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张爱玲学已是显学,但收录在《传奇》中的《心经》一直因其“晦涩”而被放入边缘之地,这与其奇异的伦理书写不无关联,此文通过戏剧这一视角重读此文本。张爱玲不仅深受中国传统戏剧的影响,更与近代话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代话剧发展的高峰期正值张爱玲《传奇》问世之时,与《心经》同时期收入《传奇》的《封锁》和《倾城之恋》都与戏剧有着密切的关系,创作于《心经》之前的《倾城之恋》更曾被张爱玲亲自改编成话剧,张爱玲在写作《心经》时深受戏剧的影响,《心经》文本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戏剧因素,本文试图挖掘出隐藏在该小说中的一部精彩的伦理戏剧,从《心经》的“晦涩”中另外“读出一行”。

  • 标签: 张爱玲 《心经》 戏剧性
  • 简介:著名批评家陈晓明教授在30多年的学术历程中,一直站立于文坛的最前沿,以充满理性思辨的言说,不断为最新出现的作品、现象与潮流把脉问诊、阐扬推介。他的学理品质为学界所公认,尤其关于先锋小说和后现代文化的研究,更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他在保持对理论演绎高度自觉的同时,又以敏感之触角,对文学现场的一系列重要文本做岀深度阐释.

  • 标签: 文学批评 陈晓明 自觉 学理 后现代文化 学术历程
  • 简介:“世界华文文学”堪称本学科最妥适的名称。早期的“海外”一词带有中国本位,对中国之外的华文作家并不适用。鉴于中国“书同文”而“言殊方”的特点,采用“华文”比用“汉语”更符合于各地作家方音也许不同,但都采用汉字(即华文)书写这一共同点。史书美建构的“华语语系文学”概念带有将“中国”视为殖民者的意味,颇为荒谬;她所要对抗的所谓“中国中心主义”也纯属无稽之谈。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支流”或“一环”等命题,都是台湾作家提出的,表达其归队于中国新文学脉络以求跟上其前进步伐的愿望。世界华文文学应将整个中国文学包含在内的说法并不现实,反而会消泯自己的特点和特殊价值。两者关系应有如两个互有重叠的交叉圆。中国文学中具有跨境流动和能见度、进入境外读者视野的部分,具有学科属性上的双重身份:既属于世界华文文学,也属于中国文学的范畴;否则仍仅具有纯然的中国文学的单一身份。其他国家、地区的文学也可做如是观。因此“世界华文文学”的定义应是:全世界以汉字书写的具有跨境流动的文学。

  • 标签: 世界华文文学 中国文学 交叉圆 华语语系文学 跨境流动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08
  • 简介:认为民歌(1)、《新诗歌的发展问题》,对于五四新诗的评价问题还必然涉及任何对待旧形式或古典诗歌传统的问题,《新诗歌的发展问题》

  • 标签: 中的新诗 众化 化文化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22
  • 简介:不过是将血缘群体父家长权力与权利扩大到拟血缘国家中,在家族血缘群体中,中国妇女的社会角色、社会分工及其社会地位

  • 标签: 中国妇女 和合中国 地位特殊性
  • 简介:说起张锠先生,大家都知道,他是“泥人张”的后代,并且是第四代传人。当然,他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泥人张”的子孙,在别人看来,保护、传承与发展民间艺术是一种工作或是责任,而对他来讲,则是一种使命。我们知道,张锠先生的艺术探索虽然起步于“泥人张”这一泥塑艺术,但他要强其筋、壮其骨。

  • 标签: 雕塑艺术 民间艺术 第四代 彩塑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21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03
  • 简介:徘徊在中国想象(台湾想象)和美国想象之间,牟天磊的台湾本土身份认同与中国身份认同完全一致,丛苏是台湾文群中比较鲜明地坚持中国民族认同并广泛关注美华社会问题的作家

  • 标签: 中的布迪厄 大众文化自主性 布迪厄美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23
  • 简介:    三、媒体信息的文学  后现代社会又被称为信息社会或媒体社会,因为它并不转向非文学的领域而是转向后现代条件下的文学与文学本身,    二、消费社会的文学  

  • 标签: 兼谈 后现代文学 文学文学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18
  • 简介:中国晚清诗人黄遵宪在他的诗里透过对中国人熟悉的"月亮"形象的体验,诗人由中西方之间望月体验的差异,这首诗透过诗人在太平洋上的新奇的望月体验

  • 标签: 中望月 作歌 全球性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