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于2020年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暴露于噪声作业3 486名男性工人,经筛选最终选取2 608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检查、噪声接触水平检测及问卷调查,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应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的关系。结果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4.20%(892/2 6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接噪工龄、噪声接触等效A声级、CNE、上班工作制及接触电磁辐射情况在两组工人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CNE、接触电磁辐射是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三班两倒工作班制相较于白班制是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23,P<0.01)。结论汽车制造企业噪声是接噪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企业应加强工作场所噪声治理,改善电磁辐射作业环境,实行科学健康的工作班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因素和劳动组织对汽车装配工颈部疼痛(下称颈痛)患病率的影响,为企业优化颈痛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1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十堰某汽车制造厂抽取656名工龄≥1.0年的装配工作为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对其颈痛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或趋势性χ2检验。颈痛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汽车装配工一年内颈痛患病率(以下简称颈痛患病率)为53.94%(342/634)。女性颈痛患病率(69.1%)高于男性(48.6%,P<0.01)。颈痛患病率与工龄、劳累自评、每周工作几小时、在同一车间工作、每班休息天数、每班累积休息时间等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颈痛的风险是男性的2.434倍;每周工作时间每增加1 h,颈痛的风险增加18.9%;工间休息为颈疼的保护因素,每班休息次数1、2、≥3次,颈痛风险均降低(R=0.405、0.311、0.302,95%CI=0.205~0.803、0.169~0.572、0.142~0.642,P<0.05)。结论汽车装配工颈痛患病率较高,企业在安排生产时应充分考虑性别、每周工作时间和工间休息次数等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于2019年2至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山东省20家汽车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点和个体接触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结果20家汽车制造企业中,小型企业13家,中型企业4家,大型企业3家;工作场所苯和甲苯检测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和二甲苯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最大值为24.23 mg/m3,超标率为11.0%(16/146);作业人员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最大值为10.60 mg/m3,超标率为11.0%(8/73);工作场所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CSTE最大值为0.879 mg/m3,超标率为9.2%(11/120),作业人员锰及其化合物CTWA最大值为0.175 mg/m3,超标率为5.7%(4/70);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苯CSTE最大值为230.00 mg/m3,超标率为3.9%(2/51),作业人员二甲苯CTWA最大值为70.40 mg/m3,超标率为3.6%(1/28)。4 775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中,疑似电焊工尘肺38人(0.80%),疑似锰中毒27人(0.57%),疑似低浓度苯及苯系物慢性中毒31人(0.65%)。中、小型企业作业人员疑似职业病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86%(30/1 048)和4.51%(51/1 132)。不同规模汽车制造企业作业人员各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东省汽车制造企业焊接作业岗位的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和喷漆作业岗位的二甲苯接触水平超标较严重,应加强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改善作业环境,保障焊接及喷漆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种因素与汽车制造厂工人患高血压的关系,分析患高血压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广州市某汽车制造厂的661名男性噪声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噪声作业人员(38.09±7.1岁)共661名,高血压患者137人(20.7%)。单因素分析结果为不同年龄、工龄、不同体质指数(BMI)、不同累积噪声暴露量(CNE)之间高血压的患病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耳高频听阈测试、振动、尿糖、高血压家族史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的OR(95%CI)值1.048(1.019~1.082)(P=0.009),高血压家族史的OR(95%CI)值2.291(1.424~3.685)(P=0.001),BMI的OR(95%CI)值1.239(1.155~1.330)(P=0.000),高频听阈的OR(95%CI)值2.316(1.521~3.525)(P=0.000)。结论:噪声作业工人的年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均与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密切相关,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汽车制造厂电焊工颈部肌肉骨骼疾患(MSDs)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6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十堰市某汽车制造厂677名电焊工人作为调查对象,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颈部MSDs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部MSDs的影响因素。结果电焊工颈部MSDs患病率为54.8%(371/677)。职业因素中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颈前倾[71.6%(486/677)]、头部重复性动作[55.1%(373/677)]、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48.7%(330/677)]和颈扭转[46.8%(317/677)]。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龄、吸烟、颈前倾、颈扭转、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头部重复动作是电焊工颈部MSDs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部MSDs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工龄、吸烟、颈前倾、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OR=2.11、2.03、1.83、1.21、1.78、1.90、1.58,95%CI:1.28~3.48、1.47~2.81、1.33~2.52、1.03~1.41、1.22~2.60、1.28~2.83、1.11~2.27,P<0.05);工间休息对颈部MSDs有保护作用(OR=0.38,95%CI:0.17~0.88,P<0.05),结论汽车制造厂电焊工是颈部MSDs职业危险因素的高暴露人群,颈前倾、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坐位工作、头部重复动作等职业危险因素应作为工效学干预的重点。
简介:目的识别汽车隔音件技术改造项目技改前后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探讨其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提出其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等对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化学毒物、粉尘、噪声、高温、电焊弧光和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正己烷CTWA最大值为2.8mg/m3、二氧化硫CTWA最大值为0.19mg/m3、甲醛最大浓度为0.15mg/m3、粉尘CTWA最大值为1.6mg/m3,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噪声强度为78.2~92.8dB(A),按接触时间结果未超标;其他危害因素也低于职业接触限值。该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已做到"三同时"。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可行有效,控制效果良好。
简介:目的了解和分析从樟木口岸频繁往返的尼泊尔驾驶员和副驾驶员梅毒感染情况,为防止口岸梅毒的传播、蔓延提供有效科学依据。方法检测对象的静脉血清,初筛阳性血清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加以确认。结果831名受检者都是男性,检出51例梅毒抗体阳性者,检出率为6.14%。年龄在21—30岁年龄段感染者最多,共29例,占感染人数的59.57%;在51岁以上者检出率最高,为33.33%,15—20岁年龄段检出率最低,为0.59%,各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x^=27.841P〈0.01)。文化程度分布中,以文盲检出率最高,为12.50%,大学文化程度中没有检出;两两比较,有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但是各组之问差异没有显著性(x^2=5.7019P〉0.05);已婚502人,检出梅毒抗体阳性34例,占感染数的72.34%;未婚329例,检出梅毒抗体阳性13例,占感染数的27.66%,但是两组间没有差异(x^=2.8292,P〉0.05)。结论对该人群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次检出的梅毒阳性者均有性乱史,都是通过性接触传播所感染;目前无任何自觉症状,是属于隐性梅毒携带者。该人群缺乏对性传播疾病传播、预防、危害的认识,更缺乏自我保护和避免传播给他人意识,梅毒感染者有可能对口岸某些人群造成健康威胁。因此,必须对该人群加强性病检测和控制,切实保护口岸人群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