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广泛调查、收集我省闽南地区巨桉、尾叶桉、巨尾桉等桉树新品种引种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现有林分的生长情况、经济效益和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提出我省闽南地区建设桉树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基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为基地建设服务。
简介: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01年湖北白肋烟样品中7种多酚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白肋烟生长、采收、调制期间多酚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发现,下部白肋烟的多酚含量在采收前已达到顶峰,上部白肋烟中的多酚在生长过程中逐渐积累,其含量在调制初期达到最高,超过中部和下部烟叶含量.调制开始3周内白肋烟中多酚含量急剧下降,减少80%以上,随后下降趋势变缓,不再发生剧烈变化.调制前绿原酸类成分在多酚中含量最高,芸香苷等成分次之,莨菪亭等成分最少;当调制结束时,芸香苷的含量在多酚中变为最高.此外,对绿原酸3种异构体在白肋烟生长、采收、调制期间的含量变化也进行了对比分析.
简介:<正>2002年12月31日,揭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农业局举行《淡水白鲳养殖技术规范》等揭阳市农业地方标准审查发布会,陈弘平副市长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淡水白鲳"审查组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林璨、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王潮星等专家领导组成,经过对标准编制情况、文本内容和有关验证材料的全面审查论证,专家们认为该标准能遵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符合标准编写规则,内容科学严谨,适合地方实际,切实可行。专家
简介:近几年,由于人类对草地过度干扰,使其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其干扰作用在荒漠草原影响尤为显著。关于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本研究通过对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荒漠草原的地上植被指标、土壤成分指标并结合市场价值体系,估算出不同放牧强度下9个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量,并对各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进行研究。
简介:以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防治葡萄白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白腐病发病的初期喷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2mL兑水1500mL,隔10d喷1次,连喷3次,可取得较好防效。
简介:本文研究了多重复干旱循环对1年生北美短叶松(PinusbanksianaLamb.)和黑云杉(Piceamariana[Mil]B.S.D.)苗木的气体交换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面,多重干旱循环对它们的气体交换(Cs,Pn,Tr)有显著影响(P<0.5),而对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影响不大(P>0.1)。尽管北美短叶松的气孔对轻度干旱胁迫不如黑云杉敏感,但是它对中度及严重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却高于黑云杉。在轻度及中度干旱胁迫下,北美短叶松的光合作用主要受非气孔因素的影响,而黑云杉则主要受气孔因素的影响。解除干旱胁迫后,黑云杉的气孔敏感性、光合能力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恢复都要比北美短叶松更快.我们认为,延迟脱水是北美短叶松的主要耐旱机理,而忍耐脱水则是黑云杉重要的耐旱途径。轻度的干旱胁迫锻炼可以帮助北美短叶松在更严重的干旱胁迫下保持固有而较强的耐旱能力。然而,通过多重复干旱循环锻炼后黑云杉在改善耐旱能力的强度方面则大于北美短叶松
简介:采用烟碱转化早期诱导方法,对白肋烟达所26及其自交后代不同烟株的烟碱转化率进行了分析测定,以确定烟碱转化株鉴别标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烟碱转化率低于2.5%的烟株自交后代株系稳定,株间烟碱转化率变异小,且均低于2.5%,表明母代烟株为非转化株;烟碱转化率介于2.5%和3%的3个烟株自交后代均表现株间烟碱转化性状的分离,变异幅度分别为0.439%-10.331%、0.466%-21.834%和0.394%-3.757%,表明母代烟株为转化株。烟碱转化率大于3%的烟株自交后代烟碱转化率株间变异性大,烟碱转化性状分离严重;烟碱转化率大于50%的2个烟株自交后代烟碱转化率也都较高,是高转化株的表现。因此,烟碱转化率大于2.5%是确定转化株的可靠标准。
简介:2004年4月25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主办,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嵊州市农业局、嵊州市供销社、嵊州市畜产品有限公司、嵊州市长毛兔专业合作社协办的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嵊州“白中王”杯长毛兔产毛比赛在浙江省嵊州市第一中学体育馆拉开序幕。
简介:2013年3月20日,研究论文《VitellogeninReceptorMutationLeadstotheOogenesisMutantPhenotype‘scantyvitellin’oftheSilkworm,Bombyxmori》在《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杂志在线发表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3515308。文章详细地阐释卵黄原蛋白受体在卵的形成及胚胎发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如果受体缺乏或异常会导致卵不能正常形成,卵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最终导致后代不能正常生长而致死。这一结果为鳞翅目害虫的卵黄原蛋白受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的靶标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