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820m的双塔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中跨和南边跨采用钢箱梁,北边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主梁。结合场地水文和地质特点、宽幅大截面箱梁抗裂和质量要求,PC主梁采用“地面预制+支架存梁”的短线法预制拼装施工方案。主梁纵向体内预应力采用大直径优质合金高强钢棒预应力体系,配套采用体内+体外束预应力设计。通过采用地面预制的施工方案、构造优化和横向预应力多次分批张拉、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温控养护措施,在宽幅、大截面箱梁的匹配预制精度控制、裂缝控制上取得了预期效果。北边跨预制PC梁胶拼成跨,不设湿接缝,通过无应力长度参数和梁段间竖向转角参数的精度控制保证成桥线形。北边跨PC主梁预制精度、工程质量和拼装线形达到了设计预期。
简介: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二期工程罗库尼大桥(LoukouniBridge)主桥为跨度86m的上承式钢箱拱桥,朱埃河大桥(DjouéBridge)主桥为跨度60m的简支钢-混结合梁桥。基于欧洲规范,从混凝土、钢材、钢筋等设计材料的选取,车道划分方法、交通荷载模式、疲劳荷载模式等方面,介绍这2座钢结构桥梁的设计内容。结构分析表明,2座桥梁均不需要考虑二阶效应;有效截面的确定需要考虑剪力滞效应及局部屈曲效应两方面因素,对于剪力滞导致的有效截面,用于整体分析时与各极限状态下截面验算时的有效截面的计算不相同,对于局部屈曲导致的有效截面,欧洲规范通过截面的分类来确定。结构验算表明,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疲劳极限状态均满足欧洲规范的要求。
简介:郑州新建农业路快速通道立交工程的立交桥上跨郑州北编组站,为减小立交桥施工对既有铁路的影响,考虑安全可靠性、工期可控性、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合理性等方面,采用顶推施工方案。经孔跨布置和桥式方案比选研究,推荐主桥采用(126+200+126)m双塔斜拉桥方案。主梁为整幅钢箱梁,梁高3.5m,梁总宽50.84m,桥面布置双向10车道;桥塔采用H形混凝土塔,桥面以上塔高50m,塔柱为矩形空心截面,纵、横向宽度分别为5m、4m,壁厚1.2m;桥塔基础采用151.5m钻孔桩基础;斜拉索采用双索面平行拉索,梁上索距9m,塔上索距3.5m。采用MIDAS软件进行桥梁静力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桥式方案合理。
简介: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是具有典型自密性和填充性的特种混凝土,其组成材料比例对技术性能和应用效果影响显著。根据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结合临江红水河特大桥工程实际要求,进行C50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通过试验选择合理的原材料品种和掺量,并在工程应用中进一步优化配合比;推荐配合比使用的外加剂性能稳定,混凝土主要性能指标的重现性好,力学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均有大幅度的改善与提高。工程应用表明:新拌混凝土满足泵送工艺的要求,施工中无堵管或爆管现象,现场抽检的坍落度和强度测定值均合格,形成的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良好。
简介:赣州市武陵大桥项目线路全长约1700m,主桥跨越章江,景观要求主桥为带桥头堡的五孔拱桥,且单孔为坦拱。根据景观要求,通过桥型方案对比分析,推荐主桥采用(72+78+80+78+72)m五跨钢筋混凝土拱桥,桥面宽度35.5m。结构设计确定,主拱圈拱轴系数为2.0,各跨矢跨比依次为1/7.3、1/6.8、1/6.6、1/6.8、1/7.3;主(腹)拱圈横桥向分成4片,每片均为由拱脚至拱顶截面逐渐变高的单箱双室结构;主拱脚采用拱顶顶推合龙的无铰拱结构,腹拱脚采用两铰拱结构;桥面梁采用结构重量轻且现浇工程量少的π形梁;1号∽5号中间墩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两端1号、6号桥墩采用重力式抗水平力扩大基础。
简介:港珠澳大桥浅水区非通航孔桥采用85m连续组合梁桥,下部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承台、墩身及墩帽在预制场内整体分节预制,共分137个预制构件,最大重量2370t。预制构件运输吊装过程中,除需要纵横向移动外,还需要在悬吊状态下将预制件转动90°对位安装,且安装精度要求高,设计了一种2500t级多功能旋转吊具,辅助"小天鹅"号运架一体船运输安装施工。吊具由上层平移梁、中层旋转梁、下层梁及液压系统等部分组成,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其模型,按最不利工况进行加载,计算得到吊具应力和变形满足要求。施工时,首先采用"小天鹅"号将预制构件运至墩位,进行抛锚定位作业,然后通过多功能旋转吊具的平移功能,进行第二次调整,下放预制构件,最后利用简易三向千斤顶准确调整轴线偏位和垂直度。实践表明,从绞锚进位到安装完成只需6h,安装精度高,平面位置偏差均控制在8mm以内,垂直度均小于H/3500。
简介:为给体外预应力门槛梁锚固块设计提供参考,以某4×30m预应力连续箱梁桥加固项目为背景,对该类锚固块配筋以及锚后构造措施进行设计研究。考虑该桥构造特点及其它受限因素,设计高660mm、长2500mm的门槛梁锚固块,结合美国ACI318规范,运用摩擦抗剪理论及《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进行锚固块配筋;在配筋设计基础上对锚后增加矩形加强块,利用有限元法分析矩形加强块尺寸对锚后箱梁受力的影响,以优化矩形加强块的尺寸。研究结果表明:该锚固块配筋保证了锚固块受力满足要求,但体外预应力对锚后箱梁产生较大的拉应力;确定采用高150mm、长500mm的矩形加强块,可减小体外预应力产生的45.5%的拉应力。实践表明,桥梁体外预应力张拉后,锚固块与原箱梁并未发现裂缝,锚固块的配筋与锚后构造措施是合理的。