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明末清初女词人徐灿,“蕉园五子”之一,生于思想守旧的封建时代,作为闺阁女子,却有巾帼英雄之气概。身受亡国之痛,丈夫却出仕新朝,其内心之矛盾,唯借词抒发。徐灿词中多抒发其亡国之思,表达对故朝的无限眷恋,语言风格或豪健或婉约,使人回味无穷。本文在前人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有限的原始材料出发,梳理和分析了徐灿词中的亡国之思,探讨其词产生的原因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简介:背景:预期和信念是挥鞭伤后果的重要预测因素。目前缺乏测量普通人群挥鞭伤症状预期值的工具。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简单易行的挥鞭伤症状预期问卷,以用于今后的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已有患者库(179名挥鞭伤病人)成员完成的挥鞭伤期望症状(56项问卷,并确定能作为正确预测因素的项目(病人预期这些项目中至少有一项会持续成为伤后慢性症状)。这56项症状中共有7项被认为具有可识别性,并在其他组病人中测试这7个项目。结果:分析已有患者库中179人完成的56项症状问卷,有119人预期这56项症状中至少有一项会持续成为伤后慢性症状。他们的选择至少有一项包括在以下7项中:头痛、焦虑或担忧、抑郁、颈痛、睡眠问题、背痛、下颌痛。让另外两组病人完成56项症状问卷,并在一周后完成7项症状(预期症状)问卷;同样让一组患者(100人)以相反顺序完成这两个问卷。发现所有用56项症状问卷确定的挥鞭伤后慢性症状均能用7项症状问卷来确定。结论:用缩减版的7项症状预期问卷可以正确确定至少一项症状在头部轻微受伤后持续成为慢性症状(预期症状)的挥鞭伤病人。该问卷可用于今后基于人群的研究,以了解挥鞭伤病人的信念类型及预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