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主旋律”电影口号的提出,本意是为打造中国的主流电影服务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主旋律电影在其创作发展的20年间,尽管早已是硕果累累,却一直未能成长为官方和民间全都认可的主流电影,也未能担当起主流电影所应承担的一些主要功能。相反,倒是一些数量并不占优的商业电影,譬如冯小刚的贺岁电影,张艺谋、陈凯歌的商业大片等,却一直左右着普通观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倾向。这种错位和偏差,促使我们产生如下思考:即讨论中国的主流电影,是否就此可以绕开主旋律电影,而单纯依靠类型电影或商业大片的努力就能一蹴而就?在中国的主流电影目前尚处于“缺失”状态的情况下,本着建设的态度对中国主流电影进行讨论,应遵循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或以一个什么样的参照物来进行阐释?是商业?产量?还是影响度?
简介:从哲学专业和文学熏陶中走向电影的朴赞郁(ParkChanWook),是韩国电影界比较难得的横跨创作界和评论界、兼具感性和理性的人才。1992年在片场锻炼中渐渐熟悉了电影制作的朴赞郁,导演了处女作《月亮——太阳的梦想》;1996年,他又推出了第二部作品《三人组》。虽然这两部影片题材独特、风格新颖,但遗憾的是因为另类而在当时不被观众和业界所看好。此后朴赞郁重新专注于电影评论,期间在众多佳片赏析和劣片批评的推动下创作热情再度高涨,2000年编导了影片《JSA共同警备区》。在1999年以后韩国电影复兴的环境中,这部叙事精湛、内涵深刻、影像独特的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不仅艺术水准颇受业界和各类奖项的认可,而且一举成为当年度的韩国票房冠军影片。2002年以后,朴赞郁个性化的电影创作空前张扬,
简介:在一个文化成为衡量国家软实力最重要标准的时代,传承和传播文化成为展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显著目标。电影作为一种集光、影、声、色于一体的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很好地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渠道;而电影艺术也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的滋养。文化与电影的结合是这个时代的势在必行。学者陈阳在《全球化时代电影民族文化符号的审美转换》一文中指出,民族文化如何更具表现力地进入到影像作品中,并成为作品的想象力源头,在民间日常文化生活中产生出更加强烈的互文效果,进而成为大众对文化产品的解读和消费能力,从而在当代社会中形成民族文化生长、发展、循环的链条,这也许正是我们今天重谈电影民族化并且把重点放在文化符号的民族性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