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癔球症患者临床精神心理学特征和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少商穴治疗癔球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及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60例癔球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少商穴组(n=30),采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少商穴组患者,每天2次,每次30 min;采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对照组患者少商穴位旁1~2 cm的非经络体表位置,每天2次,每次30 min,疗程均为4周。采用癔球症症状评分(GET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疗效评估。结果60例癔球症患者中,发现60.00%(36/60)的患者伴发睡眠障碍,65.00%(39/60)的患者伴发焦虑,35.00%(21/60)的患者伴发抑郁。经4周治疗后,对照组GETS、PSQI、HAMA、HAMD评分[(16.37±4.94)分,(12.37±7.51)分,(9.80±6.19)分,(10.67±7.63)分]与治疗前[(20.50±5.26)分,(14.53±6.80)分,(12.63±6.53)分,(12.60±8.43)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3.28,4.59,2.28;均P<0.05);少商穴组治疗后GETS、PSQI、HAMA、HAMD评分[(12.43±3.79)分,(8.50±6.76)分,(9.07±6.52)分,(8.47±6.72)分]与治疗前比较[(22.27±5.16)分,(13.43±7.30)分,(15.33±6.51)分,(13.97±4.99)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4,6.93,7.49,5.77;均P<0.05);少商穴组各评分的下降程度ΔGETS、ΔPSQI、ΔHAMA、ΔHAMD[(6.49±6.38)分、(3.44±3.85)分、(4.60±4.59)分、(3.47±5.22)分]大于对照组[(2.93±4.04)分,(2.17±3.62)分,(2.83±3.38)分,(1.93±4.11)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2.80,3.30,2.94;均P<0.05)。同时,少商穴组较对照组GETS评分[66.67%(20/30),20.00%(6/30)]、PSQI评分[63.33%(19/30),23.33%(7/30)]、HAMA评分[66.67%(20/30),30.00%(9/30)]、HAMD评分[60.00%(18/30),26.67%(8/30)]治疗的有效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9.77,7.28,6.79;均P<0.05)。结论癔球症患者多伴有睡眠障碍、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少商穴TEAS治疗可有效改善癔球症患者的症状、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状态。
简介:摘要黄芪建中汤系张仲景《金贵要略》中经方之一,既可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又能甘温除热,调和阴阳,临床常用于治疗气虚、里寒、腹痛,自汗,脉虚等病症。本文依照曹志群教授临床经验,从黄芪建中汤辛甘化阳,酸甘化阴,益气补中,进而补益心脾,调和阴阳,论述其治疗消化道溃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迪联合介入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就诊的88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艾迪联合介入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独的介入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联合介入治疗消化道肿瘤效果明显,且有效改善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镜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年 9月 -2020年 9月本院收治的 70名上消化道异物患儿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别,每组各 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胃镜予以治疗,实验组则应用无痛胃镜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术前 HR、 SpO2以及 MAP等指标无明显差,与治疗后的对比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更加理想,同时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实施无痛胃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其能够更快的帮助患儿恢复健康,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应用胃镜下探条或(和)球囊扩张治疗上消化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狭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上消化道狭窄程度分别给予胃镜下探条或(和)球囊进行扩张,观察比较扩张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共计扩张120次,平均每例扩张2次,最少1次,做多6次单用探条扩张34例、水囊扩张18例,探条联合水囊扩张8例,显效38例,占63.33%,有效20例,占33.33%;无效2例,占3.33%。与扩张前比较,效果明显。纳入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扩张治疗上消化道狭窄,其方法安全,并发症少,疗效显著,患者恢复快,操作简单方便,可反复进行,值得临床关注与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之间收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内镜下消化道息肉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行临床全面护理,并对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通过相关治疗,有2例大息肉者在术后5.5小时内出现少量出血情况,再次行电凝刀止血处理后成功止血。术后28天到院复诊,4例患者的手术部位出现了浅表性溃疡,其余患者预后良好,无并发症产生。结论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效果良好,患者痛苦小、创伤轻、并发症少,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行全面、细致的临床护理是非常必要的,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也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消化道穿孔治疗中腹腔镜治疗的应用疗效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9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诊治42例消化道穿孔患者,选取随机数字表对其进行处理,分成探讨组以及参照组,每组21例。参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探讨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水平以及应激反应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探讨组患者临床指标相比于参照组较为良好:关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参照组高于探讨组;在术后3天,参照组患者疼痛水平相比于探讨组较高;相比于探讨组,治疗后参照组患者应激反应水平较差(P<0.05)。结论:在消化道穿孔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治疗,不仅可以改善临床指标以及应激反应水平,还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术后疼痛水平。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护理效果,通过对比常规护理与优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探讨其对患者恢复速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选取了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接受内镜下治疗的8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化护理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恢复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的缩短。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本研究认为,优化护理模式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加速患者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风险,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建议将优化护理模式推广至更广泛的临床实践中,以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