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延性水泥复合材料(以下简称HDCC),又被称为工程水泥材料(ECC),是一种具有多微裂缝、应变硬化特性的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裂性、韧性、抗冲击性等特征。HDCC材料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得到国内外研究者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可应用于应力集中、应变较大的复杂建筑结构中,已在无伸缩缝桥面板的连接板、剪力墙、短柱抗震阻尼器等方面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桥梁箱梁或收缩缝、机场跑道、大坝与隧道等结构物的修复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早强型高延性水泥复合材料的性能展开探讨。

  • 标签: 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韧性 收缩
  • 简介:摘要: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承担负荷不同和所处环境不同的建筑结构对建筑材料的性能要求也不同。纤维增强水泥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使用。但是,单纯某一种纤维的加入只能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一个方面。研究证明,不同类型的纤维对水泥复合材料有不同的增强效果。例如,钢纤维或碳纤维能够提高水泥复合材料的抗拉和抗压强度,而聚乙烯纤维或聚乙烯醇纤维在掺入后能够显著增强其韧性。本文基于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弯曲性能与纤维作用机理研究展开论述。

  • 标签: 纤维增强 水泥基复合材料 弯曲性能 纤维作用机理研究
  • 简介: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简述了GO的影响机理;同时针对GO分散性能对水泥复合材料的水化产物晶体、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O分散性越好,水泥复合材料水化产物晶体排列越有序,密实,能显著的提高其结构性能。

  • 标签: 氧化石墨烯(GO) 水泥基复合材料 水化产物 微观结构 结构性能
  • 简介:摘要:为提高水泥复合材料的抗收缩性能,选择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SAP)材料作为内养护剂掺加至水泥复合材料中,研究了干拌和湿拌条件下不同SAP掺量对水泥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收缩性能。结果表明:湿拌SAP方式将降低4.9~12.3%水泥材料的早期强度,而干拌SAP可提高11.3~16.7%的28d抗压强度;SAP掺入将显著改善水泥的水化程度,干拌SAP方式可将60d自收缩率降低33.79~60.28%,而湿拌SAP则为76.91~86.32%;干拌SAP比湿拌条件的总收缩削减率高4.3~5.3%,湿拌SAP在降低早期自收缩效果显著,但也将增加后期的干燥收缩;此外,还构建了水泥复合材料总收缩率与龄期、SAP掺量、掺加方式的关系模型,为后续SAP内养护水泥材料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 标签: 水泥基复合材料 内养护 高吸水性数值 (SAP) 收缩性能
  • 简介:摘要:在高温化学腐蚀等条件下的力学性能优势对比分析了高性能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高性能玻璃纤维能够更好地满足复合材料工艺。在力学性能方面,虽然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随PA66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弯曲强度却呈现增强趋势,表明PA66的添加量对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具有积极作用,该结构体系具有装配化程度高、安全裕度大、抗侧刚度和抗侧承载力强等特点。

  • 标签: 高性能玻璃纤维 水泥基复合材料 应用
  • 简介:本文概述了组成金属复合材料的金属基体和增强体。简述了几种增强体(碳纤维、硼纤维、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金属纤维)的制备方法及特性:概括了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扩散结合法、铸造复合法、粉末治金法)及其应用展望。

  • 标签: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体 增强体 铸造复合法
  • 简介:综述了目前环氧树脂/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介绍了环氧树脂/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并对其增韧改性机理作了探讨,最后展望了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纳米复合材料 MMT EP 环氧树脂 制备方法 改性机理
  • 简介: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力学、热学、阻隔、光、电、磁等性能.已经吸引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相当大的兴趣。将纳米复合技术应用到弹性体改性沥青中.有望提高改性沥青的综合性能。美国人Eidt等利用纳米复合技术制备了高性能的沥青/弹性体/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为改性沥青的应用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 标签: 道路建筑材料 纳米沥青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热学性能
  • 简介:摘要: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良的综合性能,特别是其性能的可设计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交通、体育、医疗、环境治理等领域。它在如今发展很快,世界发达国家新材料发展的战略都把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 标签: 纳米复合材料,硅酸盐,石墨烯,电化学,性能
  • 简介:应用市场信息公司(AppliedMarketInformationLtd.)近日指出,根据目前正在进行的新厂投资情况,未来两年全球碳纳米管生产能力将翻两番。

  • 标签: 碳纳米管 生产能力 市场信息
  • 简介:日本微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将催化剂附着在碳纳米管上,大幅提高了催化剂性能,并使此前只能使用一次的催化剂可回收利用。该所科学家说,该技术有望提高药品合成效率,使一些昂贵药品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例如癌症治疗药物易瑞沙。在试验中,研究小组已经利用这种新方法高效合成了有望用于治疗高血脂的化合物。研究人员向混有碳纳米管的溶液中加入催化剂,使催化剂聚集在碳纳米管的缝隙中,形成数十纳米至两百纳米(1纳米为十亿分之一米)的团块。由于催化剂分散在碳纳米管的缝隙中,表面积变得很大,促进化学反应的效率是以前的6倍。此外,吸附在碳纳米管上的催化剂团块可以被过滤,从而能被回收利用。

  • 标签: 催化剂性能 碳纳米管 合成效率 药品 附着 可回收利用
  • 简介:摘要作为一类具有独特结构、物理、化学性能的新型材料,常通过构建复合物进一步提高其电性能,以实现燃料电池、锂电池、电容器、电传感器方面的应用,主要改善途径是有三种,第一通过掺杂扩大其层间距或形成微孔或打开端口,使CNT的活性位点暴露更多;第二通过复合金属或金属盐改变电极材料的价带结构,增加费米能级附近的态密度;第三利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作为额外的电子供体,以提高传输速度。

  • 标签:
  • 简介: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开发出了高效、低成本合成纯度比用以前方法高2000倍以上的单层碳纳米管(SWNT)的技术。用该技术可在10min内制成比目前产品长500倍(2.5mm)的SWNT。据说可将SWNT的价格降低到原来的(10万日元/g)数百分之一以下。

  • 标签: 单层碳纳米管 合成 低成本 高纯 开发 高效
  • 简介:碳纳米管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是影响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综述了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碳纳米管的分散方法,主要有化学方法(如表面化学修饰法、辐照接枝法、表面改性剂法)和物理方法(如超声分散法、机械分散法),对各种方法的机理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 标签: CNTS 聚合物 复合材料 分散
  • 简介:【摘要】作为一类具有独特结构、物理、化学性能的新型材料,常通过构建复合物进一步提高其电性能,以实现燃料电池、锂电池、电容器、电传感器方面的应用,主要改善途径是有三种,第一通过掺杂扩大其层间距或形成微孔或打开端口,使 CNT的活性位点暴露更多;第二通过复合金属或金属盐改变电极材料的价带结构,增加费米能级附近的态密度;第三利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作为额外的电子供体,以提高传输速度。

  • 标签:
  • 简介:在制备碳纳米管时经常出现气体吸附和原子掺杂等现象影响碳纳米管的场致发射性能,H2O分子和B原子就是重要的吸附物质。采用第一性原理深入探讨了掺B和吸附H2O对碳纳米管电子场致发射性能影响的物理机制。结果显示:与CNT+H2O比较,BCNT+H2O顶局域态密度和费米能级处总态密度显著增加,体系的赝能隙减小,反映体系的金属性增强,势垒高度降低,因此掺B并吸附H2O提高了碳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能。

  • 标签: 碳纳米管 场致发射 掺B H2O吸附
  • 简介:据报道,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实验室“纳米材料与介观物理”研究组牛志强博士、周维亚研究员、解思深院士等人,充分利用直接生长的自支撑碳纳米管薄膜独特的连续网络结构、高电导率、高力学强度等特点,制备出了高强度碳纳米管、铜夹层结构复合薄膜。

  • 标签: 碳纳米管薄膜 高强度 制备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科学家 连续网络结构
  • 简介:用改进的石墨电弧放电方法制备了小直径、高质量的碳纳米管,以水为打弧介质,氢气为保护气体.该方法具有装置简单,电流小,无催化剂,制备出的多壁碳纳米管直径小于10nm等优点.

  • 标签: 电弧法 碳纳米管 氢气辅助
  • 简介:近日,Nanocyl公司与3B-玻璃纤维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一款新型碳纳米管玻璃纤维产品,该产品将大大迎合飞速增长的热塑性塑料和结构复合材料的市场发展趋势。据协议规定,3B-玻璃纤维公司将提供玻璃纤维,而Nanocyl公司的多功能碳纳米管上浆剂可以有效增强复合材料的机械和导电性能。

  • 标签: 玻璃纤维产品 碳纳米管 开发 市场发展趋势 结构复合材料 增强复合材料
  • 简介:在室温下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汇聚的电子束辐照多壁碳纳米管。结果表明,在能量为100keV的电子束辐照下除了碳纳米管管壁有一些弯曲外没有其他结构被破坏;当电子能量增加到200keV时,纳米有明显的损伤,可以观察到纳米的无定型化、纳米外壁的凹坑和缺口。200keV的电子束辐照还能形成碳洋葱和2根多壁纳米的焊接。多壁碳纳米管的离位阀能为83~110keV。能量超过阀能的电子束可以很轻易地损伤纳米而低于阀能的电子束则很难损坏纳米,其损伤机理为溅射和原子离位。

  • 标签: 多壁碳纳米管 电子束辐照 形貌 损伤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