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我国城市群的建设是构建内外“双循环”新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近年来,随着城市群的建设,带动了我国各大湾区的开发,各地各等级道路的建设如火如荼。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结构复杂,特别是滩涂围垦地区,给道路施工增加了难度,而该地区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较多的塘渣路基的处理也成为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本文阐述了塘渣路基施工重难点,并结合工程实例加以论证,希望塘渣路基能够在今后施工中得到更高质量、更广泛的应用。
简介:摘要:近年来,因取水口堵塞导致的核电站停机停堆事件时有发生,为降低冷源丧失的发生概率,提高核电运行安全,国内核电厂均在开展相关研究。东山湾海域核电厂所处地理位置环境适宜海生物养殖与生长,存在海生物大面积爆发的可能。为了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为后续海生物大面积爆发模型的开发与研究提供支撑,需对湾内的海生物开展生物调查,筛选出优势种。
简介:应用兴化湾海域枯、丰水期(2006年12月、2007年4月),大、小潮期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水体中石油类的分布特征,并根据不同的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要求,选取第二、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值为指标,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了兴化湾海水中石油类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该海域石油类浓度范围为0.003~0.320mg/L,高值区主要分布于江阴半岛西南侧.枯水期的石油类浓度远高于丰水期,其中,位于水质二类区的站位超标率分别为71.0%和17.0%,水质三类区中航道和锚地区站位的超标率分别为3.6%和0;总体超标率则分别为47.5%和11.0%;与历史资料的对比结果表明,兴化湾石油类浓度的变化幅度较大,可能与船舶突发性事件有关,并且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此外,还讨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对策措施.
简介:建立二维潮波模式,模拟了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18~30°N,110~130°E)八个主要分潮(M2、S2、K1、O1、P1、Q1、K2、N2),并利用中国大陆及环台湾岛20多个潮位站的实洲资料进行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此外,给出了八个主要分潮的同潮图,并逐个讨论了潮汐特征。结果艟示:(1)台湾海峡中的潮波运动是北部蜕化了的旋转潮波系统和南部的前进潮波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2)半日分潮南、北两支潮波在台湾海峡中部汇合,而今日分潮则在台湾海峡南部海域汇合后继续朝西南方向传播。(3)半日分潮振幅最高值发生在福建省湄洲湾-兴化湾一带,全日分湖最高值则出现在雷州半岛以东一带近岸海域。(4)N2、K2和O1、P1、Q1分湖的振幅、迟角分布分别同M2与K1分潮的整体分布趋势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