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胃部手术后出现胃瘫综合征的以及就诊于我院的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共计18例。对其病史、诊断、治疗方法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8例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10~42天后,均恢复胃动力,无二次手术患者。讨论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为精神心理因素、神经损伤、胃肠应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常用诊断方法包括胃镜检查、胃肠X线造影动态观察以及核素标记胃排空试验等;对于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法,如心理治疗、促胃肠动力药、中医治疗等,均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简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1]是指在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功能性疾病,简称胃瘫,其特征为胃排空迟缓,多见于胃及胰腺手术,而在卵巢癌术后较少见[2]。卵巢癌是目前早期诊断率低而病死率最高的妇科肿瘤,由于起病隐匿,70%的患者确诊时已属临床晚期[3]。故要施行最大限度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需探查膈肌面、肝脾和结肠。切除大网膜及清除肠道及肠系膜上的肿瘤时牵拉胃肠道及术后炎症刺激等原因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胃动力减弱。有时为了达到理想的减瘤术,还会切断胃网膜血管,故术后会发生胃瘫的可能。我科于2013年3月8日收治1例卵巢癌术后大面积胃瘫患者,现将该患者治疗与护理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病因、机制、诊断要点、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12例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胃瘫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17~40d全部治愈,胃液引流量明显减少,腹部症状体征消失,胃排空功能恢复正常。对所有患者复查胃部造影检查,结果显示胃蠕动波正常,造影剂排空正常,造影剂可顺利通过吻合口。7例(58.33%)患者治疗2~3周后症状恢复;3例(25%)治疗3~4周症状恢复;1例(8.33%)治疗4~5周症状恢复;1例(8.33%)治疗后5~6周症状恢复。结论术后胃瘫综合征是腹部手术尤其是胃部手术的术后近期并发症,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等辅助检查,经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但对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不能完全排除机械性梗阻者,应考虑手术探查。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牵正复瘫汤对面瘫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8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制定治疗方案A(单纯针灸治疗)和治疗方案B(牵正复瘫汤+针灸),分别予以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4例),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面神经评分非常接近,P1=0.7796,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评分(2.15±1.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26±1.13)分,P2<0.0001,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P5=0.024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可以作为面瘫的重要治疗手段,在此基础上配合牵正复瘫汤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简介:在课改号角吹响的今天,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一些常规的做法,多研究、多思考,多出一些超常规的点子、做法来实施、体现课改的精神,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各种技能、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课改的实质就是由"重知识"向"重能力"的转化,由"重学生被动接受"向"重学生主动探索"的转化。特别是在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