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双源CT灌注成像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的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放射性肺损伤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择42例未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均接受双源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检查各项指标,同时,42例放射性肺损伤患者同时接受常规CT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结果第一,分析rrBF、rrBV与rrPS指标,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42例放射性肺损伤患者,双源CT灌注成像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CT,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灌注成像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分析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乳突炎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4例(408耳)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放疗后3、12、24个月时的MRI影像资料,根据MRI影像特征分析放疗后乳突炎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放疗后乳突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动态观察腭帆张肌横截面积,分析放疗后腭帆张肌横截面积变化与乳突炎发生的关系。结果放疗前、放疗后3、12和24个月时,乳突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0.6%(84/408耳)、41.1%(168/408耳)、22.3%(91/408耳)和19.6%(80/408耳)。放疗前正常耳在放疗后3、12和24个月时乳突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5.8%(116/324耳)、18.2%(59/324耳)和16.4%(53/324耳)。在放疗后3个月时新发乳突炎的63例患者(83耳)在放疗后12和24个月时的自然缓解率分别为63.9%(53/83耳)和75.9%(63/83耳),而放疗前即存在乳突炎的54例患者(60耳)在放疗后3、12和24个月时的自然缓解率分别为43.3%(26/60耳)、65.0%(39/60耳)和73.3%(44/60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放疗剂量>70 Gy、肿瘤侵犯咽鼓管咽口是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乳突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5、2.73、2.07、1.83,P<0.05)。腭帆张肌在放疗后12和24个月时的萎缩程度与乳突炎的发生有关(t=-3.32、2.99,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乳突炎的发生率在放疗后3个月时明显增加,在放疗后12个月时明显下降。75.9%的放疗所致乳突炎在放疗后24个月时自然缓解。年龄≥50岁、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放疗剂量>70 Gy、肿瘤侵犯咽鼓管咽口是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乳突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腭帆张肌在放疗后12和24个月时的萎缩程度与乳突炎的发生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尚无可以准确判断放射性肠损伤肠管活性的客观标准,如何选择最佳的切除部位是放射性肠损伤手术的最大难题。本研究首次尝试应用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NIRFI)术中定位放射性肠损伤病变肠管部位及切除范围,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总结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10例因放射性肠损伤引起肠梗阻住院行手术治疗、小肠切除范围>100 cm且术中应用SPY成像系统(加拿大Novadaq科技公司)进行实时成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在腹腔镜下分离致密粘连,充分游离梗阻部位肠管后取相应切口进腹。手术医生根据病变肠管浆膜层颜色、肠壁厚度、肠系膜肿胀程度等确定切除范围后标记。随后,静脉推注2 ml吲哚菁绿(ICG)行术中NIRFI,观察并记录病变肠管动静脉期成像结果,最终切除范围主要评估标准以肠系膜动脉显影期的系膜血管纹路改变为准。放射性肠损伤病变肠管处,肠系膜动脉显影期系膜血管纹路紊乱,正常肠系膜血管的"梳样"分布完全消失,仅可见肠壁内云雾状表现。病变肠管组织显影期及肠系膜静脉显影期成像结果与正常肠管无显著差别。记录患者在NIRFI辅助定位下的手术及术后情况(包括手术切除范围、吻合部位、手术相关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收集患者随访5年的腹部增强CT及消化道造影检查资料,评估是否存在吻合口狭窄或病变肠管切除不足等情况。结果在NIRFI肠系膜动脉显影期成像结果的提示下,本组患者切除小肠中位长度为185(120~260)cm;6例患者在NIRFI成像后决定仅切除局部病变回肠,行空肠-回肠吻合,从而保留回盲瓣。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患者出现短肠综合征等慢性肠功能衰竭表现。中位住院时间为32(22~51)d,中位住院费用为14.2(9.0~17.5)万元,住院时间及费用主要用于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出院后均正常经口进食和(或)口服肠内营养液。随访5年,全组未出现复发情况,腹部增强CT及消化道造影检查均未见肠壁增厚、管腔狭窄等情况。结论NIRFI肠系膜动脉期成像可辅助手术医生确定放射性肠损伤病变肠管切除部位及范围。
简介:核医学成像技术,是逐渐在临床医学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技术之一,是核技术与现代图像理论相结合下能够帮助病患更快、更准确认身体内状态的方法之一,并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逐渐成为最主要的诊断依据之一。但是核医学成像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无疑是要利用放射性元素,相关的医护人员同样也需要在这种环境中工作,这无疑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为了尽可能降低核医学成像技术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损害到操作人员,寻找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效实施,是目前既能保护相关医护人员又能促进核医学成像技术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本文就核医学成像技术操作过程中存在的放射性损害进行综述性研究并针对损害提出有效应对防护措施,旨在为核医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放射状病变诊断中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81例疑似乳腺放射状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检查,参照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的诊断效能。结果:以临床病理为金标准,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诊断准确率92.59%、特异性92.00%、灵敏性93.55%。良性乳腺放射状病变中心大小、整体大小、周围毛刺长度明显小于恶性乳腺放射状病变(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科应用DR摄影技术成像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放射科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就采用普通X线摄影检查(对照组,n=50)与采用DR摄影技术检查(观察组,n=50)成像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所收治的患者在采用DR摄影技术检测后,优质片率为98%,对照组所收治的患者在采用普通X线摄影技术检查后,优质片率为84%,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所收治患者照射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放射科应用DR摄影技术对患者开展检查,可明显提高获取的优质片率,减少照射量,对改善患者遵医依从,为临床诊疗提供精准参考依据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DBT)、数字乳腺X线摄影(DM)对放射状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在DBT上表现为放射状病变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患者(共78个病灶)的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78个病变分为良性放射状病变(46个)和恶性放射状病变(32个),对其DBT表现特征进行对比。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在DBT上对两组放射状病变轮辐状结构、中心密度、整体大小、中心大小及周围毛刺长度方面进行对比。结果DM、DBT对78个放射状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59.0%(46/78)、100%(78/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准确度分别为65.2%(30/46)、74.4%(58/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DBT诊断恶性放射状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64.3%(18/28)、84.4%(27/32);特异度分别为66.7%(12/18)、67.4%(31/46);误诊率分别为33.3%(6/18)、32.6%(15/46),漏诊率分别为35.7%(10/28)、15.6%(5/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BT上良恶性放射状病变的病灶整体大小[分别为18.0(14.9,29.2)mm、26.5(20.2,34.9)mm]、中心大小[分别为(3.5(2.5,4.5)mm、4.5(3.5,5.5)mm)及周围毛刺长度[分别为(11±6)mm、(13±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灶中心大小5 mm为截点,良恶性放射状病变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灶整体大小2 cm为截点,良恶性放射状病变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能提高放射状病变的检出及诊断准确度,为临床医师手术治疗方案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在尘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4月到2021年5月作为研究时间,将60例到我中心进行申请职业性尘肺病诊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本中心对其实施DR检查,之后将检查结果与在其他医院进行的高千伏胸片(KHV)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情况。结果:DR方式的优片率明显较高,相较于KHV方式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放射直接数字X线摄影在尘肺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