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维骨片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取7月龄SD大鼠行卵巢切除手术,5周后给予药物维骨片,3个月后检查大鼠股骨骨矿物密度(BMD)、骨矿物含量(BMC),并进行生物力学性能分析,对血中的骨转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PIN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进行测定,分析药物对大鼠体重的影响。结果维骨片能显著增加BMC和BMD,并且大鼠股骨最大力和抗弯强度均有升高趋势,维骨片能降低血中PINP及TRAP5b水平。结论维骨片可显著增加大鼠股骨BMC和BMD,有升高大鼠股骨最大力和抗弯强度的趋势,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绝经后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吸收和骨形成作用,但以抑制骨吸收作用为主,从而起到阻止骨量丢失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前患者失眠症状的缓解效果。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术前伴有失眠症状的骨外科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通过随机化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了一套精心设计的综合性康复护理方案,而对照组则遵循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相较于对照组呈现显著较低水平,且两组之间的这些差异经过统计学检验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在失眠改善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此优势同样经统计学验证,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康复护理手段在改善此类患者的睡眠质量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效果。鉴于此,该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并适宜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凝血功能检测之中血液采集量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1月31日于我院进行体检人员中盲选50例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采集2.0毫升、1.8毫升以及1.6毫升血液标本,立即进行PT(凝血酶原时间)、FIB(纤维蛋白原)、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检测。在检测之后将1.8毫升样本存放在室温、-20摄氏度、4摄氏度之中,放置二十四小时之后再进行上机检测,对检测结果展开分析。结果采血量出现减少,则PT、FIB以及APTT检测结果就会出现延长。在室温、4摄氏度存放二十小时之后,PT、FIB以及APTT检测结果延长,和对照组相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进行凝血标本采集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好采血量。除此之外,若标本无法进行立即检测,则样本需进行离心并放置在-4摄氏度环境下保持,避免反复冻融。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肺运动试验(CPET)观察脑卒中患者运动耐量的恢复情况,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独立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CPET的检测数据合并,建立数据集。以峰值摄氧量为因变量,以年龄、Brunnstrom分期、峰值功率、峰值心率、峰值呼吸交换比、峰值呼吸储备、峰值每分通气量、每分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量斜率(ΔVE/ΔVCO2)、峰值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为自变量,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使用SPSS25.0版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纳入Brunnstrom分期的Ⅲ期、Ⅳ期和Ⅴ期以上脑卒中患者在年龄分布上依次减小(P<0.001,F=24.057),而在峰值摄氧量(即运动耐量)方面依次增加(P<0.001,F=108.691)。以"逐步法"构建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显示,拟合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100.228,P<0.001);峰值功率[β=0.041,95%CI(0.020,0.062),P<0.001]、峰值心率[β=0.088,95%CI(0.063,0.113),P<0.001]、峰值每分通气量[β=0.11,95%CI(0.054,0.165),P<0.001]、ΔVE/ΔVCO2[β=-0.182,95%CI(-0.300,-0.064),P=0.003]四个自变量是脑卒中患者峰值摄氧量的独立影响因素。Durbin-Watson检验值为2.305,各观测值残差值相互独立;各自变量容忍度均>0.2,方差膨胀因子(VIF)均<5,可认为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结论脑卒中患者的骨骼肌做功能力、心功能、肺通气功能及心肺偶联的通气效率均是其运动耐量的独立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心外科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应用改进后的出入量管理的方式,并观察该护理方式对患者护理效果能够产生怎样的影响。方法选择156例在我院确诊并选择进行治疗的心外科患者,在征求了患者与患者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相关协议书后对其进行临床调查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并未进行改进的出入量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选择经过改进的出入量管理方式,护理人员分别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出入量以及利尿次数等相关指标进行记录并对比。结果在手术后的第1天与第3天,在入液量波动值方面的对比,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平均利尿次数等指标方面的对比经过计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改进后的出入量管理的方式能够明显地减少患者夜间利尿的次数,具有着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改善了临床护理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应用并加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采集量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84例入院体检健康个体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均采集5mL血液后,按照血液采集量不同将采集的血液标本分为A组(1.4-1.5mL)、B组(1.8mL)、C组(2.0mL),比较三组血液标本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结果:A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均高于B组、C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液采集量可影响凝血功能检测结果,血液采集量应控制在1.8mL-2.0mL。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跟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跟骨骨折患者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盲选平均分方法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跟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跟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手术后跟踪随访12个月,并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患者手术后优良率对比,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②患者手术后MARYLAND评分指标对比,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③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应用跟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显著,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跟骨骨折予以跟骨板与同种异体骨植骨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跟骨骨折患者,选取时段为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其中予以跟骨板与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的44例患者命名为实验组,而予以跟骨板治疗的44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治疗后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Maryland评分明显较优,两组对比差异均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跟骨骨折予以跟骨板与同种异体骨植骨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踝双平面截骨加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内侧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距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行双平面截骨加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的25例内侧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距骨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36.5岁(范围:21~47岁)。所有患者于关节镜下评估软骨损伤范围及深度,Outerbridge分级为Ⅱ~Ⅳ度。手术经内踝前内侧切口,行内踝双平面截骨,下翻截骨块显露软骨损伤部位,完整切除异常软骨,使用刮勺彻底切除硬化囊壁,将来自同侧膝关节健康软骨移植至距骨软骨损伤区。收集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AH)、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记录并发症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数据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6个月(范围:12~36个月)。患者术后踝关节疼痛及功能情况明显改善,VAS由术前的(6.5±1.3)分降至术后的(1.9±1.3)分(t=8.13,P=0.00);AOFAS-AH评分由术前的(62.4±3.3)分升至术后的(88.0±2.4)分(t=-31.51,P=0.00);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9.8±2.7)分升至术后的(85.2±3.5)分(t=-25.50,P=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术前为(92.5±1.3)分,术后为(92.0±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P=0.065)。随访中无感染、移植软骨坏死、囊肿残留、截骨端不愈合、供区持续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双平面截骨加同侧膝关节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骨软骨损伤合并距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踝关节疼痛并改善踝关节功能。
简介:背景: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效果良好.目的:验证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22例患者平均随访2.5年,渗漏率为4.5%;其他椎体骨折发生率为9.1%.随访2年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骨水泥位偏左侧5例,位于中部9例,偏右侧8例,疼痛改善程度与骨水泥位置无相关性(P=0.192);治疗后伤椎前、中缘高度较治疗前明显恢复(P〈0.05);注入骨水泥的量1~5mL,注入骨水泥量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无相关性.表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骨水泥注入椎体内的位置、注入量与止痛效果无相关性.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金天格胶囊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医院精神科病房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患骨量减少或者骨质疏松的患者共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口服碳酸钙治疗,观察组口服金天格胶囊治疗。24w后,通过调查患者的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等临床症状、观察治疗前后其生化指标和骨密度变化。结果治疗24w后,患者腰背疼痛,腰膝酸软等临床情况均有所恢复(P<0.01);两组患者血钙值及骨密度值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同时可以缓解腰膝酸软,腰腿疼痛,下肢痿弱,改善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牙槽骨结构及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4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骨碎补总黄酮组。采用摘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构建牙槽骨骨质疏松模型。给药12周后测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浓度,取大鼠牙槽骨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和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牙槽骨呈骨质疏松样改变,血清骨代谢指标表现为骨高转换。与模型组比较,骨碎补总黄酮可显著改善牙槽骨结构,增加牙槽骨骨小梁面积百分率(P〈0.05)及骨小梁厚度,减小骨小梁间距(P〈0.05)。血清骨代谢指标表现为血钙上升(P〈0.05),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抑制去卵巢大鼠牙槽骨结构破坏,减缓牙槽骨骨量丢失,改善骨代谢,对牙槽骨骨质疏松具有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