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抚触疗法对新生儿早期干预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出生新生儿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给予新生儿抚触,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儿护理。于新生儿出生后第2天、第14天、第30天对两组新生儿进行神经行为评分。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第2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8.01分,第14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8.35分,第30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9.45分;对照组53例新生儿出生后第2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7.95分,第14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8.05分,第30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8.95分。结论新生儿抚触能改善新生儿神经系统。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 )噪音环境对早产儿的健康和神经发育有着显著的消极影响。方法:为了分析不同NICU环境对新生儿体重及发育的影响,研究选择了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住院的2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0例参加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剩下的100例接受了环境干预护理作为研究组。结果:比较了两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神经功能发育情况、输食不适应率等指标的差异,并发现了以下结果:研究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短于参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护理前,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相似(P>0.05);出院后一个月,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表现出更积极的神经行为表现,且研究组的住院期间早产儿输食所引起的不适应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15%,研究组表现的更好。结论:恶劣的NICU环境刺激可能会对早产儿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且会增加疾病治疗难度。相反,使用环境干预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不良环境对早产儿的危害,促进早产儿的神经功能发育,提高智能发展,并且有助于稳步增加体重。这一研究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更好的方向和实践。
简介:摘要:一般来说,在医学上把出生28天之内新生儿的黄疸就成为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主要指的就是新生儿刚出生的时候,身体各项机能发育还不够完全,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不够完善,血中胆红素水平急剧升高,无法得到良好的缓解,皮肤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染症状,这是新生儿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的新生儿黄疸主要指的就是因为胆红素代谢不够充分,而引起的暂时性黄疸,一般来说会在新生儿出生之后2-3天内出现,出现后的一个星期左右就会完全消退。早产儿黄疸持续的时间会久一点,还会伴随有食欲不振的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抚触护理对早期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选取100名早期新生儿,按出生顺序分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加新生儿抚触护理,对两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身体发育角度来看,研究组的身长、体重、头围均优于对照组,P<0.05;从神经心理发育角度来看,研究组的粗大运动、智商、精细运动、语言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来说,新生儿抚触护理能够促进其生长发育,不仅体现在身体发育上,还体现在神经心理发育上,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显着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对于新生儿体重和排便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21年6月-2021年9月正常分娩的120名新生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主要对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对新生儿进行游泳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情况、胎便排出时间、转黄时间以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经过观察可知,实验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小于一般组,且出生后5天的体重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新生儿胎便排出时间、转黄时间及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游泳可以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维持健康体重,同时能促进肠蠕动,促进胎便的排出,有利于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对于新生儿体重和排便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21年6月-2021年9月正常分娩的120名新生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主要对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对新生儿进行游泳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情况、胎便排出时间、转黄时间以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经过观察可知,实验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小于一般组,且出生后5天的体重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新生儿胎便排出时间、转黄时间及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游泳可以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维持健康体重,同时能促进肠蠕动,促进胎便的排出,有利于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防止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早产新生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患者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早产新生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氨茶碱药物完成疾病治疗)和试验组(采用氨茶碱+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完成疾病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ET(内皮素)、β-EP(血浆β-内啡肽)、NO(一氧化氮)、AOP(呼吸暂停)消失时间、用药时间、给氧治疗时间、AOP发作次数以及总用药不良反应(轻度传导阻滞、烦躁不安、心动过速)发生率。结果:治疗前, 试验组ET(48.15±8.55)ng/L、β-EP(329.49±25.22)ng/L、NO(52.03±8.51)μmol/L同参照组ET(48.17±8.56)ng/L、β-EP(329.52±25.28)ng/L、NO(52.05±8.53)μmol/L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ET(62.95±9.69)ng/L、β-EP(231.78±20.21)ng/L、NO(87.79±9.69)μmol/L分别高于、低于以及高于参照组ET(53.79±9.16)ng/L、β-EP(305.51±19.39)ng/L、NO(66.99±8.38)μmol/L(P<0.05);试验组AOP消失时间(2.79±0.81)d、用药时间(5.29±0.99)d、给氧治疗时间(0.76±0.12)d均短于参照组AOP消失时间(3.81±0.82)d、用药时间(8.07±1.23)d、给氧治疗时间(1.69±0.17)d(P<0.05);治疗前,试验组AOP发作次数(7.20±1.23)次/d同参照组AOP发作次数(7.25±1.27)次/d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AOP发作次数(0.76±0.12)次/d少于参照组AOP发作次数(1.69±0.17)次/d(P<0.05);试验组总用药不良反应(轻度传导阻滞、烦躁不安、心动过速)发生率(4.00%)同参照组(12.00%)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有效应用后,观察患儿ET、β-EP、NO、AOP消失时间、用药时间、给氧治疗时间、AOP发作次数获得显著改善,可促进早产新生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患者总体预后水平显著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无创呼吸机自动加水和手动加水湿化效果对比。方法 以 150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患儿为研究主体,都选自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10月住院期间,按照患儿入院治疗时间,采取单双号方式,将其平分为每组各 75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采用自动加水,后者采用手动加水,对比两组气道分泌物改善有效率、缺水率、感染率、加水时间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率。 结果 观察组有效 38例,好转 36例,无效 1例,有效率 98.67%,对照组有效 26例,好转 39例,无效 10例,有效率 86.67%,观察组气道分泌物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缺水率、感染率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加水时间( 11.23±3.18) min,少于对照组( 22.34±6.45) min( p< 0.05)。结论 针对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儿,采用自动加水效果比手动加水好,自动加水气道分泌物改善更佳,且缺少率少,感染率低,血氧饱和度下降率低,加水时间短,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简介:摘要线粒体病(MD)是指由于线粒体DNA或核DNA突变导致的氧化磷酸化系统或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功能障碍而出现的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从新生儿期到成人期的任何年龄,并常以综合征发病。新生儿期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早产、宫内生长受限、肌张力低下、呼吸困难、惊厥、喂养困难、高乳酸血症等,缺乏特异性。新生儿期发病的综合征包括Leigh综合征、线粒体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卒中样发作综合征、Alpers综合征、儿童肌脑肝病谱系障碍、Barth综合征及Pearson综合征等。目前MD需依赖临床症状、生化检测、神经影像学、组织学检测和基因检测等技术进行诊断,其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如基因治疗和外源性线粒体移植,是未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