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气肌耐力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肺功能、呼吸肌力量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8周吸气肌耐力训练(采用德国产POWERbreathe呼吸训练器),训练时吸气阻力强度设定为55%最大吸气压(MIP)水平,连续训练30次为1组,每天训练2组,每周训练4 d,持续训练8周;对照组患者同期也进行吸气肌训练,但吸气阻力强度设定为10%MIP水平,其他训练参数同观察组。于干预前、干预8周后检测2组患者血压、肺功能及呼吸肌力量,同时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检测2组患者运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IP[(123.6±13.9)cmH2O vs (83.5±9.8)cmH2O)]及6MWT距离[(597.1±52.7)m vs (541.3±49.6)m)]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但血压水平、肺功能以及最大呼气压(MEP)均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上述各参数均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8周吸气肌耐力训练能显著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吸气肌力量及运动能力,但对患者血压水平及肺功能并无明显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指标、机体耐力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该院98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运动康复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肌重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径、左室舒张末径、左房内径),6 min步行距离、运动贮量、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健康情况、活动情况、自理情况)得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肌重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径、左室舒张末径、左房内径、6 min步行距离、运动贮量、心理状况、健康情况、活动情况及自理情况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外膈肌起搏用于慢性呼吸衰竭治疗对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用力肺活量、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比较2组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及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用力肺活量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咳痰、胸闷、爬坡、家务活动、户外活动信心、睡眠、精神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治疗前mMRC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83,P=0.963);观察组治疗后mMRC分级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318,P=0.025)。结论体外膈肌起搏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指标、机体耐力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60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运动康复护理,对不同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的心功能、运动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心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康复护理的作用,将其运用到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身上会产生什么效果。方法:从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之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选出60人,然后将他们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一个小组接受常规护理,另一个小组不仅要接受常规护理还要接受运动康复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两个小组的心功能指标、机体耐力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接受常规和运动康复护理小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优于另一个接受常规护理的小组,6分步行距离和运动贮量评分也比另一个小组要高,生活质量评分也比另一个小组高。结论: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护理可以加快患者心功能和身体恢复速度,还可以让患者享受到更高质量的生活,具有很好的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将护理干预应用至冠心病患者中,探究对其临床症状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7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各25例。对比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LVEF和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距,P>0.05。干预后对比组低于实验组,P<0.05。干预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距离与对比组相比较远,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心功能及运动耐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CI)患者床上锻炼对心功能及运动耐力影响。方法:本次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研究方面,选择时间段为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选择患者为CCU病房抢救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分为各38例常规护理组(采用CCU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护理)与早期锻炼组(给予急性心肌梗死CCU患者早期床上锻炼指导),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结果:在护理6个月后,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ESD、 LVEDD中早期锻炼组明显远低于常规护理组,而LVEF则远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心肌梗死患者护理6个月后心功能对比差异明显。护理6个月后早期锻炼组运动耐力评分平均为(420.58±37.65)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运动耐力评分平均为(377.66±28.65)分,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6个月后运动耐力数据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决定病情预后,早期床上锻炼明显更能对两者起到良性影响,因此应在CCU病房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当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及研究组,分析组间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干预后,研究组FEV1、FVC高于常规组(P<0.05),HAMA、HAMD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其肺功能、焦虑等负面情绪均获得明显改善。
简介:摘要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素质,加强在校护生的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基础护理学》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而实验教学比例又占5O%,实验教学质量对护士素质教育有重要影响。通过在实验教学中丰富素质培养内容、加强护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及建立素质评价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进行护士素质教育。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关系到护理专业的长远发展。方法做好年轻护士的培训工作,采取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理论技能等教育方式,用好老护士。结果病人满意度/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护士的各项素质明显提高是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