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小RNA(microRNA,miR)-195调控结直肠癌中Notch通路配体Delta样配体4(Dll4)表达,探讨其作用靶点,明确miR-195通过Notch通路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56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切除的标本,3、应用芯片技术筛选6例结直肠肿瘤组织和正常肠黏膜组织中micro-RNA的表达差异,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iR-195在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应用固定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56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邻近正常肠黏膜中Notch通路中Dll4蛋白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95与Dll4 3’端非编码区(3’UTR)区的相互作用及活性,采用基因过表达miR-195(40 pmol/L)处理结肠癌细胞系SW480,运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通路相关蛋白Dll4、锯齿状蛋白1(Jagged1)、Notch受体胞内段(NICD)、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转录因子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蛋白表达量差异,统计学方法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9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肠黏膜,而Dll4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肠黏膜,分别为正常肠黏膜的0.34倍(0.341±0.008)及1.92倍(1.922±0.003) (t=3.116、2.37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体外转入miR-195后,Dll4荧光素酶活性低于对照组(0.442±0.010、1.010±0.002,t=4.3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195和γ-分泌酶抑制剂(DAPT)都可阻断Notch1通路,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3.1%比17.3%,t=4.23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诱导其凋亡(13.7%比48.3%,t=8.355,P<0.01),两者具有协同作用(t=7.47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Notch通路相关蛋白NICD、Hes-1随作用时间延长而表达下降。结论结直肠癌中miR-195及Dll4呈拮抗性表达,与其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Dll4为miR-195调控的下游靶基因,miR-195通过负性调控Dll4/Notch信号通路抗结直肠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抵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TKI)耐药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HCC827及PC-9肺腺癌细胞与MSC共培养后给予吉非替尼处理,检测肺癌细胞凋亡变化;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共培养刺激后MSC细胞表达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的情况;收集培养癌旁和远端正常肺组织来源MSC并行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谱检测,并采用miRNA模拟物及抑制剂进行功能验证;此外,行聚合酶链反应微阵列分析(PCR Array)检测进一步探讨MSC调控NSCLC细胞抵抗吉非替尼的机制。两组数值间比较应用非配对t检验。结果肺癌来源MSC的miR-26a表达组低于正常肺组织来源MSC的miR-26a表达组(53.3%,t=4.626,P<0.01),而肺癌来源MSC的miR-146a表达组高于正常肺组织来源MSC的miR-146a表达组(1.83倍,t=4.895,P<0.01)。应用Transwell体系共培养肺癌细胞和MSC 48 h后发现,肺癌细胞(HCC827细胞)来源的miR-26a表达组明显低于MSC来源的miR-26a表达组(45.7%,t=1.866,P<0.05);且肺癌细胞(PC-9细胞)来源的miR-26a表达组也明显低于MSC来源的miR-26a表达组(62.0%,t=1.728,P<0.05),同时肺癌细胞(HCC827细胞)来源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组明显高于MSC来源的HGF表达组(3.88倍,t=2.014,P<0.05);且肺癌细胞(PC-9细胞)来源的HGF表达组也明显高于MSC来源的HGF表达组(5.29倍,t=2.197,P<0.05)。此外,MSC培养液可促进HCC827细胞可高表达转运蛋白和药物代谢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ABCG2)(4.23倍)和细胞色素P450酶2C9(CYP2C9)(2.18倍)。结论肺癌来源的MSC通过异常表达miR-26a和miR-146a调控促肿瘤细胞因子增强NSCLC细胞对EGFR-TKI的抗药性。
简介: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不具备蛋白质编码能力或仅具备有限的蛋白质编码能力的RNA分子,其广泛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核内小RNA宿主基因14(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4,SNHG14)是一种新发现的lncRNA,在诸多人类肿瘤中呈现异常表达,对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耐药等恶性生物学行为起到调控作用,与患者的淋巴侵袭和肿瘤大小等密切相关,并可作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核仁小RNA宿主基因8(lncRNA SNHG8)对肾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SNHG8和微小RNA(miR)-224-3p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Ki-67)、裂解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和多药耐药基因1(MDR1)蛋白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和顺铂半数抑制浓度(IC50);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SNHG8和miR-224-3p的靶向关系。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肾癌细胞系ACHN、786-O和A498中SNHG8高表达(1.05±0.09比4.58±0.47、6.19±0.52、5.37±0.48,t=22.130、29.219、26.538,P<0.05),miR-224-3p低表达(1.02±0.08比0.53±0.07、0.41±0.06、0.47±0.08,t=13.829、18.300、14.584,P<0.05)。与si-con组相比,si-SNHG8组,肾癌细胞786-O中MMP-2、Ki-67、MDR1表达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细胞存活率降低[(69.86±6.37)%比(96.42±9.26)%,t=7.089,P<0.05],迁移和侵袭数[(175.64±12.20)个比(292.70±20.45)个、(92.81±8.38)个比(147.24±15.93)个,t=14.748、9.072,P<0.05]降低,凋亡率升高[(19.48±2.28)%比(4.28±0.64)%,t=19.256,P<0.05],顺铂IC50值降低(1.47±0.14比7.81±0.22,t=19.454,P<0.05)。过表达miR-224-3p后,肾癌细胞786-O中MMP-2、Ki-67、MDR1表达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细胞存活率降低[(67.36±8.65)%比(98.24±9.53)%,t=7.198,P<0.05],迁移和侵袭数[(155.81±16.67)个比(274.73±28.61)个、(72.96±8.35)个比(156.61±14.28)个,t=10.774、15.170,P<0.05]降低,凋亡率升高[(18.49±2.28)%比(4.67±0.63)%,t=17.527,P<0.05],顺铂IC50值降低(1.79±0.15比6.72±0.26,t=49.273,P<0.05)。结论沉默SNHG8可抑制肾癌细胞786-O增殖、迁移、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增强其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miR-224-3p有关。
简介: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特定沉默胶质瘤U251细胞株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F-B)基因,观察其对U251细胞株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将针对PDGF-B基因的siRNA转染进入U251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TPCR)检测PDGF-B基因表达;Westernblot检测显示siRNA转染组PDGF-B蛋白表达,采用MTT法检测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应用流式细胞计数观察抑制PDGF-B基因后胶质瘤U251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RT-PCR检测PDGF-B基因表达明显下降;Westernblot检测显示siRNA转染组PDGF-B蛋白表达明显抑制(抑制率〉60%),MTT结果显示siRNA转染组U251细胞增殖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流式细胞学检测提示降低PDGF-B在胶质瘤细胞的表达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的有丝分裂,促进细胞的凋亡。结论构建针对胶质瘤细胞PDGF-B的RNA干扰质粒并转染人胶质瘤U251细胞株后,可明显抑制U251细胞株PDGF的表达,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株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促进凋亡作用。
简介:目的:构建能介导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RNA干扰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表达载体。方法:以大鼠CTGF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并合成含编码短发夹RNA序列的寡核苷酸,构建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TGF,酶切及测序分析正确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染AD-293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得到腺病毒载体Ad.H1-CTGF,用该载体感染HSC-T6细胞,观察其对CTGF基因表达抑制的效果。结果:构建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TGF经酶切、测序分析证实正确;包装的病毒载体滴度为4×1010PFU/mL,感染HSC-T6细胞后,Western印迹证实CTGF表达显著减少。结论:构建的腺病毒载体Ad.H1-CTGF可有效抑制HSC-T6中CTGF的表达,为抗纤维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简介:目的:观察RNA干扰(RNAi)沉默MUC1-C的表达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MUC1-C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3000TM转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以空白组和转染无关序列的阴性对照组细胞作对照,转染48h后收集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MUC1-C蛋白的表达,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MUC1-C48h后的PC3细胞,MUC1-C的表达降低,siRNA-144434、siRNA-144435和siRNA-144436的灰度值分别为1.18、0.72和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siRNA-144434、siRNA-144435和siRNA-144436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55±2.05)%、(15.11±2.70)%和(16.22±3.43)%,siRNA-144436作用较明显,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MUC1-C的RNAi可抑制MUC1-C在前列腺癌PC3细胞中的表达,从而延缓PC3细胞的增殖。
简介:摘要早在1902年的时候,英国科学家Buyliss在动物的胃肠道中就首先发现了活性肽片段。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通过不断地研究实践,已分离出超出百种的体内多肽。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化学检测手段的广泛应用,学界对多肽的营养和功能有了新发现多肽不仅与蛋白质一样涵盖了全部的氨基酸种类,又具备蛋白质所缺乏的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作用1。多肽的调控作用涉及人体生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如体液循环,物质代谢,体内环境,生长生殖活动等等。但在国内,目前的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疾病只有用药物和手术治疗才有可能解决,小分子肽可以治病、可以修复细胞的功能很少被认知。科学研究证明,作为人,用来维持生命的主要物质除了空气和水以外就是食物,也就是说,食物里面的营养给予了人的生命。由此可见,营养是生命的源泉,从人的胚胎形成的一瞬间到人的生命结束,营养无时无刻不滋养着人的生命,这就是“营养与生命”的关系。相关研究表明,肽和空气与水一样都是生命之源!人的每个细胞都离不开肽的指挥和调控。肽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质和营养元素,生命、健康都离不开肽。世界顶极科学家尤.格林(美国)博士对肽的评价是;几乎影响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可用于治疗任何疾病,无药可与其相比。为此,本人通过大量的收集和查阅相关资料并对小分子肽的营养和治疗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诚望能够对广大的营养、医疗同仁提供有益的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为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从肺癌分子靶向药物的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探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结果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分子靶向药物疗效高、不良反应小,但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耐药性。结论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以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患者 中实施小分子 TKI 并同期 放疗 后的临床价值。 方法:研究病例均为我院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间 收治的 32 例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患者 ,病例数 32 例 。按照抽签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接受全脑放疗的 16 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小分子 TKI 并同期放疗治疗的 16 例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临床比较价值 ( P < 0.05 )。 结论:在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患者 的治疗中应用小分子 TKI 并同期 放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在临床中广泛推广的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电子式互感器是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热点和难点,其中小信号模拟输出的罗氏线圈或LPCT方案的抗干扰问题一直困扰着设备研发和现场应用。文章针对某110kV变电站在拉合10kV电容器组时的主变保护动作问题,试验分析了低压侧LPCT接入保护装置的回路,发现有关于小信号互感器和二次设备配合的相关电磁兼容标准还不够完善,但保护装置不应因为输入信号幅度的减小而降低隔离和抗共模干扰的要求。同时,由于模拟小信号互感器的额定输出很小,开关柜处的场干扰也成为影响信号质量的重要因素,现场应用时必须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并有效接地。另外,由于增量差动保护对小信号互感器的短时干扰波形敏感,建议在110kV主变保护中不要采用。鉴于现阶段模拟小信号电子互感器应用中的这些问题,应进行更多的试点研究后方能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中大面积推广。
简介:摘要电子式互感器是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热点和难点,其中小信号模拟输出的罗氏线圈或LPCT方案的抗干扰问题一直困扰着设备研发和现场应用。文章针对某110kV变电站在拉合10kV电容器组时的主变保护动作问题,试验分析了低压侧LPCT接入保护装置的回路,发现有关于小信号互感器和二次设备配合的相关电磁兼容标准还不够完善,但保护装置不应因为输入信号幅度的减小而降低隔离和抗共模干扰的要求。同时,由于模拟小信号互感器的额定输出很小,开关柜处的场干扰也成为影响信号质量的重要因素,现场应用时必须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并有效接地。另外,由于增量差动保护对小信号互感器的短时干扰波形敏感,建议在110kV主变保护中不要采用。鉴于现阶段模拟小信号电子互感器应用中的这些问题,应进行更多的试点研究后方能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中大面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