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单平面法检测口服超声助显剂后的成年人胃排空率,并探讨其正常值范围。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5月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体检中心志愿接受胃功能超声检查的健康体检者106例。依据年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青年组(18~39岁)50例、中年组(40~59岁)39例、老年组(60~79岁)17例。应用超声单平面法,对106例正常志愿者进行胃底、胃体及胃窦超声检查。测量口服胃超声助显剂后即刻、30 min、60 min时胃底、胃体及胃窦部面积,并计算口服胃超声助显剂后30 min及60 min时胃排空率(GER30、GER60)。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正常值范围。结果106例正常志愿者进行超声检查,其中胃窦部单平面测量成功率为100%(106/106),胃体部为98.11% (104/106),胃底部为97.17%(103/106)。正常成人胃底、胃体及胃窦横断面积随时间推移逐步递减。其中胃窦部GER60较胃底部和胃体部GER60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3.93,P均<0.05);胃窦部GER30较胃体部GER3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5);而胃体部所测GER30及GER60与胃底部所测GER30及GER6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性别组及不同年龄组胃排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GER30正常参考值的95%CI胃底、胃体、胃窦分别为30.77%~34.19%、32.99%~36.57%、29.41%~32.78%;GER60正常参考值的95% CI胃底、胃体、胃窦分别为51.67%~55.31%、52.61%~56.44%、47.77%~51.16%。结论应用超声单平面法可初步建立口服胃超声助显剂后胃排空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下一步临床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实施在胸腹部创伤急诊检查中所取得的积极检查价值。方法:分析选择69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作为本次检查的对象,患者经过手术检查确诊。对全部患者实施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检查准确率;检查时间和患者检查满意度。结果: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的检查准确率为98.55%;患者超声检查时间为(3.63±1.28)min;患者对检查的满意度是98.55%。结论:在急诊胸腹部创伤的检查中,可以应用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早期检查和确诊,评估患者的病情,确定有效的救治措施,提升急救效率,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分析超声稀释法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功能的评估效果,进而观察血管通路血流量和心输出量之间的关联。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8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患者病情稳定,且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随后,所有患者使用血液透析监护仪进行血管通路的分析,对比相关指标。结果:从指标中可见,在治疗当月,患者的内瘘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分别为(994.54±345.67)ml/min和(6.44±2.13)L/min,在六个月后的复测中,则分别为(978.56±325.69)ml/min和(6.19±2.09)L/min,可见差异不大。此外,在血管通路狭窄发生率上,当月为7.5%(6/80),六个月后为18.8%(15/80),可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超声稀释法具有安全性,可适用于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功能评估,且操作简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联合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对内瘘启用初期穿刺即刻不良事件发生率、疼痛程度及心理恐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5月至2023年2月自体动静脉内瘘启用初期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法,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联合零压力改良穿刺法。比较两组穿刺质量患者的穿刺失败率、皮下血肿发生率、针眼渗血发生率、疼痛程度、心理恐惧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即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恐惧度评分、疼痛程度评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联合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可以降低内瘘启用初期穿刺即刻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内瘘损伤,减轻患者疼痛,心理恐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