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法探讨酪氨酸激酶2(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肥胖的因果关联。方法从河南农村队列中选取1 021例研究对象,其中440例肥胖者(内脏脂肪指数≥10)和581例对照者(内脏脂肪指数<10)。采用MethylTargetTM目标区域甲基化测序技术检测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肥胖的关联;进一步以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工具变量,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法分析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肥胖的因果关联。结果JAK2基因的启动子区发现1个甲基化位点(Chr9:4984943)与肥胖呈正相关(OR=1.22,95%CI:1.04~1.42)。外显子区发现5个甲基化位点(Chr9:4985378、Chr9:4985404、Chr9:4985407、Chr9:4985409和Chr9:4985435)与肥胖呈负相关[OR值(95%CI)分别为0.53(0.29~0.95)、0.58(0.36~0.93)、0.69(0.49~0.97)、0.72(0.53~0.99)和0.58(0.35~0.98)]。3种孟德尔随机化法(逆方差加权孟德尔随机化法、基于中位数孟德尔随机化法和最大似然比法)的结果均显示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肥胖存在因果关联,其相应的β值(95%CI)分别为-1.985(-3.520~-0.450)、-3.547(-6.301~-0.792)和-3.900(-6.328~-1.472)。结论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肥胖存在因果关联。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细胞形态学指标与临床分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髓瘤国际分期标准(ISS)将其分为早期组(ISS分期Ⅰ期者)和中晚期组(ISS分期Ⅱ~Ⅲ期者)。比较早期组和中晚期组骨髓细胞形态学指标(原始浆细胞占比、幼稚浆细胞占比、成熟浆细胞占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中晚期MM的诊断效能。根据患者治疗1年内预后转归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死亡、远端转移或病情恶化)和预后良好组(病情稳定无进展),比较两组骨髓细胞形态学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MM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中晚期组原始浆细胞占比、幼稚浆细胞占比高于早期组(P<0.05),两组成熟浆细胞占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原始浆细胞占比、幼稚浆细胞占比、成熟浆细胞占比诊断中晚期MM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1、0.793、0.533,截断值分别为27.12%、27.03%、14.39%,原始浆细胞占比及幼稚浆细胞占比的诊断效能良好(P<0.05)。预后不良组原始浆细胞占比、幼稚浆细胞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成熟浆细胞占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原始浆细胞占比、幼稚浆细胞占比、成熟浆细胞占比预测MM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787、0.536,截断值分别为29.10%、23.80%、13.91%,原始浆细胞占比及幼稚浆细胞占比预测效能良好(P<0.05)。结论不同临床分期、预后转归的MM患者细胞形态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原始浆细胞占比、幼稚浆细胞占比等指标可为临床中MM患者临床分期评估、预后预测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扩张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病原学特点及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保持随访完成整个实验的7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随访中有51例患者出现急性加重,对比分析支气管扩张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原学特点、气道中性粒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气道内细菌与气道炎症的关系。同时选择同期4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正常对照。比较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及正常对照气道中性粒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诱导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稳定期,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二者阳性细菌种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培养阳性的37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在稳定期已有细菌定植,而其中11例患者病原菌与稳定期细菌培养结果为同一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6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大肠埃希菌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气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三烯B4(LTB4)水平均明显较健康受试者明显增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急性加重期患者各指标均高于稳定期,其中气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8、LTB4水平较稳定期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细菌培养阳性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6、IL-8、TNF-α、LTB4值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患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期病原菌阳性率较稳定期定植菌检出率明显升高,而细菌种类无明显差别,但具有一定的关联;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内存在以中性粒细胞为特征的气道炎性反应,且稳定期细菌定植、急性加重期病原菌感染者炎性反应程度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者。
简介:目的了解顺德龙江地区小学生抽动障碍(TD)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顺德龙江地区4062名6~12岁的学龄儿童进行TD横断面调查,并检测TD患儿的血微量元素,同时取40例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TD总患病率为2.98%;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3.62%、2.39%、1.21%。男孩TD患病率显著高于女孩(3.92%VS1.96%,P〈0.05)。TD患儿血铜、锰、镁水平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铅水平显著增高,血锌、铁水平则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亚型的TD患儿的血微量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在6~12岁的学龄儿童中较多见,男孩患病率高于女孩;高血铅及锌、铁缺乏可能是TD的病因之一,治疗时应予以考虑。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扩张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病原学特点及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保持随访完成整个实验的7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随访中有51例患者出现急性加重,对比分析支气管扩张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原学特点、气道中性粒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气道内细菌与气道炎症的关系。同时选择同期4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正常对照。比较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及正常对照气道中性粒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诱导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稳定期,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二者阳性细菌种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培养阳性的37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在稳定期已有细菌定植,而其中11例患者病原菌与稳定期细菌培养结果为同一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6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大肠埃希菌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气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三烯B4(LTB4)水平均明显较健康受试者明显增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急性加重期患者各指标均高于稳定期,其中气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8、LTB4水平较稳定期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细菌培养阳性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6、IL-8、TNF-α、LTB4值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患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期病原菌阳性率较稳定期定植菌检出率明显升高,而细菌种类无明显差别,但具有一定的关联;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内存在以中性粒细胞为特征的气道炎性反应,且稳定期细菌定植、急性加重期病原菌感染者炎性反应程度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者。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支气管扩张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病原学特点及与气道炎症的关系。 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在我院就诊并保持随访完成整个实验的 7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中有 51例患者出现急性加重,对比分析支气管扩张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原学特点、气道中性粒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气道内细菌与气道炎症的关系。同时选择同期 4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正常对照。比较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及正常对照气道中性粒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诱导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稳定期,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 0.01),而二者阳性细菌种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急性加重期培养阳性的 37例患者中有 18例患者在稳定期已有细菌定植,而其中 11例患者病原菌与稳定期细菌培养结果为同一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 6例,肺炎克雷伯菌 3例,大肠埃希菌 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气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介素 -6( IL-6)、白介素 -8( IL-8)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白三烯 B4( LTB4)水平均明显较健康受试者明显增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 0.01),而急性加重期患者各指标均高于稳定期,其中气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IL-8、 LTB4水平较稳定期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或 P < 0.01)。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细菌培养阳性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IL-6、 IL-8、 TNF-α、 LTB4值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患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 0.01)。 结论 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期病原菌阳性率较稳定期定植菌检出率明显升高,而细菌种类无明显差别,但具有一定的关联;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内存在以中性粒细胞为特征的气道炎性反应,且稳定期细菌定植、急性加重期病原菌感染者炎性反应程度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者。
简介:20040635 光学记录蜗核和前庭核核团神经元电活动/杨仕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3,11(4)-272~274 目的:在神经细胞群的水平上研究脑干蜗核(CN)和前庭核(VN)神经元电活动。方法:自新生小鼠(1~5天)制备离体脑干切片,用吸光性电压敏感染料RH155染色20分钟。采用光学记录膜电位(opticalrecordingmembranepotential)技术,观察电刺激位听神经(第8颅神经,nVIII)后脑干CN和VN的神经电活动。结果:①电刺激nVIII断端后光学记录显示兴奋传导至CN和VN核团(n=40);②CN和VN神经兴奋有激发延迟(onsetlatency)和高峰延迟(peaklatency);③所记录的光学信号具有光吸收波长特性,表明光学记录的可靠性;④光学信号包括峰样快反应信号(spikelikefastsignal)和持续较长时间的慢反应信号(slowsignal);⑤连续刺激nⅧ后发现慢反应信号大小递减,为突触疲劳(synapticfatigue)现象。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