护理,将对比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例(18.31%)远远高于实验组1例(1.27%)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营养支持1周、2周后,实验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危重病患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病患的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促进病情的恢复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